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受到广泛关注,外媒对此次会议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予以高度关注,并预计会议重要性将在数月甚至数年以后才会完全展现。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这是中共的一次重要会议,集中讨论中长期经济政策。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预计三中全会将讨论行政改革和土地制度等政策,目标是放宽限制。为了保持增长,中共能在多大程度上实施改革,又将制定什么样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值得关注。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指出,中共的三中全会历来重要,因为在三中全会上中国领导人会提出他们的长远经济规划。今年的三中全会是习近平当选总书记一年后召开的,舆论普遍认为,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会提出更加详细的中国未来发展路线图。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经济出现回升态势,寻求步入稳定轨道。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0月生产、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同上个月持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集中讨论改革问题,以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中国经济第三季度的实际增长率为同比增长7.8%,时隔三个季度扩大增长幅度。进入10月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态势,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0.3%,虽然环比仅增长0.1个百分点,但这已是自8月起连续3个月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就要重视市场的作用,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中共领导层将在三中全会上制定改革的路线图。
![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 外媒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333040831981.jpeg)
美国《福布斯》网站文章称,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不足一年,但已经计划迈出更大步伐走向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而这正是人们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寄予厚望的原因之一。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自从上台以来在全国各地发表了大胆的公开声明,他们似乎表明重新对中国急需的改革作出承诺。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报道称,9日召开关于经济政策的重要会议,有望宣布重大改革措施。此次会议的成果将主要是经济政策,但作为对第五代领导集体领导下的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阐述,会议成果将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其在与外国打交道时对自身利益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尚不清楚会议将宣布哪些政策,但官方媒体已在热切期盼一些重大改革。因此可以保险地预测,三中全会将产生一些改革的成果。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习近平面临的挑战是弥补失去的时间。中国正进入增长较慢的时期,北京方面希望转向一种由消费和创新推动的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一些人相信,三中全会“正是共产党抓住主动、出台雄心勃勃的改革的契机”。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多位经济学家的观点称,预计2013年的三中全会将宣布重大改革措施;中国政府也将重申进一步推进经济改革的承诺。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分析了将左右中国未来的两大关键领域的改革,并深入解析中国经济改革未来图景,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议题。根据前两次三中全会在中国近年改革发展进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经济学人》判断,这一次会议将具有至少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并预计其重要性将在数月甚至数年以后才会完全展现。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的观点,三中全会将会推出多项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加快城镇化及利率市场化、扶助中小企业融资等。“我相信中国政府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革,将可以推动未来五至十年中国经济转型。”李晶预期,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领导人可能会通过各项结构改革,以重新平衡经济发展。“我估计明日开幕的三中全会将会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包括利率自由化、加快城镇化及土地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