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手方太的时候,它就是一张白纸。”茅忠群说。
某种意义上,茅忠群更像是方太企业的真正创始人。研究生毕业那年,他正准备去美国读博士,家里却需要他伸出“援手”。他的父亲茅理翔曾被人称为“世界点火枪大王”,但创业成功后,周围有几十家点火枪厂一窝蜂地冒了出来,激烈的竞争使得茅理翔一时陷于困顿,开始想着拉儿子入伙。经过一个暑假的考察,小茅同意入伙,但是向父亲开出了三个条件:企业从原来的小镇搬到开发区;原来集团的人一个都不要;新项目的决策自己说了算。
和善于交际、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父亲相反,茅忠群并不善言辞,但这个毕业于上海交大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的硕士生思维缜密,是一个“实验派”。从1996年执掌方太以来,公司全面向抽油烟机业务转型,目前已成为国内最高端的厨电厂商,即便是在经济形势严峻、家电行业哀鸿遍野的2008年,方太仍然保持着15%的销售增长率。
在茅忠群操盘方太的整个过程中,他所坚持的“实验导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不停地在涉及战略和管理的环节进行实验和改进——从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到产品开发管理系统,从分销管理系统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乃至全员绩效管理系统等等。
“我是一个很坚持的人。”茅忠群说。事实证明,温文尔雅的外形下,茅忠群本质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硬派。1999年,浙东30多家油烟机厂联合起来搞价格大战,市场上的抽油烟机平均价格降到200元左右,方太连续5个月产品销售没有增长。
那时候,茅忠群的电话深夜也会响起,全是心急如焚的各地销售经理打来要求降价的。父亲茅理翔也坐不住了,希望儿子能将产品价格稍稍下调。但茅忠群却果断地拒绝了这些要求。“当时每天的压力真是太大了。”他回忆道。
除了价格之外,他的强硬还表现在其他方面。至今,公司员工当中没有一个家族成员,坚持方太不上市,拒绝政府送上门来的进入房地产的机会,拒绝把方太品牌授权给慈溪一带的小家电企业使用。甚至当别的企业都在进行多元化的时候,方太却一直在做减法。在进行战略定位后,方太把产品线从家用电器缩小到厨房电器,再进一步缩小到嵌入式厨房电器,已经初具规模的饮水机和电磁炉两个产品都被砍掉。
不并购、不上市、不搞品牌输出,只做厨卫,只走高端,这是茅理翔头脑中方太应该走的路径。为此,他拒绝了父亲茅理翔“输出品牌,整合当地家电资源把企业做大”的想法,“哪怕在行业内,我也不会通过兼并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不会为了盲目做大而去收购”。
当然,作风强硬并不意味着决策独断,他领导的是一个豪华的核心团队。人力资源总监来自日本美能达,企管总监来自日本富士施乐,销售总监来自美国可口可乐,热水器业务总监来自德国西门子。“我会充分授权。”茅忠群说,“我自己从来没有签订过一份合同,也没有对外谈判过一次。我把大量的精力埋头在自己的业务上,大部分的对外沟通、与政府交流这样的工作都交给我的父亲。”
有意思的是,这个曾经很想留洋的企业家,现在对传统文化看起来情有独钟。他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个“孔子堂”,正在尝试用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来管理员工。
做有信仰的企业
“即使是美国这样世界上法律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还出现了这么大的经济危机问题,所以大家应该在价值观方面建立底线。”
经济观察报:你曾经说,创业十余年感觉最失败的是对员工的信仰教育做得远远不够,太片面于市场竞争,为什么呢?
茅忠群:对,今天“方太”品牌已成为中国高端厨房电器的第一品牌,本来应该很有成就感,但不知为什么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每当有一位员工因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商业行为规范而被开除,甚至是触犯法律而被移送司法机关,都对我是一次很大的打击。这种失败感甚至远远超过了我的成就感。
我觉得中国企业对员工价值观的教育远远不够,现在企业对员工的教育都来自西方的管理理论,觉得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靠制度来解决,这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制度仅仅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如果在员工价值观方面跟不上的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制度永远是有漏洞和滞后的,如果员工缺乏信念和价值观,就会钻企业管理制度的空子。此外,管理制度的执行成本也很大。
今年春节我在家上网,看到一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的文章《我的“盛世”危言》,是讲陶教授2008年底回到浙江老家的所见所闻及其感想。其中一段我记得很清楚,他说,老家变化很大,到处是新楼新路新街道,物质繁荣,商品琳琅满目,大家很有钱。小小乡镇上,资产过百万的非常普遍。但与此同时,大片耕地不见了,大量河流和池塘消失了,空气中充斥着有毒气体,因此导致癌症患者数量大幅上升,特别是肺癌。几乎没有人关心政治,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作为绝对强势的生活态度几乎控制了所有人的脑袋。虽然到处是新建的庙宇,但没有人真正拥有超越性信仰,求神拜佛全部是出于实用动机。
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深,我个人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很多人缺乏真正的信仰,也没有了起码的敬畏之心,对大自然不敬畏,对法律制度不敬畏;“一切向钱看、其他靠边站”成了这个时代不少人的主流价值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所以,人一定要有所信仰、有所敬畏。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极其危险的人,而一个没有信仰的企业永远也不会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经济观察报:我听说你对儒家文化有研究,怎么把它运用到员工的信仰教育中的?
