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从微软中国区总裁这个风口浪尖上下来,早已经千锤百炼。
唐骏曾经讲过一个他自称是“八卦”的故事——“这个故事我讲给了两个人听。一个是盖茨,他非常相信;另一个是朱镕基,他一点都不相信。所以在场的大家不用担心,你若相信,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盖茨,你若不相信,你或许就是下一个朱镕基。”
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宏观经济学的故事。1980年到1985年期间,全球经济一片萧条,但在1985年10月,日本经济出现了奇迹,形势一片大好,据当时经济学家预测,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到2012年日本就会在各个方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许多经济学家找不到日本快速发展的原因所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时候有个年轻人到了日本。”唐骏说,“后来,1990年9月,日本经济遭遇重挫,日经指数从39870高点降到13000点,一直没有恢复过来。而就在同一个月,美国经济开始快速增长,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也无法解释这个原因。你们知道又是为什么吗?只有我知道——那时候有一个年轻人离开日本去了美国。不用我说你们知道那人是谁了吧。而在1997年10月31日,美国遭遇‘黑色星期五’,当天的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23%和25%,知道为什么吗?当天是那个人离开美国的日子。”
他把这个故事讲给盖茨听,并问他微软是从什么时候出现转折开始快速增长的,盖茨说,1994年某月,不会你那时来的微软吧?唐骏说你猜对了,盖茨目瞪口呆地盯着他。后来他居然把这个“八卦”故事讲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还问他,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开始快速发展的?朱基说97年下半年吧,你不会那时回的国吧。“我就告诉总理,是97年下半年回的国。总理急忙说,这跟你没关系,是这届中央政府领导得好。总理果然是总理。”
这个“八卦”故事唐骏说了很多遍,以前的版本结尾是,唐骏告诉总理,五十年之内,他都不会离开中国。不过在2008年8月2日,新华都购物广场上市的庆祝大会和答谢宴会上,面对七百多位经销商和新华都员工,唐骏给他的这个故事添了一个尾巴:“当我讲给陈发树先生听的时候,他显出了一种很迷惑的表情,我问陈发树董事长,你觉得新华都是哪年开始上了一个台阶,他说,那当然是08年喽。你们应该知道我是这一年加入新华都的,我还对陈发树董事长说,希望新华都成为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
说这个故事的时候,唐骏正处于春风得意的人生巅峰期。尽管之前作为微软中国区总裁和盛大总裁,他一直是被媒体关注的公众人物,但是2008年4月15日那一天,新华都给予他的10亿元“转会费”,让他的财富和名声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从此被冠上了“中国职业经理第一人”的称号。而唐骏自己,更是高调地喊出了要树立中国职业经理人标杆的口号。
这期间,他经常收到老朋友的短信,说他给职业经理人争了口气。通过金钱上的价值体现,给中国的很多打工人带来希望,这使他很开心。不过,这也让他在2008年被人放在放大镜下仔细研究。人们都等着看,唐骏以如此高的身价转会到一个民营的传统企业——这是之前无论如何都不会和唐骏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行业和企业——之后,他的所作所为,他所创造的价值,他的贡献,能否对得起这10亿元,对得起这个“第一人”的称号。
对于唐骏来说,他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已经踏入第十四个年头,从微软中国区总裁这个最是风口浪尖的座位上下来,早已经千锤百炼。但是在新华都的第一年,他仍然有许多新鲜的体验。
首先,唐骏之前所服务的公司,不论是微软还是盛大,都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他所有的资本市场经验都来自大洋那端。而他在加入新华都之后,便立刻迎来了新华都旗下子公司紫金矿业和新华都购物广场在国内A股的上市。有人说唐骏运气好,一加入新华都就可以伸手摘果子吃,但是对于唐骏而言,新华都旗下子公司的上市,是他加入新华都的条件之一,也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从上半年开始,在他已经确定加盟新华都的时候,就已经在协助新华都进行上市的事宜。这与他加入盛大、帮助盛大在美国上市,显得极其不同。他在盛大有一个六人团队,他坦言这个团队并不好用,大家对美国资本市场的那一套不熟悉,和唐骏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学习、熟悉美国的上市程序。而在中国公司里,没有人会做这些,也不需要有人做这些,因为有证券公司帮忙。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扮演他的社会名流角色。
原本,在新华都购物广场上市之后,唐骏心目中下一个上市的,应该是武夷山旅游,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经济危机就这样迅雷不及掩耳地来了,而且来势凶猛,几乎没有一个行业可以幸免。唐骏对经济危机并没有什么经验,正如他在他那个“八卦”故事中所提到的那样,他总是能赶上经济蓬勃发展的好时候,而萧条总是发生在他离开之后,正面体验经济危机,于他而言,这是第一次。“像这么大的经济危机,历史上从未有过,我们这代人得以见证和经历,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他说。
