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进出出 来薰阁——进进出出皆鸿儒

 进进出出 来薰阁——进进出出皆鸿儒


  现坐落在琉璃厂西街的来薰阁书店,在咸丰年间原是经营各种古琴的商店,由于经营不善,生意亏损,店主陈氏将其店铺典租他人。后陈氏本族后人陈质卿筹得一笔资金又将来薰阁赎了回来,并于1912年改为经营古籍,为不忘祖业,店名称“来薰阁琴书处”。

    来薰阁不仅卖古书、收古书,还能出书。来薰阁印刷的书籍主要是刻版线装书,选好梨木做刻制木板的材料,使用的松烟墨汁也是自己制作,曾出版过许多经、史、子、集等古书。1922年以后,来薰阁由陈杭(济川)任经理,由于其熟悉业务,为人精明,生意逐渐兴旺起来,此时店员多达20多人。到1940年10月,又在上海开设来薰阁分店,成为当时北京琉璃厂最大的一家古籍书店,鲁迅、朱自清、郑振铎、刘半农、胡厚宣等名家都是来薰阁书店的常客。那时,来薰阁书店为了多做买卖,在店堂内设有几个座椅,为客人坐着看书选书之用,而且还有热茶供客人饮用。

    1958年,来薰阁书店归属中国书店。20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琉璃厂文化街一期工程的翻建改造,来薰阁书店向东迁移约50米,1984年9月25日重张开业,李一氓、舒同为它重新题写了匾额。

    重张后的来薰阁仍是中国书店的一个分店,具有明清风格的独立二层小楼,营业面积达600平方米,一层大厅前半部以经营新印古籍、美术书刊、画册、书法碑帖、篆刻印谱、收藏鉴赏图书为主;后半部以经营京味图书为主。1000余种专门介绍北京的地理、历史、文学及京味艺术、风土人情的图书,如同一位博学的世纪老人,向人们诉说着源远流长的京味文化。走上二层,古色古香的书架上,有几千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木板刻印、铅印、石印、影印的古旧书籍。

    近两年,来薰阁创办了免费“京味文化讲座”,40余位专家、学者纷纷走上讲台,用广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讲述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北京文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7010.html

更多阅读

ILOVESH—田子坊 田子坊附近餐厅

泰康路田子坊里各式各样的小东西,艺术品琳琅满目,但是最卓越的作品当然还是泰康路这几幢绕来绕去、七通八通的弄堂房子。策划的人利用它玩了一个概念——田子坊。田子坊就是一个西人的上海情结与上海人的西洋情结相契合的地方,“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知足常乐的例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生活中的很多烦恼纠纷,追溯起来不过起因利益二字。古人说“无欲则刚”,和“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句道理相通。清代陈伯崖曾经撰写了一幅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每次读到这幅对联的时候

访剑川古城 景风公园 古城公园

景风公园紧连剑川古城,西靠金华山,北临永丰河,南抵剑川一中,占地面积2.5万平米,是一个省级文物保护的古建筑群。由文庙、关圣庙、财神殿、古戏台、景风阁、灵宝塔、来薰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四二革命纪念碑、民族博物馆等组成。是剑川一

何灌 字仲源 熊鼎 字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何灌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日:“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

声明:《进进出出 来薰阁——进进出出皆鸿儒》为网友苩衣慕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