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民:做内心深处真正想做的那件事
[小资料]:赵民,新华信投资咨询公司总裁。1991年他与两名同事一起投资2万元创办公司,经过10年的发展,新华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咨询公司,2002年营业额达8000万元,当年被评为中国经济最具潜力十大风云人物。
1984年赵民从当时的南京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外经贸委。在一个工资、福利都很好的机关里当公务员,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但是赵民却一直在寻找他内心深处最想做的那件事。他说,一个刚毕业的22岁的年轻人,对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其实并不是很清楚。1989年,他公派赴美,对新加坡、中国台湾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极大兴趣,他的人生价值观和目标由此发生了变化。
27岁的赵民,此时已很清楚他的长处在于“善于与人打交道”,他成了一个创业者。初期很辛苦,他经常24小时不睡觉,还时常便血。但11年来,他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每天仍然充满斗志,他说因为这是“他想要的那种生活”。
陈俊:并非有关系才能做企业
[小资料]:陈俊,南京一德企业集团董事长,1993年下海,从高科技行业入手并采用资本运营手段,将美国风险投资IDG集团引入江苏,并建立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创造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他提出的“环节经营”理念,已成为企业界人士的共识。
民营企业为什么做不大、做不强呢?陈俊认为,一是“木桶效应”,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的某一个弱项出现了问题,结果就像用木桶装水一样,任何一根木条短了都会影响水桶的容量。二是民企资金有限,在利用资源上动的脑筋不够。而他在做南京公交IC卡时,紧盯着公交公司服务的“真空”,开辟出业务空间。三是眼光狭隘,把企业当成自己的老婆或儿子,不积极依靠外来支持,使企业错失机遇。陈俊曾把手中一公司卖掉,后来又以双倍价格赎回,因为当时“在人家手上它发展得更好”。
陈俊说,以前有些民营企业,总是不断想“抄近路”,希望用不规范的操作获得发展,认为没有关系就办不成公司。实际上这种观念已经落伍了,企业家更要知道如何控制成本,挖掘人家看不出来的效益。例如,他过去有一家送奶公司,每送一瓶奶给工人一角钱,后来又让工人附带送报纸,在成本不增加多少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的倍增。
杨宗义:打破常规成就事业
[小资料]:杨宗义,1995年在南京珠江路创办福中电脑,目前仅电脑销售额就高达15亿元。福中与英特尔在江宁合建实验室,并建立了年产400万台电脑的生产基地,并与印度合作,向软件研发进军。
杨宗义对创业难深有体会,“刚开始什么人都来找你麻烦,我曾经骑着自行车在路上哭”。当时珠江路上有1000家像我那样卖电脑的,我们没有目标市场,如何赢得消费者?我了解到IBM、康柏的电脑是三年包换,于是我就想把洋品牌的售后服务移植过来。经过一番市场调研,我发现这是可以做到的,于是打破行规,推出福中独创的“三年包换,三年质保”的“3+3”服务,后来连TCL、惠普都跟着我们这样做了。应该说,打破常规才能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