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从小本生意做起,学会积累资本
实例:小琪是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她的发家“实习期”是加盟某著名品牌凉茶连锁店。牌子是人家的,凉茶配方是人家的,她选好及装修好铺位,付上一笔特许经营费和备足一笔流动资金就开张了。凉茶二三元一杯,赚头不多,但胜在“旱涝保收”。几年后,小琪觉得自己已经有一定的资金积累,经验也有了,于是另立门户,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配方制作凉茶。现在,小琪已经开了一家分店,她的抱负是开连锁店,进而开凉茶饮料厂。
毕业于农学院的阿成,他的发家史是从租3亩地搞培植树苗、种养盆景起家的。当年,他购置了一部“农夫车”,请了两三个民工就干开了。开始时,他专门跑到偏僻的农村收购“树仔头”,低价收购成形老树。遇到出手阔绰的买家,一棵靓的九里香,能卖一万多元!随着房地产商越来越注重营造楼盘的绿化环境,阿成的各类树苗、成树大有市场。于是他又再租了10亩地做园艺场,这园艺场植物品种齐全,能满足不同人士不同的需要。为了更上一层楼,最近阿成的太太也辞了职,帮丈夫管理内务,阿成则专心搞经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阿成对自己那盘园林生意充满信心。
秘笈:没有“小”,就没有“大”。“以小见大”,生意经亦然。沉得住气,一点一点地积累资金和经验,肯定有发迹机会。纵观“世界500强”的发家史,无一不是从小本生意做起的。下足心机掘到第一桶金,才有第二桶金、第三桶金。小本生意,船小好掉头,较适宜学生哥创业的实际。既然是小本生意,资金筹措较容易,经营运作也不难。如一起步就做大买卖,一旦败走麦城,打击是沉重的。其实,若经营得好,小本生意的利润并不少,君不见一些卖牛杂的摊贩,靠一锅香气四溢的牛杂和一把剪刀,居然能买得起洋楼?!
研究游戏规则,防患于未然
实例:学服装设计专业的Rose,在大学读书时已获得校际的服装设计奖。一毕业,她就和两个同学开了一间服装店。Rose有专业知识,时尚触角敏锐,眼光又独到,时装店的生意蛮不错的。后来三人又合股开了间小型制衣厂。但是,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生意做大了,反而引发了矛盾。利润如何分成,如何处理退股,服装设计的专利如何使用等等,当初三人均没有作明文规定,矛盾激化后,合伙人之一Joey要求退股抽走资金,由于没有合同,大家在利益上各执一词,互不退让,闹得满城风雨。最终在双方好友的调停下,才得到摆平。吃一堑,长一智。Rose说若再有朋友参股,她将不会只认老友,不讲游戏规则了。
阿海的遭遇更惨。他先是帮学长老友管理快餐店,不久后把一笔钱投资进去。但口头上说是投资,在立字据时却没有写清楚,到年底分红时,昔日的老友反面不认账,说是借款,不肯分红给他。后来快餐店生意一落千丈,阿海没有及时追讨那笔钱,又错过了民事诉讼的两年期限,于是那几万元如泥牛入海。
其实,合伙做生意最终不欢而散的例子俯拾皆是。别说同学、朋友,有时连亲戚、父子都“无面讲”———谁叫你当初不多长几个心眼呢?初涉商场,交点学费在所难免,但如果能防患于未然,就减少了不必要的争拗和损失,创业之路会走得更顺利。
秘笈:大学毕业生及一切从事商务活动的人,都要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法盲者必吃亏!这不是危言耸听,假如Rose和阿海掌握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条文,就不至于处处被动,甚至血本无归。前车之鉴,值得记取。学生思想较单纯,又缺乏社会经验,往往感情用事。殊不知,这正是商家所忌。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生意场上,样样都要“君真D”(按章办事)。
及时调整心态,过好心理关
实例:阿辉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在大学读书时,他没有住进大学的集体宿舍,而是入住由父母出钱租住的单间学生公寓,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阿辉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挤考公务员的独木桥,而是立意闯世界。因为酷爱读书,在父母一笔资金的支持下,阿辉开了一间小书店。挑铺位、装修及领取营业执照等,已令他筋疲力尽,身子像散了架似的。最令他头痛的是跟风进了一批曾经畅销的《××哈佛求学记》等几种书,但一直积压下来。而且,由于书店在居民区,而他进的多是阳春白雪的书,所以生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几经折腾,他有点沉不住气了,“关门不干”的念头常常冒出来,做生意的父母对儿子情绪上的波动是看在心里的,他们不想儿子半途而废,而是鼓励他坚持下去,拿个经验也好;而且给了他一个定心丸———资金上尽力支持。于是阿辉的干劲又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查,他把书包扎起来放一边,来了个大转营,经营影碟出租,倒也顾客盈门,这时他才掂量出创业之难———要把生意做“生”,除了资金外,还需要很多东西配合的。
秘笈:阿辉的创业经历很能说明问题。从大学生到小老板,是很大的角色转换,只有尽快缩短转型期,才能现出成功的端倪。为此,在创业前及在创业过程中,必须树立和强化信心意识、磨练意识和自强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说,思想准备比资金准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