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中远修船业务正是沿着这样的轨迹一步步地走过来,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从2000年时人见人嫌的亏损摊子,迅速发展成了中国修船业的领头羊,并成功地实现了在新加坡的借壳上市,跻身新交所指数的成分股行列。
中远修船业务的战略转型,就是王明夫产业整合思想和结构效率理论运用于企业实践的典型案例。王明夫说,在和君数百家战略咨询客户中,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形各异,但结构优化和产业整合始终是它们解放生产力和释放企业效率的共同指导思想。
再造新东方
新东方学校有着“超女”般的品牌魅力,一年有超过百万人次的学员像潮水般涌向新东方学外语,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估值水平高企,创始人俞敏洪是魅力四射的知识和资本双料英雄。然而说到新东方,人们总会提起王明夫与俞敏洪的一段不解之缘,这还得从新东方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场管理危机说起。
“新东方的那些事儿,媒体早已广为报道,路人皆知了,”王明夫笑说,当初的基本情况是,新东方以个体户创业起家,连年翻番、高速发展,但机制不顺,内部管理混乱不堪,高管人员依据“分封割据、收入提成”的承包方式各自把持一块业务,自种自收、各自为战,后来发展成核心骨干相互攻击、分崩离析,管理运行全面失控。如何化解治理危机、重建管理秩序,成为生存还是死亡的燃眉之急。
王明夫以管理咨询的角色介入,首先对新东方进行了系统的管理诊断,客观中立地剖析了乱局的管理症结,指出了新东方的唯一出路是:放弃个体户经营,建立公司治理,变革运营模式,发育组织职能,并据此为新东方制订了5年战略规划。同时,王明夫以他资深投行家的眼光,敏锐地意识到新东方的资本市场价值,并大胆地对新东方估值50亿元。这一估值的抛出,对俞敏洪及所有新东方人来说是震撼性的和将信将疑的。那时候的新东方,是个即将散架的乱摊子。有业界人士笑话说:王明夫真敢胡说,新东方都快要倒了,还值50亿?
然而,就是和君抛出的这个50亿元大饼,逆转性地让新东方乱局中的所有事主改变了看待利益大小的口径和视角。他们冷静下来,停止了纷争,从自种自收的个体承包户变身为分享公司整体价值的股东,重新结成利益共同体。由此,王明夫成功地推动了新东方创业元老们实现了一次盈利模式的彻底升级,即大家放弃吹糠见米、坐地分银的个体户收益模式,转而依据对经营发展的贡献度分享公司股权,通过股权的资本增值来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
后来的新东方,沿着和君规划的轨迹走出了5年管理变革和飞速发展之路。2004年美国老虎基金入股新东方学校,出资2250万美元,占10%股份;2006年新东方公司在纽交所挂牌,募集资金约1.5亿美元。截至2007年5月,新东方总市值约17亿美元(约120亿元人民币),是6年前王明夫估值50亿元的2倍多。
有一次,央视二套的“财富人物”节目以俞敏洪为主角,特邀王明夫作为神秘嘉宾。主持人王小丫这样引出神秘嘉宾的出场:“我们听说,俞校长在做新东方的历史上,曾经得过一场大病,几乎到了死亡的边缘。这时候,新东方请来了一位医生,把病给治好了。今天我们也把这位神秘的医生请来了节目现场。”
在节目现场,评论嘉宾问王明夫:你在多年前新东方还很小的时候就预言它将值50亿元,现在真的兑现了,而且100多亿了。你能否预测未来新东方能值多少钱?王明夫估摸片刻,说:嗯,500亿吧。又问:还要多少年?王明夫说:大约5-8年吧,如果我搭进去一起做,3年!
了解王明夫的人都知道,他说话,总是很有底气。
希望成为商学流派的一支
中远修船和新东方只是和君咨询众多案例之两。事实上,9年经营历史,和君服务过的客户累计超过了1000家,约有三分之一的央企都采购和君的咨询服务,美国高盛、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等跨国公司也开始成为了和君咨询的服务对象。
但王明夫的志趣,并不满足于商业上的成功。他说:“咨询实在不是一桩好生意。选择了做咨询,就像是选择了做医生、做律师、做教授,那是专业人士,吃的是手艺活,永远别想发大财。谁要是把咨询当生意做,那真是糊涂。”这位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华东师大念大学、一直怀念那个时代的诗歌精神的中年人,在咨询商业之外,有着更深的情结、更高远的内心追求。
一年元旦,王明夫致函和君员工,他说:路遥讲,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和君的事业是什么呢?一是和君要致力于造就一代中国经理人,希望30年后中国民企100强中至少有30强的老总出自和君咨询或秉承和君哲学,在中国商界出现一个哲学清晰但又轮廓隐约的“和君系”,此系君子一概超越发财挣钱和个人功名意义上的传统成功理念而转以产业振兴、强国富民为终极追求;二是和君要扎根中国本土商业实践,提炼、原创和建树管理思想,希望30年后世界商学流派中有一个和君商学派,这个学派以经验主义的实效性见长,有着东方文化精神的魂魄,它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而成为世界各大商学院的必修课和主流思想之一。
秉着这样的理想,和君咨询感召了一大批经济学管理学博士投奔而来。王明夫强调: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他大力倡导咨询师在饱读商学经典、夯实知识底蕴的同时,要深入商业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不惮辛苦劳累,沉潜到本土商业原生态中去,观察、解读和服务各类商业种群,进行学术写生,发觉它们的商业价值和商学意义。
“咨询作为一种职业,它的魅力在于:经历各种行业、各个地域、各种人生、各类故事,吃百家饭,阅无数人,踏遍千山万水,看尽人生百态。需要有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也需要懂风花雪月和人情世故。”王明夫感慨道,咨询师看似经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随时都可能灰头土脸、败走麦城。
关于和君咨询的理想和事业,王明夫像是英特尔CEO格罗夫说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那种人。他经常对他的同事和弟子们说:“如果你真的有志向,就朝着咨询这条路走下去,沉潜内修,厚积薄发,最终成长成为像德鲁克、迈克尔·波特、科特勒、大前研一那样的大思想家。或者你历练够了、信誉积累够了的时候,伺机而动,识破商机,成为象郭士纳、柳传志、郭广昌那样的大企业家。世界500强的很多CEO都是从管理咨询公司那里走出来的,和君咨询为什么就不能走出一批那样的CEO呢?没准就是你啦,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