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向左走,向右走:美利坚的未来之路》
总而言之,过去在美国充满了向上的社会流动性,可以使人全力以赴、尽情发挥,以出生时的状态为起点达到力所能及的最高极限。这也有助于解释实行大众化教育制度的美国在建国后不久就独领世界风骚的原因。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也能反映出他们对上进的狂热。与欧洲贵族及神职人员不同,美国人把努力工作和经济野心视为正当追求,而不是庸俗和邪恶。这与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其代表作之一,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译者注 ? 对“新教伦理”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崛起的精辟解释不谋而合。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这种向上精神的杰出代表,他是白手起家的出版商、政治家、科学家、外交家,他在《穷查理年鉴》中关于工作、勤俭、节约的箴言风靡美国。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则是这种民族精神最崇高、最持久的象征。 林肯时代的经济 林肯把经济进步的理念永远烙在了美国的国家精神中。林肯深知,一个出生于小木屋的砍柴人能够靠自学入主白宫的事实说明美国必有惊人之处。1864年在返回俄亥俄州的路上,林肯对战士们说:“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府像美国这样热衷于自由和平等。我们当中最卑微、最贫穷的人都能被推举到享有最高荣光的地位。今天我能入主白宫,你们也有机会像我的父亲那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白宫。” “25年前我是一个雇工。”林肯在另一场合对人们这样说道,“昔日的雇工今朝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人,将来还可能成为雇主。在平等社会中,进步(条件改善)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ps4下一代 第4节:第1章 下一代将比我们赚得多(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15521390015.jpeg)
我们常常忽略了正是这种对个人进步的热情促成了林肯处理奴隶问题的方式。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筹备总统竞选的过程中,林肯所关注的并不是奴隶制度的道德性(尽管他认为不应该实行奴隶制),而是解放奴隶后北方白人工人的命运。因为林肯曾一再论证,如果必须与一无所有的奴隶竞争,北方的白人工人怎么才能在这个曾经改善过他们生活的地方继续安身立命呢?论证的最终结论是:为了北方白人工人的命运,必须给奴隶解放设定一个界限。林肯在处理奴隶解放这件事中,既考虑了普通人的经济利益又兼顾了废奴主义者的道德热情,这一远远超出公众舆论期待的精心设计最终帮助他成功入主白宫。 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提醒我们说,林肯通过设定界限的方式使得美国内战的意义超越了解放奴隶本身,还为捍卫民众政府成为“向普通人提供机会的社会生活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林肯是那些生来即为雇工(包括农民、职员、教师、技工、船工以及劈柴工人等)但成功跨入农场主、富裕杂货店老板、律师、技师、物理学家及政治家阶层的数百万美国人的代言人。他们具备了新教伦理所倡导的勤劳、节约、克制等传统品质,再加上一些足够长久、坚强的品质足以使一个人跨入有产阶层或成长为专业人士,这些品质即使不能为他带来财富和特权,也能为他带来独立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