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缘起回放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部根据电影《无极》创作的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上迅速走红,它的创作者胡戈(网上名字)因此成为2006年第一个走红的网络名人。
这部短片以电影《无极》和某电视台的一档法制节目为素材,截取了大量《无极》中的画面,通过重新组合和再次配音,以搞笑的方式将剧情重新演绎成了一个杀人案件的侦破过程。短片以电视节目为串联,其中还穿插了几段杜撰的“满神牌啫哩水”、“逃命牌运动鞋”之类的广告。
据报道,这部让人看了足以喷饭的短片刚一出现就被各大BT和在线网站相中,网民们以“光速”传播,在一些网站上的点击率排到了前三强。从作者去年12月31日创作完毕,到今年1月2日,这部短片仅仅出现两天以后,便有人在百度吧为其创建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吧”,同时,关于该短片的QQ群、官网也陆续出现,喜欢它的网友还为其制作了好几款宣传海报,并沿用去年“超女”“粉丝”群的自称方式,将自己的群体命名为“馒头饭”。
主持人:
有人说,视频短片“无极馒头”其轰动效应已经胜过了大片《无极》。在百度上搜索“一个馒头+无极”,竟然命中了95万个网页。而本报在网上所做的调查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在参与调查者中,看过《无极》的占到47%,而看过或准备看此短片的达到95%!
又有人说,如果短片中那几段杜撰的广告位置现在招商,恐怕广告商们会趋之若鹜吧?当然这或许会引发侵权之争。
作为财经媒体,每经沸点无意关注“无极馒头”的具体内容是否经得起考验,也无意评判其在知识产权、制作技术等方面有否突破。我们只是关注“无极馒头”在网络上如此高速度的传播和得到认同,关注在这个互动、参与盛行的Web2.0时代,“无极馒头”迅速蹿红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商机。
或许,就像短信不小心成为了几大门户网站的救命稻草一样,在不经意间,“无极馒头”是否正开启网络精英们苦苦追寻的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赢利模式呢?每经沸点与有关专家、网友共同交流。
PK台 “颇具商业价值”
小谢:谁来“收编”网上创作高手?
网上能人层出不穷,对电影的改编不少风靡一时,比如前几年网上流行的《大时代》等,都属于网络原创的代表性作品。但新近出炉的“馒头”有所不同,它采取了传统媒体———电视的节目形式,并且引入了三段模拟广告。
我在想,那三段广告如果是真广告,是不是就意味着一个模式的雏形出现了呢?据了解,现在一些网络互动杂志的发行商,已经开发了网友DIY互动杂志的软件,使得互动杂志的制作门槛大大降低。而网友制作的互动杂志,可以在发行商的P2P平台上进行发行,广告业务也可以外包给发行商或广告公司。
当然,事情也许不会这么简单。比如,假如“馒头”的作者真的在里面放上了真广告,那么这就构成商业行为,《无极》的制作人势必会介入的。可以想见,将来基于Web2.0概念的“杂志”,解决了内容提供商的问题,但仍然只是传统媒体(包括娱乐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倘若知识产权保护得好,Web2.0的确会分流一部分受众,但未必成为传统媒体行业的终结者,而是传统媒体一次借势起飞的机会。
张小姐:那几个虚拟广告有人抢注吗?
网络时代,要赚钱,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人家知道你,就是眼球。那么,“馒头”巧妙地借助《无极》这个大制作,编了一个近乎荒谬的故事来达到了吸引眼球的目的,那就是成功。
不知道那些抢注商标的人会不会看中里面几个插播的虚拟广告,如果被申请成现实的商标,按照这个短片的读者数量,那是获得了一个免费大广告啊!1983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上马季说了个相声,虚拟了一个企业生产一种叫做“宇宙牌”香烟,后来真有企业申请了这个商标,发了财。因为CCTV春节联欢晚会在那个年代是“眼球之王”啊!
现在网络是“眼球之王”,只不过要在这个浩瀚的海洋里叫人发现也不是容易事。这个事情“馒头”做到了,那当然就有商机了。
郭先生:新时代的标志
“无极馒头”当然是新时代的标志啰!你在五年十年前肯定是看不到的。现在出现了,并且我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馒头”出现。在眼球经济时代如此的脱颖而出,就已经具有了价值,只是谁来挖掘了。
当然,在Web2.0时代,不能说传统网站就将失去了生命力,Web2.0时代应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个不同的现象、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基础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