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大唐镇袜子产量达90亿双,占全国产量的65%,世界产量的1/3,工业产值140亿元,人均GDP为1.1万美元,农民人均收入16658元。如今的大唐镇已成为西施故里一颗耀眼的明珠。
做大产业靠集群化发展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受上海等地国营袜厂的辐射,大唐人白手起家拿起了手摇袜机,靠提蓝小卖,做起了袜子生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2个镇乡,吸纳从业人员20余万人的一大产业集群。大唐镇党委书记楼建明介绍,袜业产业在全国并不是一个大产业,如果说大唐袜业产业有什么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独特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大唐镇现拥有近万家袜业企业,并呈现宝塔型的网状结构,其中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00多家,其他则是以千家万户为主体的家庭工业。大带中,中带小,上游带下游,大唐人将小袜子做成了大产业,成就了“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的神话。90亿双的产量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地人比喻,给地球上每个人一双还有余。
大唐袜业集群的横向分工与垂直分工极为明确,产业链极为完整,从袜业机械制造到各种原料生产,再到袜子的生产、销售、物流形成一条龙。可以说,在大唐,任何一款先进的袜机和配件都可以买到,任何一款袜子都可以生产,任何一种主要原料都可以生产和配置。从原料到生产,就像从前门到后门,那些附加费用,如运输、包装等,在这里全部可以省略。这种由集群经济形成的特殊产业链,使生产要素配置成本大大降低,竞争力大大增强。楼建明介绍,大唐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优势可以使成本降低1/4至1/3,这是大唐的优势、潜力和希望,也是大唐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小产品孕育大市场,小袜子织出大天地。袜业不仅成为大唐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也是一大富民产业,目前工业产值的70%,农村收入的70%,农村就业的70%都来自这一产业。
政府引导提供发展平台
一个先进制造基地的兴旺与发达,不仅依靠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经营决断力,更要有政府的支持,为其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大唐的经济是民营经济,政府的角色就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大唐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培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始终把袜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扶持,从而确保了袜业的龙头地位。同时,大唐镇政府十分注重构建产业发展平台,经省政府批准,大唐镇于2000年规划建设了大唐袜业特色工业区,总占地近3平方公里,100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使要素得以集聚,企业潜能得到极大扩张,明显地提升了产业层次。占地400亩、投资2亿元的浙江大唐经纺城的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袜业专业商贸区,从而有力地拉动了产业发展平台。大唐镇政府还努力树立大唐形象,刚刚闭幕的第六届国际袜业博览会,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外商前来参加袜博会,其中有100多位外商在展区内设置展位,包括意大利的罗纳地公司、日本的永田精株式会社、德国的拜耳公司、美国的杜邦公司等,展位总成交额达19.1亿元,企业接到订单3000多万美元。大唐的袜博会真正成为全球袜业盛会,为大唐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同时也提升了大唐袜业这一整体品牌形象。
此外,镇政府还积极加强人才引进与教育培训,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劳动力支持。
居安思危打造国际袜都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唐人并没有小富即安,更多的是居安思危。大唐镇党委书记楼建明透露,大唐作为典型的产业集群,下一步发展面临着土地、资金、劳动力素质、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袜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进入国际贸易争端多发期,尤其是从去年10月开始的美国特保和欧盟设限,使大唐的企业一夜之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另一方面,在产业升级和集群自身完善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如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先进设计,缺乏自主国际知名品牌等。准确的说,大唐目前只是世界袜业制造中心,还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袜都”,许多企业还未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企业内涵,这些都给产业发展带来影响。
基于此,大唐人提出品牌带动战略的口号,利用大唐袜业这宝贵的无形资产,全力扶植名牌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业层次,支持企业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加强国际合作……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将大唐袜业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凭借一双袜子走天下的大唐人,正抓住新的机遇,努力向国际袜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