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风骨 秋水文章 林文月的秋水文章



      文坛代有才女,人间辈出美女,而集才女与美女为一者,在历史的天空里寥若晨星。这样的传奇,前有林徽因,后有林文月。在常人眼里,林文月一生的机缘是得天独厚,上天似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她下过常人难及的苦功。散文淡中有味,有学术养分,也有文学天分。而她对魏晋风度与日本文学深有研究,彼此之间也有相通的感悟。晚期文章更看透世间悲欢,深含人生无奈。

  天才成群而来,常有一股莫名的气场。林徽因和梁思成家的客厅,曾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场所。相隔数十年后,林文月和郭豫伦家的客厅成了台北文人雅士会聚之地。林文月在《礼拜五会》一文中写道,她与郭豫伦结婚不久,住在台北罗斯福路位于台大及师大中问的一条弄堂里。夫妇分别自那两所大学毕业,她留任母校台大执教,他虽是师大艺术系出身,却因现实生活需要而在一家私人商行工作,工作之余仍未放弃作画。他们较早成家,又无长辈同居,儿女尚未诞生,所以生活最为自由无拘束,周末,甚至平时夜晚,他们的家遂成为朋友们乐于过访的地方,宾至如归地乘兴谈天说地。由于郭豫伦学画,林文月攻文学,他们的朋友也多半是所谓文艺圈的青年。“我们的客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大家可以高谈阔论、抬杠子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却又无碍友谊的场所。”后来选定隔周的星期五晚餐之后,有空闲者便来那一幢坐落于罗斯福路三段一七八巷二十一弄三号的小房子聚叙,故成为“礼拜五会”。“年轻的大家多数不甚世故多虑,而豫伦与我又都十分好客。两个人的小家庭是无拘无束的天地,我们只需当晚早些用餐,将家中所有的椅子、凳子和坐垫都搬到客厅里,再准备一大壶茶水及瓜子、花生米一类的零食供谈助就行了。”参加礼拜五清谈聚会的朋友后来多成为台湾文化界鼎鼎大名者。林文月曾经在一个场合写过几句话:“我用文字记下生活,事过境迁,重读那些文字,惊觉如果没有文字,我的生活几乎是空白的。”而这一段“礼拜五会”的经历,便可印证“林文月何以成为林文月?”

  1969年春,林文月忽然接到系主任屈万里的电话,说中文系争取到国科会给予同仁至日本访问研究一年的机会;访问者需具备两个条件:通晓日语,年龄小于四十岁。那年林文月三十六岁,任中文系副教授,正合条件。半年以后,林文月申请到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外籍研修员资格,只身赴日,生平第一次在异乡独居一年。她的正业是撰写中日比较文学论文《唐代文化对日本平安文坛之影响》,课外副业则是《京都一年》。读林月文的《京都一年》,我想到陈之藩先生的《旅美小简》和《剑河倒影》,也不免比较起金耀基先生的《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陈之藩和金耀基的主业皆非散文,却是独具一格的文体家。以文风而言,《京都一年》在林文月的散文中可以说是生涩的起步。

  林文月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六朝文学是重点,因而她的文笔不免沾上六朝之风。在论文《中国山水诗的特质》中,她论谢灵运的山水诗,不仅模山范水,歌咏自然,往往更写诗人本身在山水中的情形。“这是因为他对大自然始终有一种狂热的爱好之故。稍涉文学史的人,莫不知他是一位稀世的天才诗人,同时也是我们这个讲究‘温柔敦厚’的民族的一个叛徒。他出身富贵而性偏激,极放纵狂傲,又极不世故,身逢易代的乱世,而不知收敛保身。一生中曾仕两姓,且两次退隐,三度出仕,时时得罪人,也处处树敌,终以四十九岁而遭弃市极刑。谢灵运的一生充满了时代的以及他个人的矛盾。他的内心始终澎湃着不平与愤怒,也就是这一股抑闷之情驱使他疯狂地奔向山水。居官时,他是一个不负责的官吏,全不关怀民间听讼,唯山水之乐是务;在野时,则又浩浩荡荡率领奴僮义故门生数百人凿山浚湖,寻山陟岭,是一个颇不安分的隐士。”这一番论述,不仅有学术分析,更将六朝语言化入白话文,林文月可算是谢灵运的异代知己。有意思的是,林文月多年前于东京旧书店购得的《三谢诗》,曾请台静农题字,那函套上有毛笔字迹:“景宋本三谢诗文月女弟藏乙卯冬初静农题”。

  林文月《京都一年》、《山水与古典》、《作品》、《三月曝书》几部,可以放在一起闲读。就我个人兴趣而言,她的忆人文章生动有趣,写台静农诸篇尤妙。《台先生写字》、《台先生的肖像》、《从温州街到温州街》,读来总有一股暖意。台静农重病时,闭着眼睛,紧锁着双眉,道出:“人生……”在枕上无奈地摇头。林文月明白他是想说:“人生实难。”典出于陶潜《自祭文》:“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台静农一生看来热闹,吃好菜、喝美酒、教学生、交好友、写书法,何其痛快!作为学生的林文月却看出老师内心深处的寂寞,可谓忘年知交。

  这种对人生无奈的感悟越到晚期越显深刻,难怪她在2008年春暮为《作品》写新版序会说:“十五年之前出版这本书时,正是我从多年教学生涯退休之时。文章内容颇涉及我丧失长辈的悲恸;而今再次校阅新版之际,竟连当时与我一同深浸悲恸的亲人友侪,又有几人先后走了。人生的变化,何其重大无奈!不过,于无奈的大变化中,有些事情似乎是历久不变的。”英雄难免末路,美人终将迟暮,悠悠天地间留下的是历久弥新的秋水文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204.html

更多阅读

老照片图文故事:从1942年2-3月的这张老照片谈起

老照片图文故事:从1942年2-3月的这张老照片谈起1942年2月途经一分区时,左起:布朗基、唐儒、罗元发、傅莱、杨成武、林迈可、李效黎在周庄一位朋友及时提醒我说,其实为第一座狼牙山烈士塔留下了影像记录的,还有

林文防近视笔/家有儿女护眼笔详细介绍 林文老师护眼笔

林文防近视笔如何在网上购买?点击进入预防近视健康笔的工作原理:书写过程中,如果孩子坐姿不正,眼睛离桌面太近,全角电子眼会马上把信息传给中央处理器,笔尖就会自动缩回,使学生无法写字:调整好(端正坐姿)坐姿后,笔尖又会自动伸出。恢复正常

王菲唱林夕写的歌 林夕与王菲

有时一首歌,总会让你想起某一个人,某一个场景。当王菲唱着林夕写的歌时,尤是。林夕说:我和王菲是没有名份的夫妻。珠联璧合的两个人——林夕有永远潮湿的心,王菲有愈老愈缱绻的声音。王菲唱林夕写的歌如同在泛黄的灯下翻泛黄的老相片

二月春花厌落梅 紫气红云一江收

浣溪沙晏几道二月春花厌落梅,仙缘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欢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摇柳正多才。凤楼人带锦书来。二月来,桃花红了杏花白,油菜花儿遍地开,柳叶似碧裁…“二月春花厌落梅。”一句诗,却嵌了两个女子的名字。春花,花花儿

声明:《落梅风骨 秋水文章 林文月的秋水文章》为网友单只蝴蝶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