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新节俭主义最崇尚简单,但它不以牺牲生活质量、减少生活内容、降低人的欲望为目的,为代价,而是砍掉多余的枝枝蔓蔓,活出生活的本真。“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享受”——这是“新节俭主义”的精髓所在。所以只要简单,一切从简,就是一种快乐,一种轻松。这种从物质到精神领域的简单,与传统意义上的节俭已完全不同。由窘困产生的节俭正被一种崭新的行为和观念所代替,我们定义它为“新节俭主义”!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可以做到节俭的情况人人可为,可以节约之处俯首即是。 “新节俭主义”并不是吝裔,而是一种公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其实,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放弃粗放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更合理、更节约、更和谐,也更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新节俭主义”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繁杂家居耗费了过多的精力,我们需要拾回一些好传统,过高品质的俭朴生活。 “新节俭主义”意味着环保、归真、简约、精致,奉行“新节俭主义”的人主张在不压抑自身必要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摒弃无谓的铺张浪费,扔掉多余、烦琐的部分,过精致、纯粹而简单的生活。他们宣称:不拒绝消费但拒绝浪费,不勒紧裤腰带省钱,而是用头脑选择更好的方式花钱。 “新节俭主义”引领回归本真 “新节俭主义”的生活态度,其实是在回归本真。李大钊曾经在《简易生活之必要》一文中说,衣食享用过度、亲友应酬过度、物质消耗过度、精神劳役过度,既成社会之弊,又会滋生罪恶。比尔?盖茨也曾说过:“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会淡而无味,盐多了,则苦咸难咽。”看来,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新节俭主义”应该成为一种时尚,让我们尽量减少和避免在喧哗和浮躁中浪费时间和金钱,让“新节俭主义”引领我们过一种本真的品质生活。 “新节俭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该消费时消费,该节省时节省,既要将日子过得五彩缤纷,又要摒弃过度的奢华。简而言之,就是理性消费,简约生活。“省钱而不省品质,省钱而不省品位,省钱而不省时尚,省钱而不省体面”,“新节俭主义”的理念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导向并不矛盾。 用理性的态度享受生活,以务实的态度面对人生。作为一种良好风尚,“新节俭主义”正在渗透生活的细节,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其实,“新节俭主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成为“新节俭主义”一族。 百元周——顾名思义,最早的“百元周”就是如何用100元过一个星期。参与者多会用日记的方式把每一天的花费记录下来,公布在社区论坛上。最早的百元周活动是一位叫“郁闷昊”的网友发起的,起初为了还房贷,所以想了这个办法为自己省钱,随即风靡全国。
![第93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24437955050.jpeg)
拼客——拼客是近年来兴起的人群。狭义的拼客是指为某件事或行为,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互联网,自发组成一个群体;广义的拼客则是指集中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或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摊薄成本、共享优惠,又能享受快乐并从中结交朋友。拼客倡导的是一种“节约、时尚、快乐、共赢”的生活方式。 “账客”热衷利用网络记账工具,随时随地记录钱到底花在了哪里,进而了解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支出可有可无,在合理安排支出的同时与其他人分享“花钱”经历。账客们有理财思维且懂得生活,具有超前意识。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晒账单”。 “NONO”族应时而生。“NONO”一词来源于加拿大记者克莱恩的畅销书《拒绝名牌》,书中揭示了当今世界疯狂的消费状况,以及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品牌及其广告的骚扰和欺诈,它为身处高消费社会的西方人敲响了警钟。通过对名牌崇拜说“NO”,对奢华铺张说“NO”,倡导一种都市中的理性消费和简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