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第二次改革(71)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 财政支出政策调整要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革相结合,既着眼于减轻企业负担的短期需要,又考虑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远需求。 (1)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减税与实现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结合起来,与完善个人所得税结合起来,在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刺激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上有重要进展。 (2)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资源环境相关体制建设结合起来,使增加的财政支出能够用于新能源、环境保护重大治理工程、环保产业投资等领域,提高整个宏观经济运行质量。 (3)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社会体制改革相结合,使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4)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投资体制、垄断行业改革相结合,使铁路等高度行政垄断行业在市场化进程中跨出重要步伐。 (5)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农村改革相结合,在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6)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如果没有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融资体制的创新,新增流动性未必能够使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受益。 2.积极的投资政策与投资体制改革相结合 从这些年的实践看,投资体制改革滞后,限制了企业的投资范围和投资规模,在事实上鼓励和支持了各级政府的投资膨胀,强化了政府的投资审批权。再加上近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政府投资主体的角色实际上得到了加强。为此: (1)以积极的投资政策引导国内投资,使中央地方的投资指向和结构趋于合理。(2)以发行地方债为突破口,加快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培育地方稳定财源,发挥地方政府在稳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3)充分拓宽民营投资渠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应当成为经济建设的主体、投资的主体。无论是制度环境,还是政策环境,都应当有利于民营投资主体地位的形成。 3.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相结合 坚持“政策救市”与“制度救市”兼顾,在稳定资本市场方面有所突破。实施稳健或者积极的货币政策不是简单地“放水”增加流动性。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无节制地增加流动性。 (1)积极的货币政策与银行业改革相结合。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信贷的体制创新,增加的流动性不一定能够使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受益。
(2)积极的货币政策与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相结合。农村金融是薄弱环节,但如果没有相关的金融制度安排,增加的流动性也很难使农村受益。 (3)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相结合。积极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对证券市场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能解决证券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因此,从中长期看,证券市场稳定还需要扎实的基础制度建设和完善。 4.积极的社会政策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建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上,存在“重政策调整,轻体制变革”的倾向,解决短期问题的办法多,解决长期遗留问题的办法少,使本应可以解决的某些社会问题,由于体制改革的滞后,一直未有根本改观。未来几年是社会发展的加速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发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键是在出台积极社会政策的同时,加快和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1)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着力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分工体系,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提高投入的实际效果。 (2)在采取各种措施处理社会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在结构分化、利益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的情况下,除了出台一些维稳的政策以化解各类利益矛盾冲突外,更重要的是加快推进适应新阶段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规范化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并注重与其他领域的制度建设相配合
更多阅读
第72节:第二次改革(72)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3)在采取各种措施保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体制改革。稳定和扩大就业,重要的是在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更加适合创造就业机会的体制机制,改善就业环境。 四、加强改革的综合协
第70节:第二次改革(70)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体制的内在矛盾。过去几年,针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宏观体制尚未理顺,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货币政策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
第69节:第二次改革(69)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规划当中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第68节:第二次改革(68)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2)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办法,制定具体规则,规范问责程序,确保各级政府和官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可问责。加
第67节:第二次改革(67)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第二,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 ——设定行政成本控制指标,按项、按级分解。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情况,逐项分解,下达行政成本降低的指标,并且把该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