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降临现实 在现实与幻想间寻找生意空挡
初中一毕业,父母无力供我上高中,我便开始接过父亲手中的熨斗。每天,我都要到各大机关的传达室收人家送来的脏衣服,然后用大包袱皮儿包成一个大包,背回家去。到家得二里地,每回到家我都是满头大汗。后来父亲心疼我,给我一毛钱,说去时走着,回来背着包袱又沉又累,可以坐两站车。我说不用,我扛得住,但是父亲不同意,说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儿,弟妹还小,家里还靠你帮着挣钱糊口呢。 第一次坐车时,就遭了人家的白眼儿。我因为扛了个大包袱,几次上不去,包袱卡在门口。最后还是下面的人推了我一把,才上去。上了车又没地方放包袱,车内也是人挤人。这时就听有的乘客说:“这么小的孩子扛了这么大的包袱,他的父母也真舍得。” 说话间,车到站了,又上来一拨人,由于我的大包袱堵在门口,上来的人没地方插足,售票员急了:“那小孩,把包袱往里拉,快点儿,听见了没有?”我赶紧往里拉了拉,但是没有效。就听售票员说:“小兔崽子,真耽误事!”我一听就急了:“你骂谁呢,你是老兔崽子!”售票员说:“你找抽哪?”我说:“你抽一个我看看,我宁让人打死也不让人吓死!”这时候,由于乘客的相劝,售票员才不言语了。车到站我该下车了,动作慢一点,那售票员又吼起来:“快点,等着往家送哪?别跟下飞机似的!”说着,一脚把大包袱踢出车门。回到家说起这件事,父亲气得直拍桌子,母亲则劝我,说这不算什么,今后沟沟坎坎的事儿还多着呢。要学会对付他们。她还说一句让我至今不能忘怀的格言: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永远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永远是谦虚。 几年以后,父亲的腰弯了,背驼了,两只手由于整天泡在水里,又红又肿。1976年,他得了糖尿病,不久又并发肝炎,没几年就去世了。从此生活的重担就完全压在我和母亲身上。母亲从街道上找来一些方巾,然后用各种颜色的棉线,对方巾上的花草进行挑补绣。每天她都忙到很晚,有时我们都睡醒一觉了,还看见她在灯下一针一针地缝着。我心里暗下决心:“妈妈,我一定拼死拼活地去挣钱,一定要让你和弟弟妹妹有一个好的生活!” (一) 给人家洗衣服,挣的是辛苦钱。当时洗一件上衣,熨好,才向人家要8分钱。洗一条裤子,熨好,要1毛钱。当然,呢子料子的衣服稍微贵一点,但也贵得有限。几年下来,仅仅够吃饭。后来,街道上办起了裁剪学习班,我听说后马上报了名。当时我就想,要是学会了裁剪,那比洗衣服挣钱多了。于是买来好几本裁剪书,找来一些报纸当布,试着剪裁起来。应该说裁剪当中我废了不少布。有一次我给人家做外套,其它都裁好了,就是袖子老裁不好。那人穿在身上,老觉得腋下多一块,胳膊放不下来。于是,我就试着往下剪,剪下一圈,还多,又剪下一圈,还多,就这么着,剪下十多圈,总算合适了,才把袖子缝上去。 不久,我就不干洗衣工作了,开起了裁缝店,什么活都接。这么说吧,除了鞋不做,身上穿的戴的什么全做,包括帽子、围巾、上衣、裤子甚至内裤。由于我做得又快又好,街坊四邻有活就往我这儿送,活源不断。一年四季几乎没有抬头的时候,缝纫机每天哗哗地响。到晚上,蹬了一天机器的腿又酸又疼。自然收入也渐丰。终于有一天,我望着小山似的衣料,发起愁来,一个人干不了了,干脆办个公司吧。 80年代初,还没有个体户这个说法,政策还不允许个体经商。我就联系了五个老街坊,搞了一个地下制衣组,叫五星制衣组,算是个集体企业。每人出资200元,买了两台缝纫机。组里唯一的男性成员拍胸脯说他认识一个服装厂,可以从那儿要点儿加工活儿。没过几天,他真的从服装厂搞回一批布,要我们马上做100套童装。我们几个女同志加班加点,不到一个月,100套童装就赶出来了。送到童装厂,当时就点钱,当月就分红,每人200元。尝到甜头了,我们就商议给人家服装厂的供销科长一点好处。礼物不多,一来表示谢意,二来联络感情。那时候的人心眼儿都不坏,供销科长也就是喜欢抽抽烟,喝几口二锅头。 好日子刚开头,没想到闹起内讧。到年终结算时每人都分了不少。但是那个跑业务的男性公民不乐意,对我说王姐,你们也太那个了,业务都是我跑来的,怎么着我也是你们的一倍呀。一倍?我一听吓了一跳,你要是多拿一倍,我们姐儿几个就得少拿一半。我对几个姐妹一说,她们也是大眼瞪小眼:他不就是动动嘴巴吗,活儿可全是我们几个姐妹干的。再者说了,开始出资他也拿200元,也没比我们多出呀。 我把大家的意见向他一说,他说王姐,没事儿,既然大伙儿不乐意,就自当我没说,就这么着吧。我以为这件事就算平息了,没想到,他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了。他一走,活源也带走了,几个姐妹说离了他地球还不转了?咱们也到服装厂找那个供销科长去要点儿活儿不得了?好容易找到那个服装厂,人家说科长调走了。