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个被派往农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朋友聊天,话题自然都是“三农”的问题,他谈的更多的,是新农村建设的事,还有当前的城镇化运动。最后他讲,农村有两个问题最为迫切:一是农民如何增收,二是农村环境卫生。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吃的好了,二是穿的好了,三是住的也好了,一些富裕家庭还买了小轿车。看来,吃穿住行的确有了很大改观。按理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穿住行改善了,村里村外、家里家外的卫生面貌应该也改变很大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朋友讲,有不少的村庄,本来很宽敞的街道,路边上却栓着牛羊。胡同里坑坑洼洼,雨天泥泞满地,晴天尘土飞扬。有一些人家,家门口堆了些石头,一放就是几十年。还有柴草树枝在自己家门口随意堆放。也因为贫富悬殊,富裕的家庭盖了楼房,家庭困难的还住着几十年前的草房,院子里乱七八糟,鸡飞狗跳,屋里就更不用说,凳子椅子横七竖八,屋顶墙角蛛网密布。http://china.aihuau.com/还有一些老宅子,房子塌了,只剩个院落,但几十年也还是那样。我们知道,环境卫生恶劣不仅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这些现象反映了农村的几个问题:一是农村管理应该更务实更细致,这是值得各级政府思考的问题;二是应该做好农民的教育引导,来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三是应该加大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不能将资金都投到城市里。由此,笔者也想到了现在的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根本目的,肯定是为了让农民过的更好,生活的更舒适,农村的环境更美丽。城镇化是个大工程,需要大规模的投入才能实现,又由于各地的经济状况不同,要全部达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城镇化也不仅仅是让农民“上楼”就行了,更应该是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人”的城镇化要比“上楼”更为重要。既然城镇化是个漫长过程,倒不如从现在开始,中央下定决心,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村卫生运动,来改善农村的环境,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进而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这是个符合农村实际的举措。搞好农村卫生运动,一方面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完善一些公共设施,硬化村庄道路、胡同;一方面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并扎实推行。适当投入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管理,这需要我们各级政府官员,抛开浮躁,俯下身子,面对农民,真心实意,设身处地,就像管理城市一样管理农村,就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农业,就像规范市民行为一样规范农民行为,真的把我们的农村管的像个样子。习主席说: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央领导既然这么重视,就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而大搞农村卫生运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点,也为农村逐步城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从中央到地方,真的重视“三农”问题,真的把农村卫生运动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相信三年五年,最多十年八年,中国的农村面貌将会发生根本变化,这是一项投资不大、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