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3)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天人合一与众生平等 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接踵而至,说明人与他所赖以生存的系统环境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根本而言,经济危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生态危机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调,自然是人生存所依的天然环境,他人的集合则构成了人生存所依的天命力量,无论从群体还是个体角度,今天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建构面对新挑战的新观念。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没有简单灵验的济世良方和四海通用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可以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思考中吸收养料,获得灵感。20世纪70年代,汤因比和日本佛教日莲宗领袖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进行了一场长时间的东西方文明对话,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对话的最后展望21世纪时,耄耋之年的汤因比提出:“挽救21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其思想核心,则是天人合一和众生平等的观念。
中国儒家和道家认为,我们自母体生出后,整个人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老子认为道生成了天地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虽各有其道,在本质上却以道相贯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实际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一致相通。因此,若自然遭到了破坏,人也无法独善其身。汉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崇尚天、地、人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学说,概括了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所持的“天人观”。 而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在诸神之中最早出现,所有天神皆为她的子孙后代,她就是大地女神盖娅(Gaia),西方社会常以“盖娅”代称地球。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大气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提出了一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理论,他应友人建议将其称之为“盖娅假说”(Gaia Hypothesis)。该假说的其核心思想是“地球是活着的”,她本身也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假如机体内部出现了有害因素,“盖娅”具有的反制回馈机能就会把有害因素除掉,以保持机体的健康。今天,气候变化其实就是“盖娅”对人类社会的报复,因为人类把自己和盖娅对立起来了。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还是西方的“盖娅假说”,在看待人天关系时表述不同,其理则一。“盖娅假说”启示人们,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人类既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的寄生生命而已。洪亮吉说:“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因此,人类的自处之道是遵从自然法则,需索有度,使自己与整个系统相容,超过这个“数”,就会遭到自然的反制。 近年来,人们开始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工业生态学即为其中一个例子。工业生态学把整个工业系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形式来看待,据此改进工业系统使之能与生态系统相兼容,最终持久生存下去。目前,在欧美30多所大学内设有该课程,工业生态学思想也被美国、日本、欧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及通用汽车、壳牌石油、施乐、道氏化学和ABB等跨国企业所接受。 人是一种有观念的动物。观念决定文化,文化决定行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表明,观念改变带来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美国之所以能把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今天领导全球,作为其立国精神的《独立宣言》所阐述的“人人生而平等”的信条,应该是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主要来源于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尽管美国人只在国内严格贯彻了这一信条,但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今天已经有目共睹。 而在生态危机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信条的盲区已经显现了出来。归根结底,人类尽管常以万物灵长自居,但对于地球这个大系统而言,却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虽然人类可以自视为地球的主宰,以为万物皆为我而生,皆为我所用,但无形中仍有一个限度在那里,一旦突破了这个临界点,就会反受其伤。
更多阅读
第60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6)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来源:绿色和平组织与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 在《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一书中,胡鞍钢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界定为五大国家核心利益之一,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
第59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5)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发展中大国,则是他们最方便的两个靶子和借口,尤其是中国,因为发展速度最快、增长势头最猛、排放总量最大、在经济危机中脚跟最稳,更成了发达国家的头号目标。不得不承
第58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4)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人类的生存权与国家的发展权 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的整体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这已不再是一些人的危言耸听,而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因为灾变的浩劫随时都可能降临。英国气象学家在几
第57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3)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在中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也已经成为越来越鲜明的增长主题。“十一五”计划将单位GDP的能耗降低20%,而建筑节能的目标为1?2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节能目标的21%。到2015年,单位GDP用水量将比
第56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2)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中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也很好地展现了这种理念。青藏高原上有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和繁殖,青藏铁路的所有工程在设计时尽可能避绕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