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在造成20万人死亡的海地大地震爆发之后刚好六个星期,拉美再次遭遇厄运。
世界第一大产铜国智利当地时间2月27日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这是智利近50年来最大地震。目前强震已经造成超过800人死亡,约200万人受灾。
短短一个半月内海地和智利相继遭遇强震突袭,这给处于复苏之路的拉美经济蒙上一层阴影。海地是西半球最穷的国家,智利则是拉美经济的领跑者之一,两者之间惊人的遭遇相似性仍然让国际社会唏嘘不已。
震而不灾
智利8.8级强震释放的能量,是海地7.3级大地震的数百甚至近千倍,然而智利的伤亡人数却远远低于海地。这固然有客观的因素,例如,海地震中就在首都外海只有13公里的浅层海域,而智利地震的震中则位于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处于外海约34公里以下。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智利在抗震救灾方面积累的经验发挥了作用。
智利的建筑具有全球最好的防震功能,由于智利经历过1960年和1985年两次大地震,圣地亚哥的建筑物一般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骨架可随震波摆动,而不是与震波相抗。同时只要建筑物超过1层,当地建筑管理部门就会对建筑物抗震级数进行测定,在地震多发区,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老旧建筑被全部拆除。
美国地质勘探局介绍,海地地震发生时,包括太子港在内,8座城镇震感“剧烈”至“极端”。与之相比,智利城镇地区震感没有高过“强烈”。依照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标准,“极端”是震感最高级别,“剧烈”次之,“强烈”第三,这一切归功于智利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世界知名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
另外,在智利,防震教育已经成为政府公务活动中的家常便饭。
1960年智利中部地区发生里氏9.5级强烈地震,这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最强地震。灾后智利政府组建了“国家紧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协调灾区救援、秩序恢复和灾后重建工作。这个办公室之后不断得到加强。目前,智利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这个办公室对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应,应对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
皮诺切特的遗产
智利此次强震后并未造成极大的伤亡灾害,以及灾后救援工作能得以逐步展开和秩序得到恢复,凭借的是智利这个南美洲模范生稳固的经济基础,以及多年来所执行的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
智利被世界银行和西方国家誉为拉美经济的样板。该国在1月份刚刚签署正式加入OECD的文件,正致力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型。从国际机构评级看,智利国家竞争力的世界排名在拉美地区始终处于前列。
由政局稳定带来的经济政策连续性,使得贸易开放和投资增长成为“双引擎”,公共财政盈余为社会领域改革“保驾护航”,尤其是稳定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构成了智利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智利迄今最引以为豪的一个资本就是几年前利用铜产品出口创造的财政盈余所设立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基金,目前这个稳定基金的累计资金已经达到140亿美元左右。
这些可供政府动用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是皮诺切特时代留下的遗产。
1973年智利总统皮诺切特上台之后,大力推行市场化改革,保护私有产权,解除政府管制,这使得智利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高速发展,成为拉美发展最快的国家。智利通过渐进性改革,有效避免了经济大幅波动。
经济结构单一隐忧
皮诺切特军政府告别政治舞台,虽然随后几届智利的民选政府都体现出了政策稳定、交接有序的局面,但由于当初经济模式的路径选择失误,也让智利承受了未来发展不可承受之重。
上世纪70年代皮诺切特时期,智利彻底终结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成为一批美国经济学者的“新自由主义”试验田。智利不仅放弃了对于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如今倚赖矿业、农林业初级产品和加工品出口的单一经济模式,且大部分铜矿公司逐渐实行了私有化。
由于种种局限,智利制造业缺少竞争力,收入重心仍旧倚赖矿业(特别是铜)的出口,以及林业、渔业以及葡萄酒等农林领域初级产品和加工品的出口,经济模式比较单一。此次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智利经济模式单一的问题更显突出。
智利是全球铜储存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已探明的铜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智利国民收入约1/3来自于国际市场上铜的收入。2008年铜产量532.6万吨,出口额达到328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金融危机令智利铜业首当其冲受到重挫。2009年矿业出口总额从2008年的382亿美元降至299亿美元,降幅达22%。尽管如此,铜出口收入仍然好于其他金属出口,2009年智利铜出口额降至269亿美元,同比只下降了18%。
目前,突如其来的强震致使至少4座铜矿和两家炼油厂因电力供应中断而暂停运营,由此引发的对铜产量缩减的担忧,由于智利铜矿停产多因电力、交通运输问题所致,而非铜矿结构性受损,因此,短期内铜价存在冲高回落的风险。
震前智利国家铜业委员会曾预测,2010年铜产量将达到570万吨,同比增长7.3%。现在看来,由于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以及后期海啸有可能引发的电力系统和运输网络瘫痪,智利今年铜出口前景仍然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