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1日一大早,张山营镇西五里营村的葡萄种植户们就开始到村里结算前十天赚到的钱了。
记者:“一共多少钱?”
西五里营村村民闫金友:“1456。”
记者:“就今天一天?”
闫金友:“半天。”
记者:“你家种了多少啊?”
闫金友:“二亩多。”
记者:“这是你十天的单子吗?”
西五里营村村民李根荣:“是。”
记者:“一共多少钱?”
李根荣:“我这个九百多元。”
记者:“自己在家都算好了?”
李根荣:“对,平常没事算一下。”
这些来村里结钱的是去年刚种下葡萄的种植户,葡萄要三年才能见效,今年他们的葡萄地还没结果,这赚得是什么钱呢?
从2000年开始,西五里营村的村干部带领村民大规模种植葡萄,三年以后,每亩地就能净赚六七百元。全村将近一半的人都积极响应,总共种了1000多亩。刚种下葡萄的地里两年都没收成,很多村民想法子在这两年的空档期种点别的东西多赚点钱。有的人按照老传统种下了玉米。
西五里营村村书记王占明:“结果它高了以后,影响这葡萄太旺,别的作物把光吸了,这葡萄长得缓慢。”
高秆的玉米影响葡萄采光,村干部们也着急,他们让村民尝试种比玉米矮一点的大豆。
西五里营村村妇女主任马三红:“它就产量就那么点,种豆就是产量低。”
西五里营村村书记王占明:“每亩地你要套种豆子应该在200斤左右,毛收入在260、70元,这个效益不是太好。”
村里的年轻男人大部分都到外面打工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妇女,种大豆虽然多少有了点收入,但是辛辛苦苦忙活半年,一亩地才赚几百块钱,也只能刚刚贴补家用。
2006年夏天,村里的妇女主任马三红听说隔壁乡镇有蔬菜收购商让村民种植杭椒、红椒,还负责回收,杭椒当年就能见效,亩产六千多斤,每斤还能卖一块多,这比种玉米种大豆多赚不少钱。她跟村里的干部一合计,找到了这个收购商。
蔬菜收购商赵必友:“安徽那边有基地,我自己那边也种。从杭州,最早是杭州,海南那块没有,从杭州发过来。最早北方不认,没人种这个。杭椒在北京种植这块,就我第一个种的。”
赵必友以前在浙江、安徽种菜,为了减少运输的麻烦,七年前开始在延庆发展农民种植杭椒,红椒。
杭椒、红椒主要供应饭店、酒店市场。
杭椒个头小,一般在饭店做成杭椒牛柳这道菜,红椒因为颜色鲜艳,在饭店作为配菜使用。当时延庆县的产量远远不够供应市场,听到马三红的介绍,他提供了700多袋种子,还承诺回收。
马三红回去之后,在广播里向村民们发出通知,在葡萄地里套种杭椒、红椒可以到村里买种子,还管回收。但是,村民们对这个消息反应平平,还有不少人私下里说起了风凉话。西五里营村村民明占荣:“农村人都说大白话,说什么话也有,也有人说村里人说是干部提钱了,说是卖种。”
西五里营村村民闫金友:“我听说去年种都扔了,没赚到钱,所以我不种。”
本来是想给村民们办点好事,没想到这一宣传,村里人都说村干部推广种杭椒、红椒是要填自己腰包,马三红急了,她先找到了闫金友,做她的思想工作。
村妇女主任马三红:“我们挺生气,我就说你们谁愿意种谁就种。天天摘天天进钱。”
村民闫金友:“火了,本身就给你提供这个条件,让你发展种这个,你不种。”
村里的妇女在家种地的多,马三红觉得得让她们心服口服,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办了。今年2月,她带头种了三亩红椒。看到马三红自己都种了,闫金友觉得这杭椒、红椒兴许还真能赚钱。
村民闫金友:“我也打听,我们那个妇女主任也劝我。后来我说种一亩半亩的,不多种,少种点吧,我就去买种去了。她说我还种三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