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胡润百富榜
与大部分欧美的同龄人相比,他拥有更多的中国经历。1990年作为一个进修生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的他,6年后,又将自己“空投”到上海工作。一个“富豪榜”使他名声鹊起,又备受争议——这使他成为生于70年代的CEO的“另类”代表。
胡润:1970年出生于英国,1990年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中文系。1999年开始编制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
“Hi,nice tomeetyou!”传统的英式开场白之后,马上换成熟练的中文,“你好,我是胡润。”浅色竖条衬衣,灿烂的笑容,略带孩子气的眼神,在位于上海吴江路的《胡润百富》杂志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人称中国富豪“榜爷”的胡润。
除了保留着不扣领口第一颗扣子的牛津式学院风格和基督教的宗教信仰,这位来自英国的“榜爷”身上显露更多的是“中国特色”。对于自己从一个闭门造车的“个体户”到现在带领40人团队的CEO,胡润没有感觉到过多的变化。
“今年我们上榜人数将扩大到800名,但是8亿元人民币的门槛不会再提高。”胡润说,“我们还是一个小公司,成功谈不上,只是得到很多人关注而有一定的透明度。当然这就迫使我们要做得更好,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的一种资源。”
这份颇有中国风格的自谦让人几乎忘记,他就是8年前那个为了给中国商人一个成功的标准,在《福布斯》杂志上推出了第一份中国富豪榜的“老外”调研员。
抽言:西方人脑海中“红色经济下没有富豪”的观念被推翻,一时间,几乎全世界都开始关心“谁是中国的比尔·盖茨”?这些富豪在干什么?然而,迅速成名带给胡润更多的则是麻烦。
“开小差”引发的成功指标
据胡润《2007世界财富报告》指出,中国内地“高净资产个人”人数比去年增加7.8%,达到34.5万人,而2007年中国新贵族消费门槛为3800万元,并且这个数字呈逐年上升状态。数据一出,社会上又是一阵对“富豪指数”讨论的热潮。
从最早的《胡润百富榜》到后来的百富榜系列,再到近年的《胡润慈善榜》、《胡润品牌榜》、《胡润民营品牌榜》、《财富品质排行榜》、《至上优品》,以及2007年8月15日在上海首次发布的分析与高品质生活方式相关的商品的“富豪消费价格指数”等,胡润成为一个靠排榜走向名利双收的“榜爷”,他的每一份榜单都能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影响与关注度。
而不太成熟的第一份中国富豪榜,据胡润回忆,则源于公司培训课程上的一次“开小差”。
1999年,当时还在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上海)公司做“洋打工”的胡润,希望在离开中国之前能留下份可以交待的“家庭作业”。
“于是开始想关注人,想成功这个词语在中国该怎么定义呢?”胡润告诉记者,“家庭愉快?觉得太主观;税收高低?有些企业,比如IT,他们税收是不高的但是同样很有实力和影响;员工多少?那私营企业和国有一定没办法比较。最后觉得是不是用个人财富积累,因为这是可以用第三方公开数据来统计排序的。”
抱着游戏的心态,胡润找了两个学生做助手,在上海图书馆几乎翻阅了每期的《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花了6个月的时间,首次披露“中国最富有的50人”的排行榜就出炉了。该榜在老东家——《福布斯》杂志上一经刊登,立刻引起全球轰动。
西方人脑海中“红色经济下没有富豪”的观念被推翻,一时间,几乎全世界都开始关心“谁是中国的比尔·盖茨?”这些富豪在干什么?然而,迅速成名带给胡润更多的则是麻烦:2000年中国富豪榜前50位中只有4位是当年中国(内地)私营企业纳税百强,引出纳税问题;2003年榜单一出炉更是触发全国上下对“财富原罪”的讨论热潮。
从“杀猪榜”到“动力榜”
当时在很多中国富豪眼里,百富榜简直是一个不祥之物,谁沾上谁倒霉,谁上榜谁破财。于是“杀猪榜”的别称一路伴随着胡润百富榜的成长。
