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山寨文化凶猛
生活在城市,购物去超市,很难碰到假货甚到冒牌货,规范的进货渠道和严格的入场程序使得那些不规范的食品无法入场,因此,在城市购物基本不用担心碰到假货或冒牌货。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那就得多加注意,傍名牌,打擦边球,甚至假冒食品到了严重泛滥的地步,一不留神,你就买到“山寨食品”。
日王仔牛奶,营养专线,营养抉线,吴老吉,统一集团,娃哈哈集团,依利牛奶、、、、、。不要以为这是故意编出来的产品名称。它是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一种特有现象,各种各样的“山寨食品”在农村消费市场大行其道。
春节期间,大部份时间都在乡下,走亲访友,农村有个习俗,去哪家拜年都得提个礼盒,礼尚往来,提高了农村的节庆消费,礼盒产品也随着旺销。
上面这些产品名称都是笔者在湖南农村市场上所见到的礼盒商标,日王仔牛奶的包装几乎与旺仔牛奶一样,就是颜色红点,营养专线和营养抉线简直就跟正宗的营养快线一模一样,吴老吉就是王老吉,统一集团旗下有果汁,冰红茶,奶茶,娃哈哈集团有果汁,可乐。依利牛奶就不用说了,只要你能想得到的名牌,在这里几乎都能找个它的兄弟姐妹,而且,看上去都是双胞胎,稍不注意,就会被糊弄。
山寨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包装几乎与名牌产品一模一样,只在商标名称上面动了一下手脚,此外,就是包装精美,清一色的礼盒,大大方方,足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其实,一看便知那是仿冒产品,可生活在农村,又有几个人有能力分辨得出是真是假,真名牌都不认识,更何况鉴定仿冒品。在笔者选购礼盒的过程中,一位老太太走在旁边向店家说要购买一箱儿童喝的牛奶。(其实牛奶在她眼里没有概念,自然也就搞不清牛奶的分类,干脆笼统的说一句儿童能喝的牛奶)。并且再三强:不要给我假的!她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只有期望店家能良心发现不给她假的。就在我的眼皮底下,店家将一箱日王仔牛奶递给了这位老太太,老太太接过来,仔细端详一番,问,多少钱。就这样,店家顺利做成了这单生意,老太太也满意的提着那箱日王仔牛奶走了。真的不敢相信,接受礼盒的那户人家是不是会将它当作旺仔牛奶收货?
这就是农村消费现象,老百姓没有慧眼识珠的能力,他们的购买取向都是随店家吆喝,没有自主选择意向,特别是礼品,包装越大越好,价格越便宜越好,正因如此,才有了山寨食品生存的土壤。
其次,利益驱使也是导致山寨食品食品泛滥的主要原因。所谓山寨食品,必定产自山寨厂家,所谓山寨厂家,肯定没有生产条件,无须缴费纳税,缺乏监管,所生产出来产品几乎没有质量可言。在选购的过程中,随机取出几样产品看了看,大部份都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地址,没有电话,有QS安全认证标志,没有QS认证编号,厂家利益驱使,店主也是如此,有人上门推销,不管产品质量,只想知道东西卖不出能赚多少钱,利润越高,他们就越愿意进货。反正农民没有消费意识,图便宜,只有不吃死人,管它从哪里来。所以,当时看到的情况就是这么现实,山寨食品全部都摆在店门口临时搭起的木板上,选了半天,没有我要买的特仑苏,后来还是店主从仓库里翻了半天才给我。问他怎么不把这些名牌摆外面,他的回答可以理解,但不能原谅。他说:卖这些东西赚不到什么钱,我卖一箱杂牌牛奶,可以赚10多块,足以抵上十箱正宗品牌,(天那,刚才那箱牛奶才收32块钱)。农村人不识货,给他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你真的要把一箱正宗品牌与杂牌摆在一起,大部份都会选择杂牌,为什么,便宜啊,价格是只是正宗品牌的一半。要正宗品牌的人很少,点名要买我就去仓库拿,摆在外面占地方。
说占地方,其实不就回到利益问题上面来了吗?
在乡下期间,有幸喝到了一瓶山寨营养快线,山寨名为:营养专线,其实不想喝的,可能是出于对山寨食品的一种好奇,还是倒了半杯,从瓶子的质量来看,的确还可以,硬度与韧度与营养快线相差无几,浓度差一点,闻着还挺香,有点刺鼻,喝了一口,再也没有胆量再喝下去,全都是香精味,凭直觉,它这里面全都是香精和添加剂,所谓的成份和营养标识都是形式,照搬营养快线而以。
山寨食品食品当中,有很多是儿童产品,酸奶,小吃,都是儿童产品,识货的人一看就能看出,一盒山寨酸奶的成本肯定低于一瓶正宗饮用水,但它的价格却是饮用水的两倍,但产品质量后面所制造出的社会问题却难以估计。
一直以来,农村消费市场是监管空白,农村集贸市场是三不管地带,农村消费者没有品牌意识,没有产品质量意识,选购产品,除了看价格还是看价格,没有主意的,就任店家摆布,自己只管掏钱害自己。
说山寨食品不如直接说它是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没有缺乏保证之外,售后服务也根本无法实现,山寨食品是不合格的产品,是垃圾,消费者吃下去喝下去之后,不能保证不会出问题,特别是儿童,万一不幸出事,找谁去,没名没姓,就算找到,黑心厂商早就逃之夭夭,没有工商登记,去哪里找人?
农村市场是块大蛋糕,但不是黑心厂商的天下,要根治农村的山寨食品,需要斩断山寨食品的黑色利益链,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山寨食品就是三个环节,监管部门或许找不到生产厂家,但批发和零售商始终都逃不过监管的手掌心,山寨食品之所会泛滥成灾,就是缺乏监管,农村市场也是市场,农民也是人,我们不能唤起黑心厂家的良心,作为监管者,质检和卫生部门应该也要随着山寨食品“下乡”,帮助农民朋友把好食品质量关。
垃圾食品都“下乡”,农民的胃可不是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