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说起来,郑荃做得是艺术琴,整个过程充满了创造性,一年也只做几把琴。可在李书这里,完全是工厂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每道工序都有一批人按标准生产。一年下来,这里要生产出几十万把琴!当然,这种方式生产出的琴大都是供初学者来使用的学习琴。当郑荃与职工们说起提琴的制作,他发现他们的看法与自己完全不同。
成俊(江苏凤灵乐器集团职工):很容易的。我就做一道工序,这个工种把它学会了,我觉得不难的。就像家里做个板凳一样的,这么样简单的。
主持人:看到这些,郑荃不免有些着急。要做好一把琴,哪是那么容易?这中间的学问可大了。为啥有的琴卖几百元,有的却可以卖到几百万,这就是其中的学问!但就是面对这些工人,郑荃却改变了态度。他要答应李书的邀请,担任他厂里的技术总顾问。
解说:到了凤灵公司,让郑荃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的职工做得很辛苦,收益却不大。
郑荃:这些厂长五点钟就起来,六点钟,当时是四个厂长全部都到齐,但是每一把提琴他们只能赚一块钱。
解说:收获与投入太不匹配了,郑荃不禁有些感慨。在他看来,这里可以挖掘的潜力其实是很大的。
郑荃:这里的工人都是很熟练的,都是做得很熟练,手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问题是他们没有看到过好东西,他们不知道好东西应该是怎么样的。如果帮他们一点忙,让他们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东西,他们就能够做出来。那是用同样的人工、同样的木料但是效益就不一样。
解说:面对这里的职工,郑荃觉得自己真应当帮他们做点事,提高中国的制琴水平其实一直也是他这些年的愿望。特别是与李书交往了一段时间后,郑荃也感到应当帮他一把。
郑荃:一个是李书能够做点事,能够做点实事,他的想法,确实是想把高端琴搞上去,从我自己呢,又觉得能够把我的知识能够在这么大一个生产规模的企业里面得到发挥的话,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哪怕一个琴所谓提高一点点附加值,就是相当可观的企业利润。
解说:郑荃终于答应做凤灵厂的技术总顾问。从此,他会时常出现在李书的厂里。一帮不懂音乐的农民工们跟着他学到了许多既新鲜又奇妙的知识。
成俊(江苏凤灵乐器集团职工):他讲小提琴的声音,其实我们过去理解是将弓放在小提琴上面这么一拉发出的声音,其实不是这样的,小提琴的发音是跟我们小提琴每一道工序都有很大的关系的,每一道工序的零部件对发音都有很大的关系的。
主持人:有了郑教授的帮助指点,李书厂里的提琴质量提高很快。这下,李书的干劲更大了,比以前更忙了。他这一忙自己好像还没啥感觉,有个人也得随着他一起超乎寻常地辛苦。
解说:受牵连最大的就是李书的妻子。这是位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她只上过一年学,认不了几个字。可在儿女们看来,妈妈既能干又贤惠,对爸爸的支持也最大。
李晓凤 (李书的女儿):因为我父亲每天早上喜欢起得很早,最起码我母亲会在我父亲前面一个小时起床,把他的洗漱吃的全部都准备好,也就是我父亲如果五点钟起来,我母亲肯定四点钟必须起床。
解说:在家人和职工们眼里,李书是个脾气暴躁又相当固执的人,可面对客户时,他会千方百计顺着人家。2002年年初,一家美国公司传来一份订单,要向公司订购95把琴,但这95把琴要的却是95种样式。
翁才碗(江苏凤灵乐器集团副总经理):我接到这个单子,我一看,要亏本。因为这么多品种要新开六十多个模具,这个模具开了还不等于今后能用。
解说:更麻烦的是,许多品种都没做过,得边摸索边做。可费很大劲,一个品种却只做一把琴,这明显对搞流水化生产的企业不划算。于是大伙都觉得不能接这个订单。不料,李书得知情况后却坚决要接这个单子。
李书:我想,要想有收获就应该有投入,服务的本身就是亏本,用我们的亏本用我们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满意,一个就会增加我们的订单。我们应该在今后的订单的扩大当中去赚钱,这就叫经营和市场经济。
解说:在李书的坚持下,这个亏本的订单还是被按时完成了。后来,这家美国公司主动与凤灵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年的订货量都在增加。
主持人:看似吃亏、不讨巧的办法倒让李书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到2006年,凤灵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提琴制造企业,小提琴的生产量占到了世界30%的份额。这时,李书又盯上了一个名人——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要说这李书是做琴的,而吕思清是拉琴的,两人做的是完全不同的事。那李书想请吕思清干什么呢?