把来意跟人家一说,能不能给点活儿,人家说那怎么行,我们是国营企业,怎么能和你们个体户联手? 就这么着,红火的生意一下子泡汤了。 (二) 没了活儿源,五星组变成两星组,一下子走了三个人。我和剩下的小董一商议,这制衣组还得接着干,但是干着干着自己也觉得没劲:不是三天两头没活儿,就是有活儿也不过是两件衬衫一条裤子。 一天我正低头做一条裤子,来了一位妇女,戴着眼镜,很斯文的样子。她说要做一身套装,并铺开一张纸,要求按图制作。我一看,那张图纸只画了一个外型,并不是正规图纸。不过我一看就明白了,这位妇女画得很独特。没用三天,我做出来了。取活儿的时候,她现场一试,真是光彩照人。我说你设计的样式真好。她说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每个人都追求美,人人需要自己个性的美。你应当做一些充分体现个性的服装。 这位妇女走了以后,我反复琢磨她的话,是呀,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过去一身蓝,一身灰的衣服不时兴了。中国的服装向来封闭严谨,古代妇女连露出胳膊都被视为非礼,更残酷者,还有过缠足束胸的风尚。然而现在,袒胸露背的上衣,明显地勾勒出人体的紧身透明的衣裳,以及膝盖以上的超短裙,都时兴了。这说明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了。其次,实用性减弱了,装饰性增强了。还有,性别区分模糊了,相反追求突出了。现在有许多服装已经男女不分了。宽大的羽绒衣夹克之类不用说了,紧身的牛仔裤、巴拿马裤之类也不罕见。大红大绿的花衣裳偶尔也出现在须眉男子身上。而方头利角的皮夹克,也成了窈窕淑女的时髦。更有趣的还是发型,男子的越留越长,女子的越剪越短,加上她们背心式的衣服一穿,在后面看的确看不出男女。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追求个性化的妇女设计制作精品独特的服装呢?现在专门为白领妇女做衣服的不多,都是大路货,我为什么不钻这个空挡儿呢?
我和小董一商量,决定注册一个公司,就叫白领服装有限责任公司。 (三) 新一轮的招兵买马又开始了。这回我找的全是服装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而公司的启动资金也都是我八方筹措的。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这一步走对了。这有点像孙悟空。孙悟空跳花果山、水帘洞的时候,他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的仙境。但是它敢跳,结果它一跳进去,哇,真美哉。在特定的时期,勇字决定一切。别人没跳,我跳了,差别也就在这里。 我的店开在高级别墅区。这里的白领小姐、贵妇、富婆、女主持人、女演员特多。我挂牌没几天,就有七八个人找到我,说这里太需要你了。你能为“一小撮人”服务太好了。言外之意,她们是独特的,不同凡响的,不是普通的而是非凡的。一句话是“仅此一个”。 我顺应了潮流,迎合了市场需求。一般来说,我设计的衣服是独特的,做出来也不超过5件。这就使那些富婆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正在这个时候,小区里住进一个荷兰人,他是来小区教英语的。这个人长得很英俊,对人也很有礼貌。不知怎的,他只来店里两次就开始向我求婚。人们都说,这叫千里有缘来相会。可我不知道他在荷兰的情况,父母是干嘛的。后来有人出主意,托中国驻荷兰的大使馆帮忙了解一下。我心说,咱们一个小人物还能托大使馆办事吗。没想到小区里一位在外交部工作的同志帮了忙。不但从荷兰了解了这个人的情况,还带来他们家的照片。原来,他们家父母也是服装设计师而且在当地还颇有名气。结婚以后,我去荷兰三次。他的父母一听我们是同行,非常高兴,把荷兰时装、荷兰布料介绍给我,并带我到市场上去看各种服装。 人们常说,现代人做事要想做得出色,就要学习。我常常废寝忘食,看许多服装设计方面的书。那时关于外国服装资讯非常少,我丈夫就从荷兰带回大量的有关服装书籍和光盘。让他翻译过来我一页一页地读。后来,我的洋公公还专程来中国,给我带来大量的布料。我就把布料挂在店里,一些富婆见了非常高兴非常喜欢,经常挑布让我设计。我就根据每人的身材和气质设计不同的服装。有一位白领小姐在我店里做一身套装,用的是荷兰的布料,穿在身上不仅气质非凡,而且衣服非常有质感。凡是见到她的人无不说好。一些节目主持人也来找我,指名要仿做一套。但是那位小姐事前有约,不能再给第二个人做同样的套装,并且给我一笔不少的封笔设计费。所以我就对主持人建议,你可以不做套装,做旗袍也很好。我就结合在荷兰见到的中国旗袍,十分独特地精心设计了一件旗袍。这位主持人穿上之后也引起强烈反响,一些妇女也纷纷登门做衣服。