这让胡润一度很无奈也很困惑,他曾在媒体公开表示:“在生意运作的过程中用违反规则,采取欺诈和作假的手段追求资本最大化的事,任何国家都有。美国有,英国有,中国也会有。美国的世界通信、安然和安达信等公司的造假丑闻曝光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我仅负责调查中国富豪的财富状况,并无法保证这些财富的来路是否阳光。”
胡润对记者说:“就像奥运会也会出现某项运动最顶尖的漏网之鱼一样,我们‘百富榜’也不可能把所有有钱的人都网罗进来。”他认为,这些年他们做的所有榜单是相互串联的一个完整的故事。最早通过百富榜先让人们知道那些人是谁,在干什么;紧接着的慈善榜告诉人们富豪拿钱在做什么;之后的品牌榜等等继续深入关注他们的企业品牌价值,他们的财富品质,生活品质等等。
就这样,这位“榜爷”乐此不疲地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吸引眼球的排行榜。其中,“财富品质排行榜”使上榜者的形象出现了转折。胡润表示,希望将公众的注意力从财富数字引向财富品质,通过剖析“财富英雄”们的特质,激活更多人身上的潜质,让人们发现和构筑自己身上的财富品质。
在他看来,即使当时他没有做榜,富豪还是会成为富豪,做慈善的人还是会做慈善,同样,一些经济问题该暴露的还是会暴露。而排行榜“并不仅仅是披露最有钱的人,而是为了给更多创业的人提供一个梦想的动力。”这类似奥运会,通过这样一个载体让全球更了解中国的发展,激励更多的人去创业去致富仅此而已。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杀猪榜”的形象也在悄悄发生转型。“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一方面,中国在走向全球化过程中,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富豪存在的意义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家也有了‘秀’自己的意识,比如通过各种慈善事业塑造自己的形象,参加央视的《财富人生》、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等展示自己。毕竟这对他们在与国外风投和企业合作都是有一定帮助的。”胡润对记者说。
“数钱”的后商业时代
然而,就在这份给人数钱的榜单开始被国人逐步接受,胡式财富文化也开始萌发新芽时,咱们这位榜爷的生活质量却一度从小康下滑到只有基本温饱——
为了保证榜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胡润说:“对于上榜的企业,我们以前、以后,都不会收一分钱。”在没有与欧万利投资机构合作之前,调查费用都是由胡润团队当时注册的亚润智源公司自己支出,胡润甚至把早年的积蓄都填了进去,这就导致:他离开安达信事务所和《福布斯》之后的每年,几乎都在赔本赚吆喝,真正成了“卖了自己然后帮人数钱”的“大头”。
为了扭转乾坤,除了做榜,胡润百富还做出版物和一些论坛、峰会,而有限的收益并没能对改善情况起太大作用。在与欧万利投资机构合作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要把调查做的更深入,传递更多有意思有用的信息,最佳途径就是建立盈利平台。当时年仅6岁的百富榜在国际上却已小有名气,数钱数出精的胡润开始酝酿他下一个的重磅概念——“卖”榜单。
2004年,百富排行榜、强势榜、百富榜IT榜3个榜单发布首次全部由企业冠名。冠名的榜还能信?赞助冠名的单位可以控制榜单排名?一时间,有关胡润卖榜的消息又成功抓住了更多人的眼球,在中国再度引起轩然大波。
胡润却坚持认为将商业运作引入到排行榜中,并不会影响它的权威性。“像观澜湖、宾利、奥迪这样的世界品牌,根本不会在乎是否操纵这么个榜,只不过全世界的人都非常关心中国富豪的发展,国内很多人也非常关注这些富豪究竟有多少钱、今年的排名有什么变化。”
为了实现百富榜的公证、合理,胡润多次公开表示,有“欧洲货币机构投资”有专业的研究机构支持,也有很多担任会计师的朋友帮忙,很多人合作才做出的这个财富榜。虽然做不到100%的准确性,但是做得很合理。据透露,胡润调研团队已建立了一个涵盖几千人的数据库,身家多在1亿元以上,一有新消息就会补充跟踪。
“高关注度里面蕴涵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胡润对记者说,“赞助商是非常有眼光的。比如和我们签了三年合作协议的观澜湖,作为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会,在google检索的115000项中有92900项是含‘观澜湖胡润’关键词提供的。这对提高他知名度是很有好处的。所以今年已经又有新的赞助商找到我们。”
