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理由
陈宏是留美学生创业者中最早一批的代表性人物,是美国上市公司第一位华人CEO。他创立的GRIC公司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他本人成为美国第一个将企业带上市的中国留学生。
2003年陈宏回国创办汉能投资集团,并成功将框架传媒以1.83亿美金卖给了分众传媒,这笔投资使汉能在投行站稳脚跟。
1962年西安出生
1978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1982年毕业获计算机学士学位
1985年留学美国州立纽约大学石溪分校,1991年毕业获计算机博士学位,当年在硅谷担任电脑工程师
1993年成立一家互联网服务公司AIMNET(1997年卖给NTT/Verio)
1996年成立网络漫游公司GRIC,公司于1999登陆纳斯达克
2000年成立华源科学技术协会,以帮助中国人在美国主流社会成为成功商人
2003年回国成立汉能投资集团
□本报记者 刘奇 刘珊云
记者手记
“我是一个有创业情结的人,创业的动力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证明中国人可以在美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陈宏有很好的口才,说话开门见山。
陈宏可能不是第一个在美国创业的内地留学生,但属于最早的一批,他早期创办的AIM-NET公司也是同时代中国创办的互联网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创业的初衷的确正如他所说。1991年陈宏在美国做电脑工程师时年收入已有20万美元,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在国外这些年让他体会到了华人在美国主流社会创业的艰难。他曾带领中国科技部官员赴美考察,结果只见到了美国银行的一个副总裁(美国银行全球有几百名副总裁);他和VC接触寻求融资时,VC问“中国人知道怎么赚钱吗?”
于是,陈宏想自己证明给外国人看———中国人有能力在美国成为成功的商人,而不仅仅是“厨师”或者“技术员”。
创办的企业成功上市使他扬眉吐气。不过,创业让陈宏体味了“资本整合”的艰辛,他将目光转向了投行。陈宏2003年回国,他要在大摩、高盛、花旗、美林、瑞银之外做一家中国人自己的投行。当年,他创办了“汉能”公司,“汉能”很快成为国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投行。“我们擅长的是,给中国企业引进国外的资金或进行并购咨询,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财务顾问、直接投资。”陈宏说,在这个市场,汉能有能力做到前三名。
目前汉能集团已拥有40多名投资银行专职从业人员,完成超过22个财务顾问项目,交易额达10亿美元,是中国最优秀的跨境投资银行之一。2007年,汉能投资集团被中国国际科技博览会———私募股权投资高峰论坛选为“中国十佳最具影响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我的远期目标是做中国的高盛。”陈宏说。
互联网精英变身资本大亨
风云篇
中国有很多成功的风险投资商,但敢于喊出要做“中国高盛”的,汉能投资集团的董事局主席CEO陈宏可能是独一个。在陈宏的投行运作经历中,1500万元投资框架媒介,一年后以1.83亿美元卖给江南春的分众传媒,一年创造超过60倍的投资收益,这也是投行投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经典案例。
不过,在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银行家前,陈宏是中国海外留学生中最早的一批成功创业者。12月17日,陈宏在他位于北京财富中心的公司总部接受记者采访,将他从互联网精英向资本大亨转变的财富人生娓娓道来。
毕业初试商海
1991年,29岁的陈宏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生毕业,从大学本科、硕士直到博士都攻读计算机专业的他,开始面临人生第一个选择。
“当时摆在我面前的去向有两个,一个是去当美国的大学教授,另外一个是去硅谷,寻找创业的机会。”陈宏对记者说。
“美国计算机专业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是斯坦福大学,如果拿到了斯坦福的邀请,现在可能我就是一个计算机系教授了。”陈宏笑称,在反复权衡之后,他听从了学长的建议,来到了创业天堂硅谷。
不过,16年前的华人留学生圈子里面,几乎没有创业成功的先例,不满30岁的陈宏,第一次创业也以失败告终。
陈宏最初的工作是在知名的SUN公司当工程师,由于当时中美的经贸交流刚刚开始,一次陈宏陪同科技部的官员在美国考察,发现中国企业在和美国贸易中的信息极度缺乏,这使他产生了为中国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顾问的想法。
于是,陈宏成立了一家跨中美两国的咨询公司,取名为“万事通”,想把全球咨询巨头麦肯锡的成功模式复制到中国。“实际上,以现在的观念看,那个公司就是个皮包公司,没什么资金投入,我既当员工又当老板,几乎注定了会失败。”陈宏笑称。
但那时的背景是,中国几乎还没有咨询行业。“国内企业跟我说,咱们是哥们儿,你给我出主意,我照办就行了,我请你吃饭不行吗,为什么还要收钱?”没有为信息和咨询付费习惯的中国企业,也使陈宏的初次创业受挫。
第一桶金得教训
初次创业失败后,陈宏迅速把“万事通”公司转成了一家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陈宏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小公司,一边寻觅下一个创业机会。
1993年,互联网浏览器的产生,让陈宏发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机,他意识到互联网将成为未来的潮流,就在年底成立了一家经营拨号上网业务的公司AIM-NET,他也成为在美国最早做互联网的华人之一。