茅忠群:我们是中国企业中第一个在企业内部建立“孔子堂”的,这个“孔子堂”实际上是一个儒家文化的培训教室。从去年开始,我们首先向员工讲授《三字经》,今年会有更多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我们会推荐《弟子规》。
我个人很推崇儒家文化,企业内部一直在推行“三品合一”的价值理念,即企品、产品和人品,而且每一个方太人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要求:传统美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其中传统美德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我们在企业中推行儒家文化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是最容易被接受的。而信仰达成的途径,只能是高密集度的“教育”以及领导层和老师的榜样作用,这也就要求我们的企业从上而下,每个人都要讲求“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
经济观察报:秉承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人,往往会认为历次经济危机都是由于人性的贪婪造成的。
茅忠群:这多多少少和人性的贪婪有关。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证明了我以前的观点,即使是美国这样世界上法律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还出现了这么大的经济危机问题,所以大家应该在价值观方面建立底线。
经济观察报:创业14年,什么问题促使你对企业文化进行反思呢?
茅忠群:事实上,我们一向是比较重视企业文化,但是我总觉得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更多地停留在比较浅的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企业员工的行为中。比如说公司销售系统出现腐败的现象、生产环节出现工人偷盗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促使我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力度进行反省,尽管我们已经领先,但我一直觉得我们推行的力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
坚守与放弃
“上市公司会把利润和股东回报放在第一位,而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品牌和企业责任。一旦上市,我们制定战略就会受到各种干扰。而如果不上市,企业的战略方向就很容易落实。”
经济观察报:你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大精神财富是什么?
茅忠群:创业和创新精神。
经济观察报:作为第二代创业者,你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怎么度过的?
茅忠群:我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二代创业者,方太创业初期我就在了,那时候我就是总经理,我父亲管理企业时的老部下一个都没有带过来。
最困难时期是在公司的最初五年,我们决定做高端品牌的时候。事实上,中国的家电行业很少人做高端品牌,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周围的企业都打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当时同行的价格都比我们低很多,销售一线的经理都感到非常吃力,有一段时间,我坐在办公室里,几乎每天他们都会直接打电话来,说这样定价肯定不行,要赶快降价,那段时间我压力很大,不过我还是拒绝了这样的要求。咬咬牙,挺着,后来这样的电话就没有了。
方太没有走过弯路,没有跟同行拼过价格战,方太的路线,我从一开始就考虑清楚了,也没有改变过。
经济观察报:这样的坚持和你的性格有关吧?
茅忠群:可能。人要明白一点,任何事情都是有得有失,你首先要学会放弃,想清楚了之后就要坚持下去。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很坚持。当时我们做了大量调研得出结论,中国家电企业高端产品是一块空白,因此只能做这个,否则很危险。
经济观察报:你的坚持还表现在不断对方太所涉足的产品做减法,为什么这样做?
茅忠群:做企业要非常专注,一定要做最擅长的。抽油烟机获得成功后,我们开始投入力量开发饮水机。尽管方太牌饮水机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份额,但1998年,我们还是主动放弃了这个项目。除了考虑到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之外,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饮水机更多的是在客厅或者办公间使用,因此消费者的购买时机以及购买方式就与抽油烟机不同。这就意味着,在渠道上不能与抽油烟机形成资源互补,会分散我们的精力,这样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2000年,我们还曾生产过一款电磁炉,当时有利的市场条件是,还没有形成一个足够强势的品牌,应该说我们有做大的机会。但在2005年上半年,根据市场情况,我们还是主动停下了电磁炉项目。所以,我现在总结出来一条,做企业要不断尝试、不断纠正自己,要专注,战略定位要明确。这样,在人们眼中,才能建立起专业化的高端形象。创造一个品牌很难,但要破坏一个品牌很快。我们每两年会请第三方机构做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和品牌地位调查,帮我们找到问题,再制定应对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