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 经济增长应注重效益的增长
GDP的增长经过统计部门的逐级审核、挤压水分,虚数己不会太多,基本属实。问题是GDP是各部门生产的总量,即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至于在生产过程中效益如何?产品能否销得出去?报废、积压、损失多少?真正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那部分有效产品增长多少?GDP是体现不出来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感觉到高速度带来的种种好处外,还看到了许多值得忧虑的问题,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市失业率上升,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弱势群体队伍庞大,城乡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均呈扩大趋势,社会保障得不到保证,连年巨额的财政赤字,社会稳定存在隐患等等。现将经济高速增长下存在的成本、效益、消费环节中的主要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这些问题如不引起足够重视和采取对策,将会影响今后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保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本不枯竭为前提,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GDP中应扣除由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也即绿色GDP。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牛文元教授的计算,中国从1985-2000年GDP的高速增长中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这期间真实创造的国民财富中约有21.8%是通过“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获取的,也就是说,在GDP中扣除这部分损失后,纯GDP只有78%。比日本在人均GDP一千多美元时生态损失占GDP14%的比例要高得多。中科院课题组还计算出我国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成本较高,世界平均成本一美元可办到的事,在我国需花1.25美元,我国的平均社会成本比世界高25%。由于我国社会成本过高,人均财富增长很慢、很低,如世界银行根据自然资本、产出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计算的人均财富中国仅为6600美元,居192个国家的161位,其中自然资本只有530美元,居168位。我国的人均财富只及世界平均8.6万美元的7.7%。 其次,生产效益较低,有的呈下降趋势。如反映全社会劳动效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1978-2002年24年平均年增长率为6.6%,慢于同期GDP9.4%的增长率,反映工业企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指标总资产贡献率,由1978年的24%降为2001年的8.9%,23年间下降了63%,年均递减4.2%。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由于产品结构调整缓慢,新产品、新品种少、货不对路或不重视产品质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使相当一部分产品成为冷背残次商品积压在仓库里。据国家统计局主办的《中国信息报》2002年9月16日报道,历年累计积压的库存(包括生产和流通领域)已高达4万亿元,相当于GDP的41%,此比例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5%的比例。近年来通货紧缩,销售不畅,库存有增无减。试想,产品不能转化为有用的商品,那么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速度是没有效益的速度。 由于生产效益低下,库存积压,无效产品占的比重过大,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升高,反映在国民经济还未进入良性循环,问题不少。如城镇实际失业率居高不下,由1978年的5.3%上升到2002年的7%左右(包括国企下岗未就业者),城镇今后每年新增劳力1030万人,企业富余人员还有三分之一,近期内失业率将呈上升趋势,城镇贫困人口约有3000万人,其中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就有205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995-2002年年均仅增长4.7%,慢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的速度,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逐年扩大,目前农村剩余劳力约有1.5-2亿人,常年流动进城打工的农民约有1.2亿人,今后农民工仍将涌向城镇,城乡就业问题将日益严峻。以上几方面均制约了内需的扩大,表现在商品供过于求、通货紧缩、消费率的下降,以消费品零售额占GDP计算的消费率由1978年的43%降为2002年的40%。 效益的下降还反映在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自1978年以来,收入的增长慢于支出的增长,财政赤字庞大。按现价计算,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132亿元增至2002年的18914亿元,增长15.7倍,年均增长12.4%,慢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13.1%的速度,如按可比价格计算,财政收入24年年均增长6.6%,慢于同期GDP增长9.4%的速度。在24年中,只有1981、1985年两年收入略大于支出,其余22年均为赤字,赤字的金额由1979年的135亿元增至2001年的2517亿元,2002年又增至3098亿元,近四年平均为2463亿元,占GDP2.7%,己接近3%的警戒线。巨额的财政赤字,虽换来了宏观经济的暂时稳定,从长期来看,却存在较大隐患和风险。赤字的背后,是由于国企效益下降,亏损增大,如1996-2000年五年平均,每年在财政支出中用于企业亏损补贴为320亿元。近年来生产的安全成本升高,据经贸委等单位的课题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年已进入安全事故频发高峰期,每年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接近10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则达2000亿元。政府的管理成本也不断升高,反映在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从1978年的53亿元增至2001年的3512亿元,增长了65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4.7%上升至18.6%,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最使人担忧的是,由于部分国企经营不善,国家为支持国企的持续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给国企不断补充贷款,对国企的劣质资源不断转移剥离,据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局长发表的文章中说,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己为四大银行剥离不良资产1.4万亿元,截至2001年年底,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还有1.76万亿元,占社会储蓄总量的24%,己超过了不良贷款率10%的常规界线的1.5倍,按照目前不良资产的处置情况,资产平均损失率己达44%。过高的不良资产比率,不仅制约了银行业的正常发展,也造成了国企的依赖性,而且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行。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和简要分析,不难看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还埋藏了许多影响持续发展的隐患,如果在九万多亿元的GDP中扣除上述生态和环境赤字,扣除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扣除各种因效益不好或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损失、扣除因挥霍浪费、重复建设、盲目建设而浪费的资金,还有资金外逃、贪污腐败各种黑洞所造成的损失等等,真正能用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的有效GDP肯定会大打折扣。因此,不应为高速度而沾沾自喜,更不应将高速度作为考核和奋斗的目标,应以清醒的头脑看到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吸取过去只重速度而不讲效益的惨痛教训,以提高效益为前提,把提高效益作为衡量和考核的标准,只有把提高效益摆在第一位,才能提高有效GDP的比例,保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使经济步入良性运行,争取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使全国人民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为此,建议今后计划统计部门在公布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应相应公布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更多阅读
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索洛模型 ”的理解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哈罗德与多马两位经济学者假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从而得出经济系统不能自行趋于稳定的结论。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托宾、索洛、斯旺和米德等人则分别证明,如果放弃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的假定,也即假定资本与劳动之间完全可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 新经济增长理论
自亚当·斯密以来,整个经济学界围绕着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争论了长达200多年,最终形成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要素(TanziandZee,1997,p.180):⑴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⑵在一国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
传统的历史观点认为,自民国建立至抗战爆发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1912~1937年),中国政治动荡、战火不断、民不聊生,除个别企业和地区有过经济增长和技术革新外,整个社会发展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的状态。 事实果真如此吗?先看一组数据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 中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引言 关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国内外许多学者与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不同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作为处在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财政分权具有较多的特殊性,财政政策也具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 日本现代经济增长及对我国的启示
1,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 从日本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的一般历史进程来看,日本的现代经济增长一直是以工业化为主导,其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初始时期、加速时期和成熟时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内,由日本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