![第28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25337840153.jpeg)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碳关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身非常复杂,极具争议。美国老大哥一开此头,欧盟等其他小兄弟必然有样学样,令已趋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更加紧张。碳关税的靶子,其实是以中印等为首的发展中排放大国,这两个国家也迅速做出了强烈反应。印度环境部长杰伦?兰密施认为碳关税是“恶毒的”,并坚决拒绝了在WTO谈判气候变化的想法。 7月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说,中方坚决反对利用气候变化之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其“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损人又不利己”。次日,中国一位政府发言人再次对碳关税表示“坚决的反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姚坚语气强硬地警告,碳关税无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也无助于各国共同为气候变化谈判做出的努力,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引发贸易战。 看来,碳关税可谓是在最不合时宜时被抛出来。目前世界各国正期待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为今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竭力凝聚共识,最不需要的就是跑出来一个让世界心神不宁的碳关税。这对奥巴马重塑美国领导地位的努力,也是一种意外的干扰。面对音量越来越高的抗议声浪和全球贸易混战的风险,奥巴马也深感忧虑。他警告说,开征碳关税可能会发出一种保护主义信号,“我认为也许有其他途径达到目的,而不需要采取征收关税的方法。” 但山姆大叔会轻易放下这根在未来低碳世界里敲打贸易对手的大棒吗?它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第二节奥巴马能源新政 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美国的能源和气候政策随着新任总统奥巴马的上台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引人关注。 奥巴马早在参加竞选前的很长时间里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2006年奥巴马在担任参议员的第二年,就与另一名参议员一起动议了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求提高燃油经济的标准,另一个是鼓励使用替代燃油。当年6月,奥巴马邀请了一些环保团体的领导人一起讨论关于增强燃油经济的立法。2007年5月在对底特律经济俱乐部的2000名汽车工业管理人员讲话时,奥巴马建议使用新技术来改善能效,批评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来提高能效,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当外国汽车行业的竞争者正在投资于发现提高能效的技术时,美国的汽车制造者却把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在了生产更大更快的汽车上,而且每当国会想要做出努力来提高美国的能效标准时,这些汽车公司就会通过游说激烈反对通过这样的法案。 当选总统后,奥巴马更是不遗余力推动美国经济向低碳化转型。在奥巴马看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与振兴美国经济的目标并不矛盾,为缓解气候变化所做的投入并非一种负担。比如清洁能源的开发就是振兴美国经济工作的一部分,能够创造出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成为美国摆脱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振兴的新增长点。 奥巴马认为,作为世界头号经济、政治与军事大国,其能源和气候政策必然会对全球未来局势产生长远影响。奥巴马提出在未来10年内必须通过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将汽油消耗量压缩20%的能源安全战略目标,试图通过《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用立法来强调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的重要性,为美国下一步的经济、外交、安全利益和保持全球范围内领导力而服务。 小布什的单边主义和两面下注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在2008—2012年期间,附件一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暂不承担减排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