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我在滚雪球,越滚越大



经济观察报:1995年注册太平洋工程公司时,你连设备和现金总共加在一起才4000万元,而到了2005年,你个人的财富就达125亿元。相信你也知道,外界有观点认为,太平洋建设集团的BT模式可能蕴藏着“灰色交易”。 你的解释呢?

严介和:我们公司主要采取两种模式运营,一是并购,一是BT模式,并购亏损国有企业只是增加了公司资产总量,并没有给公司带来财富的增长,公司95%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工程,而工程项目最主要就是BT模式。

以包头120亿元的项目来分析吧。这120亿项目分6年建设,每年做20亿元的项目,然后和政府签约4年还清,每年还25%。

第一年干20亿的工程,我们只需要投10亿元即可,其它可以通过供应、分包等来解决;

第二年再干20亿的工程,此时只需要投5亿即可,因为政府第一年需要还贷20%-25%;

第三年再干20亿的工程,此时不需要再投资,因为有政府第一年和第二年每年20%-25%的还贷;

第四年再干20亿的工程,此时非但不要投入,反而有了5亿元的收入了,(20%-25%)×3-10=5亿;

第五年再干20亿的工程,这一年政府还款20亿元,再扣除投入的10亿元,约有10亿元收入;

第六年再干20亿的工程,这一年政府还贷的钱就更用不完,可以投资去做其它的事情去了。

……

这种模式类似于滚雪球,越滚越大。政府和我们签的合同大都是5-8年,当然越长越好,我们是用政府的应收账款(3-4年后政府的钱)去做未来的业务,即便是领导变了,也不影响计划的执行。

经济观察报:BT模式一般要求总承包方至少要有30%自有资金,而太平洋建设公司手中的定单总额高达2700亿元,依靠目前集团100多亿元的自有资金如何去运营呢?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针对BT模式的法律法规出台,外界有人士认为,这一模式正是钻了法律空子。

严介和:首先,这些定单不是马上要求完成。现在我们在海南、内蒙等地还签了一些新的定单,总量会更大。

从上述模式当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要完成5000亿元的定单,自有资金有50亿元即可,这个比例约在1%左右。所以,我们不会存在资金难题。目前,我们在银行的贷款才3个亿,并且很多国外大机构和银行想给我们贷款都被拒绝了。我们本身不缺钱。

经济观察报:你并购的这些国有企业目前的状况如何?这些被收购的企业目前如何维持日常的经营?他们对整个集团公司的贡献是多少?

严介和:我们采取零资产收购,但收购之前,一般而言,集团会先投入约3000万元,甚至更多的资金使企业正常生产和运营,之后就让企业滚动发展了,总不能老占用工程主业的资金吧。

我们收购了31家国企,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企业能回收成本,他们什么贡献也没有,我们只有付出。

所以我建议董事会,主张退出29家企业,留下两家,一个是苏红酒业,一是纵横国际。就苏红酒业来说,一年生产几十天就可完成全年的产量,而公司投入近3000万元,到现在300万元都回收不到。纵横国际的投入更不是能以千万计算的,我们要的是良好的口碑和社会效应。

如果非要说到对集团贡献的话,除了资产总量得到扩张,在相关业务上间接支持集团外,另外一块就是债务利润,比如100亿负债,银行收不回,我们不超过40亿元就解决了,那么,这60亿债务利润就产生了。

经济观察报:我们发现,零收购的国有企业位置都处于当地黄金地段,价位在100万/亩左右,而贵公司收购之后都会把企业搬迁到10万元/亩以下的经济开发区。请问,这其中可有生意做?

严介和:以镇江华龙管道为例。在“退城进区”之政策下,挂牌前,是以工业土地出让,这里按40万元/亩,总共实收4800万元。其后,以商业土地挂牌出让,约120万元/亩,溢价80万元/亩,按照“政府八我二”来分,我们实收不到2000万元,这样不合算。所以我们得重新和政府谈判,起码在溢价部分按五五分成,我们才可能持平。

这笔账这么算:搬到开发区后,新土地需要资金1000万元,道路厂房等2000万元,生产设备及人员成本等需要6000万元,搬迁费用共需要1个亿,如果按其后的溢价部分“政府八我二”的政策来算,我们还需要再投入4000万元。

经济观察报:从近年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模式看,在某个区域内,你们有一个大的国企重组行为,就会拿到一个大的市政工程项目。那么你们是否以牺牲并购国企的代价来获得工程的高额回报?是不是可以认为两者有因果关系?

严介和:关系不大。收购企业的目的有三,一是从壮大资产总量来考虑;二是表明自己不是包工头而是企业家;三是社会效应。工程项目都是当地政府主动找到我们的,这顺序不能反,所以我们没有猫腻,这才叫做阳光下的利润。

 严介和:我在滚雪球,越滚越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8660.html

更多阅读

严介和:中小企业在未来五到十年中99%都将死亡

中国经济面临从无序到有序,从总量时代到质量时代的转变。在这个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出台,国家开始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受到以这两个发展方向为主导的政策影响,未来5到10年中,99%的中小企业都将会死掉。   严介和是在“香山华佗CEO论箭”

严介和:赢利模式创新关键在于差异化

2007年12月23日-25日,由华夏时报社、天行健国际教育集团主办的“2007年首届CEO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是原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的精彩演讲。   严介和:我真的不知道让我讲什么,自然科

太平洋建设集团严介和:我是一个追名逐利的人

  “做BT赚钱,重组国企容易成名啊。我是一个典型的追名逐利的人,名比利看得更重要。”   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的财富故事广为流传。1960年出生的他,1986年辞去中学教师的职务,竞聘成为一家亏损的国企厂长。1992年,他租赁

严介和:我一点都不懂资本运作

对话理由   喜欢高谈阔论的严介和是否会步德隆唐万新、科龙顾雏军等人的后尘?自2005年以125亿元身价坐上胡润百富榜“榜眼”位置后,严介和的名字一夜之间席卷了各大财经报章。“富豪黑马”、“财富谜团”、“民企原罪”、“灰色交

声明:《严介和:我在滚雪球,越滚越大》为网友容易受伤的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