这时候我就想,顾客是越来越多了,名气也越来越大了,自己要更加精心地设计,决不能出半点纰漏。 这天来了一位小姐,下了宝马车,直奔店门口走来,身上的貂皮大衣在阳光下发亮。小姐推门走进来,也不打招呼,只顾低头看布料,从头看到尾,从左看到右,最后捏着一块荷兰布料用手捻,闭着眼仔细用心体会,然后扯着布料,借着门口的光亮看,回头对我说,老板,我用这布料做一身西装。我一边答应着一边走过来。这位小姐的谱儿不小,伸着胳膊让我给她脱大衣,我也不在乎这些,咱们不就是为了做生意赚钱吗? 仔细量了小姐身材的各部尺寸,量到腰围的时候,我问腰围要松点要紧点呀?当然是要紧点呀,2尺吧,她傲慢地说。我说稍微松点2尺2吧,里面还可以穿羊毛衫。哎呦!现在谁还穿羊毛衫呀,叫你2尺就2尺嘛。我说小姐,就你这身材2尺可有点紧。没关系,紧就紧,大不了穿不了扔了重做。我一听口气不小,有钱人就是有特点。结果西装做好之后,还是太紧了,里面穿一件汗衫都不行。我就给她放一点儿,这一放有针眼儿,用蒸汽熨斗一处理,针眼儿也没了。这位小姐高兴了,直夸我的手艺好。从此我们算是熟识了。她也常常来店里做衣服。后来有一个月没露面,我心想准是去外地玩去了。忽然有一天她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王姐,你好呀!”我抬头一看:“哎呦,小姐你去哪儿了?我可真想你呀!”“想我?想我口袋里的钱吧?” 话说得有些难听,我也没往心里去。本来嘛,做生意哪有不为钱的?现在到我这里做衣服,哪一件不得三千五千的,我一个月光流水就十万块呢。 我现在生意兴旺,全家幸福,多亏了我当时像孙悟空似的那么一跳。有人说王姐,你现在可以说是成功人士,提前进入中产阶级了。我说离中产阶级还早呢。不过我的体会可以告诉你,就是寻找生意的空挡。怎么讲?我说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是事实吧?为什么?是因为做生意的太多了。但是生意又不能不做,有做亏的有做赢的,东边不亮西边亮这也是事实。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五花八门,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于是就有了五花八门的创意,策划,五花八门的产品营销,总有生意的空挡。我的服装店不做大路货,专给白领、富婆做衣服,这就是抓住了生意的空挡。在这空挡里我一件衣服起码收3000块,贵吧?一般老百姓是觉得贵,可在那些白领富婆眼里,3000块算什么?还不是九牛一毛! 我体会,生意的空挡往往在需求的增长与尚未来得及满足之间,在人们观念演变与流行时尚更替之间,在旧生活方式被淘汰与新生活方式萌芽之间,也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只有跳出惯性的思维定势,才能找到生意的空挡。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的这一空挡肯定会人满为患,我必须居安思危,继续寻找生意的空挡,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精,人精我大,人大我网。只要及时地为市场巨大的潜在的需求提供满足的形式,就一定能成功地把握生意的空挡儿。
更多阅读
来新夏: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都在笑与泪间活过来
来新夏先生自称“90后”,过了90岁依然在南开大学读书写作。他说:“我是一个读书人,什么头衔都是过眼烟云。我一辈子唯一干了一件正儿八经的事就是读书。咱们知识分子最本分的事情就是读书,至于写作,是至死不休。” 天津有杂
半军事化管理 以人为本 贵在人性化与军事化间的平衡
——寻求消除富士康跳楼“魔咒”之道 走出军事化管理的误区 有知情者认为,“五一”节前连续两次发生的跳楼悲剧与此前该工厂实行“静音模式”有关:员工在进入车间后不能说任何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即使谈论工作也不能让第
必需的 英文 在欲望与必需间营销
人们通常会选择在观看租来纪录片的前几天都用来看功夫片或青少年喜剧垃圾片,正是这个原因,如果食品网店能在今晚送货的话,他们将选择冰激凌,而如果只能下周后半段送货的话,他们倾向于买菜花。 沃顿商学院运营和信息学管理
游走在八大胡同的 经济型酒店经营状况调查游走在热浪与泡沫间(2)
系列专题:经济型酒店营销观察 市场的胜利 拜庞大的中国市场
游走在黑暗中的精灵 经济型酒店经营状况调查游走在热浪与泡沫间(1)
系列专题:经济型酒店营销观察 3月5日,汉庭连锁酒店集团的IPO申请再次把投资界的目光吸引到经济型连锁酒店领域。这距离7天连锁酒店在纽交所上市引起的业界轰动仅仅相隔4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