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在西安长大。1988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应聘到西安杨森公司。在杨森工作的那段日子里,我有了一个大的转变。杨森公司是西安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那里工作节奏特别快,每个人走路都像是小跑。我的上司对我们非常严格,其实就是想把我这个很平常的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改造成一名职业女性。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在杨森我的压力很大。因为我是院校子弟,从小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依赖性很强,而在公司就必须把自己的个性收敛起来,学会与同事相处并努力工作。当时我就想:只在这里干5年。
尽管杨森的福利待遇都不错,也给了我一种自豪和骄傲,但是5年后我还是离开了它。因为我有我的理想,就是干一番大事业。
25岁的我带了一脑子的理想走了出来,决意要闯出一番事业。我在郊区农村租了一个小院,办起了一个服装厂。资金是父母给的。可辛辛苦苦做了半年,就干不下去了,因为厂里的一个工人把我的包偷跑了(包里装着我刚从银行提出来的工资款)。这事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我一直对他们都非常好。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懂得“人心隔肚皮”的真正含义。
服装厂开不下去了,可我的心还不死,又在骡马市(西安一条服装街)摆开了服装摊。卖服装你得自己去进货,所以我就三天两头地往广州跑。但每次出门都让家里人为我提心吊胆地睡不着觉。你想想,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孩子,独自坐上3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广州只有一天时间去进货,而那时的广州车站又很乱,我大包小包地怎么能挤进站?只得雇民工帮我扛进去。而到了西安,我家里人又得集体去接站,因为人少了扛不完,货物超重车站还要罚钱。就这样艰难地干了4个月。不是我受不了,而是家里人实在受不了。先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别做了,再做下去我们要疯了!”
后是母亲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卖衣服算哪一品?”就连平时最要好的朋友也劝我改行算了。这时,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说实在的,自从搞服装厂栽了跟头,我的心态一直不好,这使我进的衣服老是不对路。尽管我嘴上很硬,但心里也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这时我认识了一位在广州做图书生意的朋友,使我的人生出现了一个转折。
一次转折
这位朋友说:“你开个门面搞图书批发吧,我负责进货。”我说行,就马不停蹄地去办照。没想到我跑了3、4个月连照的边都没摸着。可这一次我的父母觉得我做这要比做服装强一些,还和文化沾点边,所以就表现出一种少有的热情。最后他们帮我托人找关系,费了好半天的劲,才拿到了执照。当我在东六路把门面房租了下来全部搞定时,广州的电话打来了——朋友说与他老板因为别的事闹翻了,他一气之下甩手不干了!他倒干脆潇洒,可把我却撂在虎背上。怎么办?费那么多力气办下来的执照,也不能让它一直闲在那吧。我一咬牙,心想难道自己就真地“闯”不出一条路吗!
于是,我开始一本一本地进书,然后再一本一本地往外卖,全靠自己琢磨。就这样慢慢往下做。等做到第三年,也就是1998年,似乎一切才顺了。
等一切都顺了,问题也就出来了。平时店里我几乎不去,有店员撑着,也没什么大事,去了也就收收钱,看看行情。虽说我没挣到多少钱,但也完全够花,可时间却让我觉得太富裕了。我开始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没事干,好清闲,也好痛苦。我第一次发现时间对人也很无情,它会戏弄你,也会折磨你。
朋友都说我命好,我也这么认为。正在我百无聊赖之际,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咱们找个项目搞搞?对呀,我的大脑立马活了起来,可搞什么好呢?那位朋友说搞咱熟悉的行业,这样把握性大一些。我二话没说,就把项目计划书做了出来—办一个读书文化沙龙。可当我把地方搞定了,钱也投了,装修得差不多时,我的朋友兼合伙人却无法与我合作了,因为她要转投其它项目。这使我没了主心骨。她是一个把企业搞得很成功的女性,与她合作我觉得有靠山,可她这么一走,使我无法可想。上帝似乎又在和我开玩笑,我又一次陷入了一种难堪的境地。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的个性也让我不愿退缩,干脆自己办这个沙龙,我要证明给自己和别人看,我一定能够成功。沙龙名字就叫“恒河沙”。那年正是冠以“陕军”名头的陕西作家群风头正劲的时候,全国第九届书市也安排在西安举行,我刻意把“恒河沙”的开业时间与书市的举办日期靠拢,以便搭车推广。令人欣喜的是,西安市新闻出版局对于“恒河沙”这种前所未有的读书休闲形式给予了肯定和支持,特意把陕西知名作家的签名售书活动交给了我们办。于是我们有力地把握了这次机会,使“恒河沙”在西安一炮打响。
恒河沙的理想
一个企业带头人的个人素质和领导能力常常决定了这个企业前进的步伐。这两年在经营管理“恒河沙”的过程中,与其说是我在等员工,不如说是这个摊子在等我。因为我的确觉得个人的素质限制了这个企业的发展。我常常一个人感叹:总经理在人生中确实是个谜。因为你每天遇到的东西都是新的,没有人能替你决定,你必须每天与自己较劲。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所以想法常常是新的,但又常常不能超越自己。就连我的员工也开玩笑地说:“你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策划人员,要说当总经理,还得好好学!”
一个人的个性与企业之间是有矛盾的,但个性对企业的发展也不无关系。如何适时收敛自己的个性,而去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并使创业期的企业保持个性,充满活力,这里就有个适度把握的问题。
做企业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我是始终不愿把自己放在商人圈里的那种人,尽管朋友常劝我在商言商,可我总解不开心中的这个疙瘩。
也许是我这个人喜欢反思、总结的缘故吧,我心里早就明白人的兴趣与做企业根本是两回事,更何况人总是要成熟起来的。否定自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的体会是:要想使自身得以提升,就必须舍得时常修理自己。
“恒河沙”的经营之道,我觉得除了创新还是创新,因为在西安我没有什么可学的,而是别人在学我。当然,1987年我读的MBA对我促进很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目前,由于体制和从业人员素质原因,国内的图书产业还很落后,它一方面制约了“恒河沙”的发展,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操作空间。这两年我们打了底子,铺了路,找准了定位。最近我们又在搞CI策划,希望把“恒河沙”的品牌内涵、文化内涵继续加强,使它背靠文化,走以图书为龙头,兼营书画作品、旅游工艺品和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的纵向多元化发展之路。陕西是一个旅游大省,恒河沙又在西安宾馆之侧,整天游客如织,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尽……我很感谢那位与我没有合作成的朋友。由于一开始“恒河沙”的起点就很高,这就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
很多人觉得“恒河沙”这名字有点怪,其实我当初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受了台湾一位诗人的启发。诗中提及“恒河之水、之沙、之泥”,后来我查了一下《金刚经》,才知道它表示无数的意思。我这里是装着无数书籍的地方,所以我想用象恒河沙一样多的知识让读者去选择,去吸收,并吸引象恒河沙一样多的朋友去亲近,去热爱。因为“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