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 如果不接地气,葡萄酒融不进我们的生活



中国人看人喝酒,西方人看酒喝酒,这是东、西方酒文化的最大区别,这种区别背后隐藏着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所以尽管这些年来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高速增长,但西方葡萄酒文化并没有影响到中国。未来随着葡萄酒市场的持续增长,我们更需要有融汇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

 我们的生活 如果不接地气,葡萄酒融不进我们的生活
首先,酒文化的本质也要求西方葡萄酒文化必须与中国传统酒文化相融。老外们在一起的PARTY会围绕着几款不同的酒,议论纷纷,注重一个“品”字,在意酒的本身,往往让酒成了聚会的主角;而中国人的聚会酒完全只是个助兴工具而已,正所谓“只要感情有,啥酒都是酒”, 强调一个“干”字,酒本身不是最重要的。

   中国酒文化强调一个“干”字的原因主要有:1、东方人的感情是含蓄的,酒精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们情感表达;2、我们的社会普遍缺少信任机制,很多喝酒场合人们总把“令伤身体不伤感情”挂在嘴边,其实质是用一种轻微的身体自残来换取一种信任与认可。http://china.aihuau.com/上面描述的中国酒文化我们先不论他价值层面的对与错,这种依托酒又脱离酒的情感交流或者说精神层面的交流也正是中国酒文化的本质。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和西方葡萄酒文化进入中国后,只有和中国传统酒文化相融才会愈发生机勃勃。

  其次,把葡萄酒忽悠成阳春白雪实际上也是误解了西方酒文化。

  这些年随着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国内的、国际的各种关于葡萄酒、葡萄酒文化的培训如火如荼,但大多都是那些完全基于西方生活方式的,所谓既奢华又有内涵的内容:如何开酒、如何醒酒、如何倒酒、如何闻香、如何酒配菜等等,可实际结果呢?除了哪些极少数的所谓葡萄酒发烧者外,大多数人还都是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在进行着他们的杯酒人生。

   很多葡萄酒培训与教育大师们也走进了一个误区,太过注重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并且教条地引用西方葡萄酒文化教材,找出几十种香气的酒鼻子让学生去感性记忆,要命的是那些香气品种没有几个能在中国找到实物,学习者也迷信这些,照搬复制继续忽悠消费者。

  最后,中国餐饮的复杂性、多样要求也必须有我们自已的葡萄酒文化。

  国内很多葡萄酒教育中也都少不了酒配菜内容,但大多也只能谈到“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并配以一些具体西餐案例如什么酒适合配牛排,什么酒适合配海鲜等。可实际上西餐在中国毕竟是极少数的,而且众所周知,中国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远超西方,有人开玩笑说《舌尖上中国》可以拍上数百集,而如果拍《舌尖上欧洲》最多也不过十集。

  中国地域广阔,食材众多,几千年的烹调技艺传承,还有习惯形成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口味偏好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去深入研究,什么样的葡萄酒才能与之形成完美搭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313.html

更多阅读

接地气,寿命长! 男主接地气有肉的小说

接地气,寿命长!云中凤:“接地气”,是老年人最爱说的。其实真是这样。从前笔者并未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从退休后,在家里电脑前一坐就是几小时,结果,全身动脉都硬化了,尤其腿脚症状严重,俗话说“老人先老腿”,一点不假。有时候多走点路,脚都疼的

声明:《我们的生活 如果不接地气,葡萄酒融不进我们的生活》为网友威猛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