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第二次改革(6)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较高,工业、服务业的比例较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程度低

  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社会贫困发生率较高,社会分化不明显

  发展型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消费需求多样化,基本物质需求比例明显降低

  农业比例较小,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程度较高

  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市场和分工的拓展,社会群体开始分化

  资料来源: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二、从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发展阶段也经历了历史性变化,开始由生存型阶段跨入发展型新阶段。

  1.进入发展型新阶段的特定标志

  根据生存型阶段和发展型阶段的主要特征,结合判断指标的代表性、指标的可测性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把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等五个指标作为判断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型的标准(表2.2)。按照这些指标,我国在本世纪初(2000~2003年)开始完成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过渡,这与我国在本世纪初“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2007年2月26日。的判断相一致。

  表2.2 判断生存型阶段与发展型阶段的基础性标志

  判断标准判断指标指标参考值中国首次达到参考值的时间

  (注1)2007年指标实际值

  (注2)

  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1100美元(2002年)2456美元

  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低于50%39.4%(城镇,2000年)

  49.1%(农村,2000年)36.3%(城镇)

  43.1%(农村)

  产业结构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第一产业比不超过15%;第三产业比不低于40%

  14.1%(第一产业,2001年)

  45.2%(第二产业,2001年)

  40.7%(第三产业,2001年)11.3%(第一产业)

  48.6%(第二产业)

  40.1%(第三产业)

  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低于50%50%(2000年)40.8%

 第6节:第二次改革(6)
  城镇化城镇化率不低于40%40.53%(2003年)44.94%

  数据来源:(注1)项下的“人均GDP”出自《2006/2007国际统计年鉴》,其他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注2)项下“人均GDP”来源于《人均GDP达2456美元,我国向消费型国家过渡》,新华网,2008年3月24日,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摘要2008》。

  (1)经济发展水平。30年来,我国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共瞩。1978~2007年,我国GDP总量年均增长9.8%,由3645.2亿元增加到2251481.2亿元。国家财政收入由1132.26亿元增加到51304.03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0%;而同期美国联邦财政收入只增长了1倍美国财政部和劳动统计局网站,2008年5月21日。。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加到21738.3亿美元,年均增长16.80%;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15282.49亿美元,年均增长36.7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对我国30年的经济成就作了这样的评论:“工业革命使一个人在有生之年(40年左右)的生活水平提高50~75%。按照中国的增长速度,一个人在有生之年里,生活水平不仅会翻番,还会增长100倍”美国耶鲁大学网站,2007年。。

  从发展阶段分析,人均GDP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邓小平的设想,我国要实现小康,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000美元。这也是一个国家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起点。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100美元,首次超过1000美元。2007年提高到2456美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8945.html

更多阅读

第72节:第二次改革(72)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3)在采取各种措施保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体制改革。稳定和扩大就业,重要的是在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更加适合创造就业机会的体制机制,改善就业环境。  四、加强改革的综合协

第71节:第二次改革(71)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  财政支出政策调整要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

第70节:第二次改革(70)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体制的内在矛盾。过去几年,针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宏观体制尚未理顺,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货币政策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

第69节:第二次改革(69)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规划当中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第68节:第二次改革(68)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2)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办法,制定具体规则,规范问责程序,确保各级政府和官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可问责。加

声明:《第6节:第二次改革(6)》为网友深处的秘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