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证”缺一不可。否则,可能是“皮包公司”,出了问题,无处可寻。 另外,还必须查看企业法人代表的身份证与营业执照的法人代表是否一致,避免承包人或者借证经营者猛捞一把后,公司消失。如果还担心,投资者还可到当地的工商部门、技术部门咨询企业情况。
如果涉及到专利产品,还要验证专利的真伪。不能轻信复印件。可登陆国家知识产权网站,如果能查到的,就是真实的,否则不是。查看企业究竟是不是该项专利技术的“专利权人”。专利属性一定要与产品匹配。专利申请号没有参考价值。如果专利有批量的产品作保证,经营风险会大大降低。
5、考察合同条款
案例
口头承诺不兑现只因合同没落实
“放心吧,保您一年净赚二十万!”、“加盟我们品牌的,就没有失败的!”、“营销指南、全程辅导,保你轻松盈利!”……真好听啊!老田现在都能背出厂家的花言巧语了。实际情况怎么样呢?口头承诺和实际行动差远了。收了加盟费,就任由老田自生自灭,偶尔的指导也是走走形式,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本来就不懂,这下两眼一抹黑,能不赔吗?!
注意:千万别信口头承诺!说得天花乱坠,不如白纸黑字。签字之前,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合同上的加盟保障条款全不全、合不合理:开业指导、后续服务、退换货条件、纠纷处理、退出加盟条件等。如果投资额过大,不妨请律师给合同把关。
一夜暴富的广告惹得投资者心里痒痒的,跃跃欲试。其实啊,高回报是诱饵,骗的就是发财心切的人!骗得侥幸者血本无归、倾家荡产!
6、考察当地的市场需求
案例
考察时把需求晾在一边产品卖给谁?
站在喧闹的街头,再看看自己冷清的店铺,韩明糊涂了。成都小吃闻名天下,麻辣够劲,吃得过瘾,众所周知啊!可在这儿咋就卖不动呢?太原人咋就是不认呢?当初样板店可没少看,人家的生意满堂红,凭啥轮到自己就不行了呢?
“太麻了,舌头都木了!”顾客的话点醒了他。原来,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身上。成都小吃太麻了,太原人不习惯。唉,都怪当初没考虑到本地区的消费习惯!
注意:产品拿过来,能不能赚钱,当地的市场环境是关键: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潜力、消费人群、需求状况等。不考虑本地的具体情况,再好的项目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病死”。
7、提前选址
案例
走一步是一步缺乏长远眼光必受害
“店址不好,生意能火吗?”小赵一脸晦气。考察了很多加盟商,生意都不错,对总部的评价也都很好。“看来靠得住!”小赵交了加盟费,带着指导人员回来选址。可选来选去,始终没有一个满意的地方,等不及的小赵就在一条小马路边上凑合开张了。结果,孤零零的小店就是不聚人气。注意项目选好了,别急着交钱,先考虑考虑有没有合适的地方落户。
选址有一套科学的测量标准:选好地段,测量客流:每隔两三个小时到主要的流通路口实地检测人流量,根据人们右侧通行的习惯,只测量单行右侧的进入人流,即可推断出整体流量。
利用“店多隆市”效应,同类商店越密集,如专业街等,生意必定比单枪匹马更容易做;根据营业内容及客户群选址,黄金地段并不就是唯一的选择,有的店铺开在闹市区还不如开在偏僻区,例如卖油盐酱醋的小店,开在居民区肯定要比开在闹市区好。
最后,可以考察同一地段同类商店的经营业绩,初步测算自己以后的营业额。
8、投资项目的环保性
案例
环保不过关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范老板的工厂,过路人都知道!为啥?制鞋机轰鸣,声大、味大,方圆1公里都能听得见、闻得着。自从这个制鞋厂进驻开发区后,附近的居民没少受牵连。不分昼夜地冒着刺鼻的气味,工业垃圾四处飞扬,范老板的钱包是鼓了,可居民们受不了了。投诉太多,无奈,被开发区“清”了出去。项目没过环保关,如今,落户成了大难题。
注意:烟熏火燎的烧烤摊被清理出繁华路段;上万元加盟的项目,卡在了环保关上……环境受重视了,考察项目就要注意环保问题了。
绿色、环保、天然……这些都是发展方向,是否符合这些趋势决定了项目的发展前景。否则,就算眼下盈利,也风光不了多久,必遭淘汰。
内因:
准确自我评估 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赚钱道
9、自我能力评估
案例
掂量自己的能力 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
小田赔的太惨了!可没人同情他。20岁出头,借的5万元全赔了。怪谁?谁也不怪,就怪他自己。样品看了,认可了;第一批1万元的货到了,也卖了。可4万元的货到了,才发现:卖不动了。年轻没经验,根本不懂经营之道,以为卖出去一个,就能卖出十个。少卖靠运气,多卖靠经营。
注意:能不能赚钱,产品占二分,八分看你自身的能力。
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年龄、性格、专业、经验、资金、人际关系等。如,木讷的中年男人就不太适合卖时尚的个性饰品。
在自身的因素中,尤其要考虑销售渠道问题。王先生代理过不少品牌,哪行儿都有,可就是一样也没做火。今年,才两个月,新代理的儿童益智产品就收回了全部投资。为什么?现成的渠道帮了他大忙。代理失败的次数多了之后,王先生开始摆地摊、倒卖服装,很快有了一个小门面,专卖儿童服装。结识了很多经营儿童用品的商人,也常有经济往来。代理儿童益智产品后,往哪卖?王先生自然想到了这些关系网,顺理成章地利用上了原来的渠道,事半功倍。产品打市场,现成的渠道让他省了不少劲儿。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利用原有的人际关系、渠道、销售经验等,必能事半功倍。
任何项目都有机会、都有风险。投资前,务必调查仔细内因、外因。同时,对未来的经营之道,要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