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大师教你看大势》
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三个人都亲眼目睹了美国两次作为全球超级大国对世界所施行的统治,以及两次由于对世界事务手伸得太长和对经济的错误管理而有失体面地衰落下来的过程。 1965~1980年间的萧条结束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完全控制全世界的局面。这是从19世纪以来美国首次变成了债务国,面临着来自重新焕发了生机的日本和德国的严峻的竞争压力。 沃尔克在治理通胀方面所取得的胜利,防止了美国重蹈过去统治者的覆辙,使其闯过了范围广泛的业务和信息技术转型方面的险滩,一直到1995~2005年间巨大的资产泡沫的破灭。在泡沫生成的年代,大量的财富向中国、印度以及重新崛起的产油国转移,使美国深陷有史以来最大的债务陷阱之中。
![第3节:大师教你看大势(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10338057863.jpeg)
一个很明显的情况是,每次危机之后,总会在有关管理国家经济的政策法规方面的专业人士之间出现长达10年之久的几乎是一边倒的情况。在大规模通胀的酝酿阶段,“凯恩斯主义”是无可争议的教条,正像是芝加哥学派的“新古典主义”理论促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一样。 能够在如此剧烈的冲突之中生存下来,而且在巴菲特和索罗斯的例子中,他们还从中赚取了巨额的利润,更加强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人所掌握的秘诀和理论必然性的深深的好奇。他们对市场充满敬畏,但是他们也知道市场在修正这些行为时需要很长的时间。尽管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风格表面上看截然相反,但是他们核心的假设都是市场经常会出错。巴菲特购买——或者说是投资——那些有价值的企业,对它们的股票价格的波动几乎没有任何的兴趣。索罗斯嗅出泡沫萌生时的气息,然后驾驭这些泡沫,信心满满地认为他可以在泡沫破灭之前抽身。沃尔克当然是将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处理市场出错所引发的后果上面,即处理金本位的解体、失控的通货膨胀、石油美元的崩溃、存贷企业(S&Ls)问题,而现在,作为奥巴马的顾问,他负责处理资产崩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