解说:今年39岁的吕思清颇富传奇色彩。他8岁就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7岁成为获得国际小提琴最高奖的第一位东方人,目前已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解说:吕思清整天忙着在世界各地演出,李书想找到他还挺不容易。托了好多朋友,他终于联系上了吕思清并把他请到了厂里。在此之前,吕思清虽不认识李书,但在一位美国朋友的家中已看过凤灵公司的小提琴,美国人对中国提琴的称赞让他感到很光荣。
吕思清(小提琴演奏家):像凤灵这个琴他们就觉得声音也还不错,制作工艺什么也都挺好。关键是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对他们来说就非常经济实惠,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他们觉得还是挺好的。
解说:这次到李书的工厂,吕思清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而李书也极力向吕思清介绍企业和自己的想法。但对于想请吕思清做什么,他只字未提,只是尽量盛情款待。
李书:根据我的身体状况就是能喝一点酒,不能喝多的酒,但那天我喝了很多酒,他很豪爽,我也很豪爽,我们两个大概都喝了八两以上到一斤酒,大家喝的很开心。
解说:不久之后,吕思清到苏州搞专场演出,李书特意赶去观看。
李书:就是他拉琴的时候整个面部的表情、整个全身的表情、整个手脚的表情都结合到一起,可以讲叫人琴合一,达到了小提琴演奏的最高境界。
李书:他拉小提琴拉了两个小时,他的小提琴放在这个脖子上都放不住了,我看他向一个人要了一个手帕贴在这个地方,这个手拉提琴也全手是汗都拿不住了,又向一个人要了一条毛巾贴在手上,全身都已经湿透了。他打招呼了,下场了,但是所有的观众不走,拼命地鼓掌。所有的观众都站起来鼓掌,在这样的情况下吕思清又出来。
解说:吕思清的演出让李书受到很大震动,但这次见面,李书还是没向吕思清提什么要求。他只是一有机会就联系和吕思清见面。这样,交往多了,两人成了好朋友。
吕思清: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共同语言就是因为我们共同的一种热爱、共同的喜好,就是音乐、就是提琴。我觉得他很有毅力,也很坚持。有的时候我觉得也过于坚持,比如说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喝红酒,那我一来,他经常非要让我喝白酒,所以这也是他过于坚持的一个具体表现,他坚持认为这是一个情感的最佳交流,所以我觉得他还是很重感情的。
解说:2007年5月的一天,李书终于说出自己蓄谋已久的计划。他想请吕思清作为企业的形象代言人,更好地把产品推向世界。出乎李书的预料,吕思清没多想就一口答应了。
吕思清:我觉得其实我如果能为凤灵做点事情的话,凤灵就会为很多人做些事情,特别是为很多学习小提琴的孩子、演奏者做些事情。那我觉得这也是通过这么一个举动实现了我的一个梦想,因为我觉得我的提琴演奏不光要用音乐去打动很多的观众,我也应该可以通过一些其它的方面去影响大家、去引导大家去走进这个音乐的世界、走进小提琴世界。
解说:这一次,李书很顺利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至于一开始为啥没向吕思清说明自己的意图,除了让人家了解自己外,李书其实有自己的想法。
李书:因为是我请他当我的形象代言人,我更要了解他的为人,更要了解他在观众中的形象。他必须受观众热烈欢迎。这样也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产品更广泛地推广市场,以最短的时间把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积累自己的形象。
解说:和小提琴打了30多年交道,李书跟小提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提琴已经成为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
李书:如果叫我做把提琴,我肯定做小提琴的头子,因为小提琴头子,在工艺、在技术、在音质方面对小提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小提琴头子预示着行业之头,我不但要把我的企业做成世界最大的小提琴企业,而且要做成世界最强的小提琴企业。
主持人:虽然不懂音乐,起点很低,用的办法也称不上什么奇思妙招,但李书还是打造出了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世界最大的“提琴王国”。虽然不会拉琴,但李书说,琴如人生。几根琴弦搭配,可以奏出无数优美的乐曲,跟朋友同行,才有财富和美好人生。好,感谢收看《财富故事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