抽言:30岁以上的人比40、50的更有活力和激情,比80后又多一些经验积累,所以容易做成功。“据我们今年的调查,现在超过8亿资产的富豪平均年龄在47.5岁左右,大部分还是60年代的人。”
70后处在上升阶段
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努力着,当年的帅小伙如今也变成了身价接近千万的新贵一族,“百富榜”也成为一个帮助全球认识中国经济的工具。胡润表示,8年排榜的调研与经历为他积累了的广泛信息渠道和庞大的数据库,“每年的百富榜像一张照片,而如果连续阅读历年的‘照片’,就是一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缩影。”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胡润自然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大部分70后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中国优秀的企业家,事实上这些创业人才刚刚发力,处在过程中。只不过30岁以上的人比40、50的更有活力和激情,比80后又多一些经验积累,所以容易做成功。我们公司也是一样,还处在寻找模式过程中。”
一沾上数据,胡润的语气就变得非常权威化:“据我们今年的调查,现在超过8亿资产的富豪平均年龄在47.5岁左右,大部分还是60年代的人。”
不过,由物质资源作为支撑的增长方式转型为由智力资源为支撑的时代,“50后+60后”为主导转换成“70后+80后”还是大趋势。逐年攀升的内地“高净资产个人”现象,预示70后就像随时会杀出来的“黑马”,首富宝座随时可能易主。
胡润认为,在中国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市场里,稳定是企业成功的第一步。“一个企业今年效益再好明年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做稳、做长期很重要。如何成功、如何致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要成功,眼光、勇敢、做人的能力、坚持和机遇一个都不能少。”胡润说。他进一步解释道:眼光是指对行业、事物的预测力和判断力,这对企业或个人将来的发展和方向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勇敢和坚持则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必备要素。
做人的能力在胡润看来特别重要,“做企业的首先要有领导才华,企业里有很多人做事,你就要学会和各种人沟通。沟通多了,误会、矛盾才会少。”
关于机遇,胡润认为这和中国人“很讲究人、时间的巧合”的道理是一样的,有这样一个平台或者说机会,才能让你可以发挥,施展。
英国男人的海派生活
10多年在上海生活的经历和海派文化的熏陶,让胡润不由自主也沾染上了上海男人的顾家和精明。周一到周五奔波于各个省市的他,一到周末,立刻“人间蒸发”——关了手机在上海家中陪妻女或带着她们在上海周边游玩。
诚然,这个整天帮富豪数钱,统计奢侈品牌的榜爷难免会给众人造成一些错觉。其实和大部分上海中产阶级相比,他的生活简单、实在、有规律。
只有在早餐时间有空和家人聊天的胡润,每天早晨6点多就起床,与家人在一起吃一顿由培根煎蛋、面包、英国早餐茶组成的典型英式早餐。这被胡润称为是“我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光。”
步行20分钟去公司上班,偶尔骑自行车,出行习惯坐地铁,飞机只坐经济舱已经成为胡润公开的海派生活方式。
然而,胡润身上仍然保持着英国男人的传统。自称喜欢做饭,尤其是做sauce一级棒的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嫁鸡随鸡”来到中国的英国医生太太和两个可爱的女儿。这给胡润的异国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享受和欢乐。
对中国怀有特殊感情的他告诉记者:“虽然将来会回国,但是会一辈子做和中国有关的事情。而且这个富豪榜一定会延续下去。”
看来,把这个替人数钱的苦差事进行到底,已经在榜爷心中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