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外资流入,导致资金过剩,货币供给过大,使经济很容易发生过热。我们这几年虽然经济过热,但通货膨胀率一直较低,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也是提高的,这种现象则只能用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导致生产效率提高来解释了。另外,货币当局有效地进行“对冲”,回笼货币,也是解释因素之一。这里的问题则在于如果事态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是否还能靠效率的提高和货币的“对冲”来缓解矛盾。
中国人可不可以少些储蓄、多些消费?
即使可能存在经常账户顺差被高估的可能,即使我们目前的经常账户顺差不是占GDP的7%,而是5%,也是够高的。而中国GDP中投资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45%,加上这5%,国民储蓄率就高达50%了,因此问题似乎总是与我们储蓄率过高、消费过低相关的,许多人,包括国内经济学者,也都在提出提高消费、降低储蓄的对策。
但在我看来,这些对策许多似乎在短期内都是很难奏效的,有些对策所依据的经济分析,也不那么可靠。
首先,中国的消费增长并不慢。中国的消费历来稳定增长,它不会出现像投资那样的50%的剧增,从来没有发生像韩国那样的信用卡泡沫导致的高增长,也没有发生像投资那样在1999年的5%的低增长。消费的实际增长一直稳定在8%-10%左右,现在则是12%以上。即使是GDP中的消费(即消费品增加的部分),仍然是9%左右,与GDP的增长基本持平。过去几年GDP中消费比例过低、投资比例过高,不是因为消费的增长下降了,而是由于投资增长过快,使投资在GDP当中的比例扩大,把消费的比重挤小了。这两个原因的政策含义完全不一样,因为要恢复比例,是抑制投资的增长,还是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在投资增长过热的时候再去刺激消费,那会使经济更过热!正确的措施只能是抑制投资的增长以恢复GDP当中比例的平衡。
其次,怎么才能使消费更快地增长?现在国际、国内有一个流行说法,中国人消费品买的太少,不像美国人消费得那么多,似乎只要中国人多消费一点,政府采取政策鼓励人们多消费,就可以解决世界不平衡的问题了。可是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000多美元,美国达到人均接近40000美元,消费水平怎么可比?中国人消费水平低是因为中国人没钱。在国内,人们现在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中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太低,因此中国的消费水平太低。可是农民消费水平低不是因为农民有钱不消费,而是因为农民没钱,是收入水平低而不是消费水平低。中国农民是中国消费倾向最高、储蓄率最低的群体——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当中拿出多少钱来消费,中国农民把所有的收入都拿来消费了,孩子上学、医疗还没有着落。因此中国消费的增长绝不可能靠刺激农民的消费!而农民收入的提高,则是就业增长的问题,是整体经济的增长,包括投资的增长,城市化的深入,而显然不能靠政府补贴来实质性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消费。
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40%左右的储蓄率确实有其原因的。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有社保体制不健全,资本市场效率低,是导致人们储蓄率过高的原因。这都是对的。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不是短期的,在任何国家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来发展与改革,所以不可能指望在近期内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提高消费。
我想强调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收入差距比较大而且还在继续扩大这个因素。目前的情况是,在所有就业人员中,80%是低收入阶层,要么是打工仔、蓝领工人,收入平均只有一万元左右一年,要么是还在农村的农民,只有3000元一年。他们的消费倾向很高,储蓄率很低,但是在整个经济的当中,他们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每年新增GDP只有40%左右归这80%的低收入阶层所有,而且不是由于工资率提高(由于劳动市场竞争激烈,工资率提高有限),而主要是通过每年10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这1000多万人的收入提高来实现的。而剩下的60%的GDP的增长都被20%的高收入群体所获得,而这个群体消费倾向很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收入越高,消费倾向越低,储蓄倾向较高,而收入较低的人,储蓄倾向较低。中国多数的收入增长都集中到了只占20%高收入群体的手中,平均下来,整体消费倾向至少是很难提高的。也就是说,现在恐怕还不可能一下子进入国民消费倾向大幅度提高的阶段,而是要在今后几十年当中通过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解决,不可能像现在有些人所鼓吹的那样靠政府的补贴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基本的道理是,我们不可能用从20%的人那里征来的税收去补贴80%的人(请注意在我国这80%的人都还不够纳税人资格)来提高消费,这种补贴办法是不现实的、不可持续的。更何况补贴消费的政策历来都是不起作用的。
投资需求在相当长时期内仍会是中国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投资太多了经济过热,全世界都会过热,不是好事。但是在中国发展的这个阶段,投资和资本积累仍是我们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动力,也是中国实现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同时,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投资,当中有许多东西是与消费密切相关的。现在的投资中,超过20%是住房投资,这个部分还在增长——从1998年引入住房贷款后,这一项一直是直线上升,而这部分投资从本质上说是消费,长期耐用品消费。再者,接近30%的投资是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大量的城市基础投资),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一大部分属于“公共消费品”。就是说,中国目前阶段的投资当中大量的投资是公共消费品投资,全世界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中国正在城市化的初期,需要大量公共消费品的投资,现在私人消费大幅度增长,但是公共消费品缺乏,而公共消费品的提供,是将来家庭消费增长的基础。中国正在这个阶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