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大师教你看大势》
这算是反社会行动吗?很难找到这样说的理由。德国的国内优先的做法很久以来已经将ERM置于难以承受的压力之下。只有政治家们的顽固才能让它存在得如此之久。而一旦英镑稳定在一个可以站稳的水平上,英国的银行就开始降息,而且出口也有了起色。从1990年到1992年,真实的英国GDP下跌了1?2%。但是在贬值后的3年中,真实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令人欣喜的3?2%。索罗斯从英镑贬值中所获利润的大半最终还是来自于他准确地压注于这样的复苏预见。 总体来说,通过加快这个注定要来的问题到来的步伐,索罗斯帮了英国一个大忙。走在大街上的行人事实上也会这样想。大多数的舆论认为,真相披露所造成的最初的恐慌过后,英国公众很快对索罗斯赞赏有加。 成功的投资家
![第23节:大师教你看大势(2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10122955502.jpeg)
索罗斯那令人目瞪口呆的投资结果本身已经不言自明。然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凭借什么取得这些成果:他所投资资产的广大范围,他在面对一种非常复杂的投资构成时看似疯狂地进进出出的操作,以及量子基金的投资理念紧随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天衣无缝的方式。当迄今为止对索罗斯的情况披露得最翔实的那本传记 即《索罗斯传》(Soros)。——编者注 的作者迈克尔?考夫曼(Michael Kaufman)询问索罗斯的同事,探寻他成功的秘诀的时候,他们都说到了一种“几近神秘的……能力,能看透整个世界资金和信贷流动的情况”。跟了他很久的管理兼财务主管加里?格莱德斯坦(Gary Gladstein)说:“他能吞下所有这些信息,并消化掉,他能够从这些信息中得出自己的看法,知道怎样将所有这些信息进行挑拣分类,理解这会对美元和其他货币,以及各个市场的利率造成什么影响。他会看图表,但是他处理的信息大部分是口头的,而不是数据。”索罗斯也跟我说了类似的话——在他与基金联系最紧密的那几年里,“基金和我的大脑是可以互联互通的”。 战略是很少能够说得一清二楚的——它们的变化变得频繁了——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本能。《金融炼金术》一书提到,他对在日记中写出他的战略是否影响他的做法进行过思想斗争,结果是认为这样会使他更加投入地坚持这些战略。在与前摩根士丹利总投资策略师拜伦?威恩(Byron Wien)和欧洲记者克里斯蒂娜?克内恩(Krisztina Koenen)公开的谈话中,索罗斯强调他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没有兴趣。“我们生活在石器时代,”他说,“我们是有意这样的”——并继续解释说,所有的现代投资组合公式都假设良性的均衡,而他对被称为“有效市场失灵”的这些“不连续的”市场断点更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