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杂志《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连续两个月推出封面中国专题。5月初,《新闻周刊》以“中国的世纪”为题,以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章子怡为封面,掀起了一阵中国热。彼事尚未“退烧”,6月23日,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又以20多页的篇幅,刊出中国封面故事“中国的新革命”,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进行故事解读。《时代》选择的封面人物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用简笔画成。耐人寻味的是,毛主席穿的是有lv图案的中山装。
lv就是法国世界顶级奢侈品箱包lou is v u itton(路易威登)的简称。
对于美国新闻编辑的这种“策划”,我实在不喜欢。
《新闻周刊》选择章子怡,不知是看中了章那标志式的笑容,还是她所扮演的角色,如此,那真的是很悲的一件事。章的笑容是职业的;而章的角色所反映的,不是离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太遥远,就是离充满活力的都市经济生活太远,根本没法反映今天中国的巨变,所以用她来代言中国的“新世纪”,花瓶而已。
而《时代》周刊让毛主席穿上“时尚”中山装,除了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滑稽感外,还让人觉得中国的“新革命”尚离不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的洗礼,“中国新的革命”不过是在传统的硬核外,包裹了一层西方式的文明,这种“新革命”便注定有了点“新不彻底”的味道。
我情愿相信,《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的封面设计,只是美国人赞赏美丽的性格和玩儿了一把幽默。但事实真有这样简单吗?
当然,美国主流媒体一窝蜂地报道中国专题,至少说明一点,即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的共识。美国媒体的跟风“吹捧”中国,说明美国民众对了解中国充满了兴趣。
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崛起,一直是怀着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态的。布什总统最近对美中关系的定义是“十分复杂”;美国国务卿赖斯刚刚说“美中关系目前处于最好时期”没几天,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便发表了对华态度措辞强硬的讲话。这种分不清美中到底是敌还是友的立场,使美国政府在与中国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陷入矛盾。
其实,中美这种“亦敌亦友”、“非敌非友”的关系,正好说明了中美既是经济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的现状。虽然两国的政治文化大相径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截然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和领域———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国家层面———两国的利益已经交织在一起,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不仅仅只向美国出口物美价廉的衣服、鞋子或者玩具,中国还拥有美国价值上千亿美元的国债;中国还要竞购美国的公司,比如联想购ibm的pc业务以及目前中海油与优尼科谈判使中美在能源问题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在美国最希望取得突破的朝核问题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影响力,使美国的决策者不得不重视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表现;等等。
这些表现是中国崛起的当然标志。几个世纪以来,世界一直是几个西方国家角力的舞台。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地触动了国际格局的均衡,并开始逼近美国。既然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美国的目标就是以和平的方式,把中国纳入全球体系,控制中国的崛起。但是,目前美国阻挠中国崛起的工具已经十分有限。过去,它可以用阻碍中国加入w to,反对中国举办奥运会,在联合国提出反华议案,将西藏、台湾、人权等问题与国会需要通过的一些对华贸易政策挂钩等手段,来限制中国。但现在呢?纺织品、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劳工标准、军力装备等,或想方设法,或无中生有,千方百计遏制中国。但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一支新生的力量,并正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阐明鲜明的立场,如在联合国“增常”问题上对日本大声说“不”;在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中设而复撤关税;在台湾问题上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大陆军队对台独行使权力。这届政府组成后,更多地开展周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在亚太、南美、非洲诸地都留下了中国领导人的身影,他们与当地对话中国经济、中国产品、中国市场、健康、环境等话题,这要比美国总统布什的反恐话题中听得多,也实用得多,也为中国在全球赢得了更多的朋友。
美国对这一切变化自然是很清楚,也很无奈的。所以在这些中国专题中,除了对中国崛起的惊叹外,依然还有对中国资源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严重、对台立场趋硬、对日态度强硬等的质疑。媒体当然要为国家政治服务,这一点中外都一样。
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不拿航天英雄杨利伟或者小巨人姚明、飞人刘翔的照片做封面。因为他们代表的才是真正的中国实力。而这些实力所表现的领域,又恰恰是美国传统的“强势力范围”。中国人能够在这些领域开创“世纪”、掀起“革命”,恐怕是美国人不太愿意看到的,所以不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