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 第三章 /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诗经?大雅?烝民》 东方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要成为朋友,不要成为敌人。……救之药方并不复杂,无非是改弦更张,改恶从善,同自然交朋友,不再征服自然。 ——季羡林《自然的报复》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第 三 章00 第一节人类来到又一个十字路口 文明循环与汤因比的挑战—应战机制 1978年的一天,在美国犹他州西部的羚羊镇,美国哈奎尔兹公司的科学家W?J?曼斯特正在聚精会神地研究一块距今数亿年的化石。当曼斯特慢慢割开寒武纪地层,他呆住了,地层里豁然显露出一个清晰可辨的人类脚印,长约28厘米,宽约8?5厘米。在这只脚印底下,曼斯特发现了被踩踏的三叶虫的痕迹。三叶虫是一种六亿年前生活在古生代浅海中的甲壳类动物,在二亿八千万年前已经绝种,而人类在三叶虫灭绝了二亿七千多万年之后的二百万年前才出现。 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主流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一致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的过程。然而,这种说法现正受到挑战。在人类诞生以前的50亿年漫长地质年代里,地球上的高等智能生物真是一片空白吗?会不会在我们以前曾经有过类似人类的高等智能生物呢?于是,有人提出了地球文明循环说: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好莱坞的科幻大片《人猿星球》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视觉化的,更具冲击力的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