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久葳“巴比馒头”成就了刘会平,凉皮让西安下岗女工贾亚芳赚来两百万,冰糖葫芦让山东普通女性朱呈荣做起300万的生意……这些“把小生意做成大买卖”的普通老百姓,成了中国“首届百姓致富经验交流年会”上榜样人物。
随着国内第一个“百姓创业致富年度报告”的出炉,人们应该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小生意可以赢得大市场;小百姓照样可做大生意!
创业致富:
小生意大市场
小百姓大买卖
6年前,“巴比馒头”创始人刘会平怀揣4000元借款从安徽来上海创业,如今已拥有14家连锁店,每年盈利60万元。
曾是建筑工人的农民王红刚,10年前用200元买了一筐扁豆种子。现在,他的扁豆生意做到上亿元,掌控着整个上海98%的扁豆生意。他被称为“大上海的扁豆大王”。
同样成功的吴莹女士曾是下岗工人。两年前,她靠做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服装创业,现在已经手握2008年奥运会的订单。
东北农村出生的张子飚用19年研制出了“玉米特强粉”,把粗糙的玉米面加工成口感好于白面的各类食品,他的企业资产已从3年前的3万元发展到目前的5000万元。
还有,在武汉卖“臭干子”创业的雷波,他的“环保型臭豆腐干”现在日销售额两吨。
这些“把小生意做成大买卖”的普通老百姓,成了1月上旬“首届百姓致富经验交流年会”上榜样人物。在本次年会上,CCTV-7《致富经》栏目与中国人民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MBA中心共同推出了国内第一个“百姓创业致富年度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泰岩教授称,当人们为海尔、联想等一大批中国企业的成功欢呼的时候,许多人在不自觉间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创业是伟大的,伟大的事业让普通平民只能敬仰、不能接近。“这是一个误解!”他说,创业是极其平凡的,甚至很弱势的人都可以去尝试并且成功,“在我们国家的创业英雄族谱中,平民创业英雄恰恰是最薄弱的一章。”
通过研究400多位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致富成功案例,研究者发现,目前最成功的行业是餐饮业、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调查还发现,门槛低、资金周转快的行业是创业者能成功的行业,而创业者的资金来源80%来自个人家庭的积蓄或者家庭借款。
研究者从年龄角度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中国创业成功者集中在25岁到35岁。25岁以下比例小一些,46岁以后有一个很大的下滑。
另外,创业者的性格气质也起决定性作用。研究者称,具有较高成功率的性格特征是外向,创业者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强,并且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业务。同时,敢于冒险的创业者成功率也相对较高。
中国农业大学MBA研究中心付文阁博士认为,普通百姓创业的特点是规模比较小,业务大多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虽然涉足的行业五花八门,而且看起来店面很小,又不起眼,在我们身边都是很普通的东西,但这些人却能够做成功。”
他认为,关键是“勿以事小而不为”。在北京很多经营食品、卖菜、搞清洁的是外地人,北京人看不起这块□市场□,可小的东西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市场之大,任何一个小的项目只要耐心开掘都能发财致富,对普通百姓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