他说,他在华尔街的朋友们也有些束手无策。尽管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正是这些勇于创新、贪得无厌的华尔街金融高手们,但是当多米诺骨牌一个接一个倒下的时候,这些高人自己也开始崩溃。首先,他们失去了工作,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华尔街模式受到质疑,他们的职业信仰被摧毁。
所以,在唐骏看来,整个华尔街的心态开始失去平衡,尽管政府不断地救市,仍然无法阻止人们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美国人很现实,”唐骏说,“现在美国人的心态就是今天赚钱今天花,不再着眼于未来,或者他们也不敢去看未来,因为他们看不到赢利点。”2008年12月初,唐骏的老东家盛大发布2008年度第三财季的报表,数字非常好看,第三季度公司净营业收入创下历史新高,此消息一出,美股市场迅速做出反应,盛大股价大涨14%。可是这样漂亮的报表,只带动盛大的股票涨了一天,第二天投资人就抛售套现,导致盛大的股票掉头向下。“以前华尔街是喜欢看未来的,像这样的利好消息,第一天肯定涨,第二、第三天一定会涨得更厉害,可是现在,投资人心里没底了,就选择了短线套利。”唐骏说。
同样的情况,在中国资本市场更严重。在加入新华都之前,唐骏声称并不太关注国内A股,因为他觉得这个市场不太理性,并不太适合投资。而现在,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开始研究A股市场。他看到,中国股市往往是大涨之后接着大跌,大跌之后或许又跟一个大涨。唐骏觉得这种状况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尤其是2008年第四季度的报表出来的09年年初,股市会更加动荡。
这样的大势,实际上影响了新华都子公司的上市步伐。唐骏说,过去一年,是过去五年在国内A股上市公司数量最少的一年,主要原因,不外乎市场环境不好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他说,现在在证监会有1700家公司排队,而新华都的公司到现在还没有排队的计划,而从排队到成功上市至少要三年时间,这对新华都来说,太长了。因此,他对上市计划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正。三年之内,新华都还会有子公司上市,但是会选择在海外上市。这样就排除了传统行业。在美国上市,讲的是商业模式,要讲公司的未来前景,传统产业在美国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最大的可能会是港澳资讯。这是新华都在几年前已经投资参股、在唐骏加盟之后增大投资完成并购的一家IT类公司,唐骏本人担任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并以此来证明,“唐骏不会离开IT界”。
但在保持谨慎的态度之外,唐骏依然对资本运作充满激情,甚至他还会说,这是最好的时机。12月中旬,他去了一趟日本,考察日本的两家上市公司,这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软件。其中一家股票最高值时达到90万日元一股,相当于9000美元一股,现在日本股市大跌,这家公司的股票也跌到只有先前的二十分之一。经过考察,唐骏认为这是抄底的好机会。他在想,这家公司的营收能力实际不错,还有4亿美元左右,只是支出差不多也有4亿之巨,如果买下这家公司,然后把人工转移到中国来,会怎么样呢?
他对整个经济大势的判断还是乐观的,他认为中国经济可能需要九至十二个月的复苏期,而IT行业可能会更快一点,大概只需要六至九个月。所以这个低谷时间,是他做投资的好时间。对此他很有信心,“陈发树和我都在做资本上的事情。陈发树在看国内公司,他主要是从财务投资的角度看公司。而我更多的是从一个经营者、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去考察公司。并不仅仅局限在IT行业,尽管我对这个行业最熟悉,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让我了解各行各业的好机会。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永远会把新华都放在第一位,我看好的公司,首先都会给新华都,如果新华都不要,那我唐骏再自己做投资,把它买下来。”
按唐骏的说法,新华都目前没有战略的概念,但是唐骏在做投资的时候,有明确的战略。“这个战略是一个三到五年的战略。未来一年到一年半,是抄底概念,会做很多的收购兼并。第二年是资本概念,在我手上至少还有一到两家上市公司。三到五年,再有两到三家上市公司。”
唐骏这样说的时候,雄心勃勃。他说,这是他跳槽到新华都之后的最大收获,过去在微软,他只是一个执行者,离决策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常常身不由己。在盛大,他像操盘手,经常是与陈天桥合谋之下,把一件事完成。而到了2008年,他觉得自己像一个策谋者,可以真正依靠自己的判断,从全局的角度去谋划、去决策。“这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跨越,一种超越。”
2008年即将成为历史,唐骏也承认,这是不安定的一年,太多的企业爆出丑闻,太多的企业陷入困境,“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之年。但所有的事都发生在08年是一件好事。我希望09年不要再出乱子,否则企业家们真的要名誉扫地”。
“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企业或者企业家,真正要让别人尊敬,就要改变过去的做法和思维。利用灰色地带、摸着石头过河是过去三十年很多人的成功法宝,三十年过去了,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规范。未来再没有任何借口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