但网络运营商的巨大资金需求,使陈宏的这次创业也命运多舛。陈宏的妻子是台湾人,陈宏从妻子的表姐和熟人处借来了总计5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但对互联网“烧钱”行业的特性来说,这50万美元只是杯水车薪。
1995年初,AIMNET已经成为北加州最大的拨号网络接入企业之一,但陈宏的50万美元也快用完了。“当时公司已经到了快关门的地步,从台湾亲戚家又借了10万美元,只撑了不到两个月。”
几乎山穷水尽的陈宏想到了寻找投资者,但美国的风险投资商问他,内地留学生在美国创业有成功的先例吗?陈宏看看身边,几乎一个也没有,寻找美国投资者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
关键时刻,陈宏在美国华人专业人士协会中的朋友,已经创业成功的台湾人黄岩松有意投资AIM-NET,就在陈宏的公司眼看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时候,陈宏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风险投资200万美元。
获得投资的那一天,陈宏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我在律师楼签一大摞文件,太太在楼下的车里等我,签完字已经是凌晨1点,我拿着200万美元的现金支票,感觉自己像垂死的人被拯救了。”他平生第一次意识到了融资能力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后,陈宏又进行了第二次总额为500万美元的融资,但尽管如此,到了1996年,陈宏的公司遇到了发展瓶颈,行业内的前三名公司都已经上市,而陈宏的资金链再度紧张。在压力之下,陈宏选择了把公司以1000万美元卖给一家投资公司VERIO。
初次创业就拿到100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但相比多数富豪对掘得第一桶金的喜悦心情,第一桶金却再次给陈宏一个关于资本运作的天大教训。
当时,VERIO给了陈宏现金收购和现金+股权收购两种模式,没有任何资本运作经验的陈宏选择了更为稳妥的现金模式,但随后VERIO就再次收购了几家类似AIMNET的公司打包上市,最后以56亿美元出售。陈宏一夜之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拿着自己做起来的公司一夜暴富。
“如果我选择一半现金,另一半换成股票,我最多可以赚到4亿美元,前后差了40倍!”
东山再起上市
多年之后,回顾人生第一桶金的曲折经历,陈宏这样总结他的创业信条:“创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是否有优秀的团队、是否具备潜力巨大的市场、是否能够做到行业前三名,是否有持续的盈利模式。”
1996年,在出售了AIMNET拿到1000万美元后,陈宏发现了另外一个商机———拨号上网的国际漫游服务。
当时,全球已经有近千家提供拨号上网的网络运营商,但这些运营商的用户资源相互独立,且账号和密码不能相互识别,如果用户出国上网,必须通过拨打国际长途电话回本国拨号,上网费用高达50-60美元/小时,而且网络速度得不到保障,价格的高昂和不便利,使国际漫游拨号上网用户群非常小。
陈宏的主意是,开发一个全球通用的识别软件,并结合全球的网络运营商结成联盟,大家通过这个软件可以识别所有成员的用户,在用户漫游的时候,使用本地电话拨号就可以识别账号和密码上网,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也增加了漫游费的收入。
“这样一来,用户的使用成本降到了几美元一小时,而运营商也大大增加了用户群及收入。”1996年,基于这个思路,陈宏用卖公司的1000万美元创办了GRIC网络漫游公司,这个公司很快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网络漫游公司。
最终,1999年底,赶在互联网泡沫发生之前,GRIC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最高达到了17亿美元,GRIC也成为了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中,第一个由华人担任CEO的企业,同时也是当时中国人在美国创办的最大的公司!
这一次,陈宏吸取了初次创业的教训,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始终注意进行融资,并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扩大自己的规模,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也力排其他美国高管认为公司还不具备成熟上市条件的异议,坚持上市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蜕变资本大亨
在GRIC,陈宏做CEO一直干到了2003年,经历了从自己创业到引入风险投资,再到收购其他企业及带领企业上市的过程之后,陈宏意识到了融资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自己也在多次谈判中成为了一个投行业务专家。
2003年,受到“中国崛起”影响的陈宏决定回国继续他的事业。而在和国内包括TCL、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接触过程中,陈宏意识到了国内企业对融资咨询的迫切性。他决定成立一家专门为中国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投资公司。
2003年初,陈宏在开曼群岛注册并随后在国内正式成立汉能投资。“汉能”的意思,就是中国人能!陈宏说,目前国内的公司融资,除了风险投资外,都是依赖花旗、瑞银、高盛这些国外投行巨头,而成立汉能,就是要打造一个中国自己的投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