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只有进行时 【上篇】 平权改革进行时



      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成就相伴生,并始终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

  铜陵多年来有自己的探索路径:十多年前开始打破区块壁垒,将教育资源向各个学校均衡分配,让好校长、好老师“流动”起来,让铜陵成为一座上学不需“择校”的城市;近年铜陵下了决心,启动户籍改革,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差别,斩断过去的“二元”差别和隐形福利,均衡社会化保障福利;给农房确权,则是铜陵方面着力平权改革的下一步。

  “铜陵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以‘民本’为核心,或者说‘割肉平权’的改革。”知名政治学者吴稼祥如此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如果推展顺利,铜陵有望成为中国改革中的下一个“小岗村”。

  不需“择校”的城市

  汪芳的女儿明年就要入学。家住铜陵市郊区淮河南路上的她,考察过住所附近的学校—小学阶段,有店门口小学、金口岭小学以及爱国小学3所。其中,爱国小学的口碑更好一些。而明年,铜陵当地的知名小学实验小学可能也将在附近新开一个郊区分校。

  和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父母不同,汪芳女儿的“入学”与竞争无关。“这只是一件简单到几乎不用做任何准备的事”。她无需走关系“占坑”,不必为买学区房伤神,更不用辅导孩子准备入学面试。

  “通常,每年五六月,各个学校都会贴出入学通告。只要在规定时间段带着孩子的资料进行预报名就可以了。”汪芳心仪的学校是爱国小学以及筹备中的实验小学郊区分校,但她并不觉得非这两所学校不可,因为,“其他小学也不赖。”

  在铜陵,择校不是家长关注的话题。按照汪芳的看法,铜陵的小学虽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存有差别,但差距很小。很少有人会为了择校而买房、搬家。

  在初中阶段,铜陵拥有四中、十中、十二中、十五中等几所学校。汪芳难以区分它们的优劣,“如果以升学率为标尺,有时A校好,有时B校高,有时状元又在C校。”

  10多年前,铜陵择校风不弱于国内任何一座城市。如今在安徽大学读研三的殷泽文至今记得当年的“盛况”。

  2001年,殷泽文进入中国南车集团铜陵车辆厂职工子弟中学读初中。那时,缘矿建镇的铜陵主要有两类学校:一类是矿区企业所办学校,另一类则是市属学校。

  上世纪90年代始,工矿学校随着“铜都”矿产资源的枯竭而没落,而职工子弟中学亦颓势渐现。殷泽文升入初二时,班里突然间有10多个同学转学。“当时,一些家长的择校冲动非常强烈,老师极力挽留都没留住。”殷泽文说。

  其实,早在1997年,铜陵市教委就开始整治“择校”—宣布取消所有重点初中和小学,取消全市统一的小学毕业升学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但即便如此,资源较好的学校依然极受追捧。

  乱收费现象是必然的,为了进入实验小学,每年得交4000元。与此同时,各种曲折的渠道也开始出现。挂户—找到学校片内的亲戚,然后再通过派出所的“关系”把小孩户口“挂”进去;换户—在学生上学之前,两家户口临时调换;空户—只找个房子,登记个户口,其实却没人;假户,连人带房子都没有。

  铜陵市尝试将教育资源向各个学校均衡分配。在此后10多年时间里,该市安排7.5%的教育附加资金以及20%的高中计划外资金用于建设薄弱学校。

  “目前为止,全市共改扩建学校近40所,使校与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让薄弱的学校不再薄弱’确保每一所学校基本达标。”铜陵市教育局副局长汪慧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具体的做法则是,一是将“好学校”的招生指标切块分配。即把市一中、市三中和县一中3所省级示范高中招生定向指标按一定比例统一分配到全市所有初中。

  二是要求师资“流动”,让部分骨干老师、优秀校长调至新建或薄弱学校任职,并在学习培训、职称评聘、工资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以2011年和2012年为例,一县三区教师相互交流就分别达500和400余人次。”汪慧珍说。

  2004年,铜陵市均衡教育的受益群体进一步扩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始被允许“无条件”地享受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权利。

  湖北人林益中正是因为这一点才选择留在铜陵。2007年,他从老家鄂州来到铜陵,很快就开起了出租车。几个月后,他接来了妻子与儿子—妻子开早班,他开晚班,儿子则进入了租住房子附近的一所初中读书,“借读手续一趟就办妥了,而且,没有借读费。”林家并没有经历让中国大多数打工者痛苦不堪的两地分居的生活。

  “最彻底的户籍改革”

  教育只是铜陵市试图均衡供给的公共服务之一。

  2008年4月,安徽省先后批准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等6市为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省里的要求主要是针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我们当时按照常规的方法,做了‘1+10’方案,也就是1个总体方案和10个子方案。”据铜陵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钟和平回忆,“由于在这之前铜陵市已经推行了教育均衡的改革,所以,大致的想法是继续通过大量民生工程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但是,经过3年努力后,我们感觉,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没有太大的突破。”

  “后来,姚(玉舟)书记找了农委主任以及分管市长研究,商讨城乡一体化究竟要怎么做?当时我们想,铜陵的城镇化率比较高,已经达到了75%,一些人均指标也不错,或许,户籍改革的口子可以开。”

 改革只有进行时 【上篇】 平权改革进行时
  2011年4月,铜陵市组织了一批人员前往成都、重庆等户籍改革先行市考察。“回来后,市政府的一个副秘书长临时找了3个人,我一个,还有两个年轻人,留下一堆重庆和成都的资料以及一个任务:10天之内拿出户改的初稿。”

  钟和平在这里提到的姚书记,是其时的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钟和平记得,为了推动户籍改革,当时由市政府统筹,紧急抽调人社局、卫生局、计生委、发改委等十几个单位的分管领导集中办公,起草各个部门的初稿。“接着,我们仨再整合修改,大约用了一周,作出了整体方案以及配套政策的初稿,涉及教育、就业、住房、民政、计生、养老、医疗等12个方面。”

  钟和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户籍改革启动时,很多方面都存在阻力,尤其是“养老”问题:农村居民是否可以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市民待遇,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我们做过评估,如果铜陵市的所有农村居民都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其实是吃不消的。但当时的姚玉舟书记、侯淅珉市长都支持打通渠道,实现社保并轨。”铜陵市的一位官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最终出台的方案是,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加新农合还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以这几年的情况看,对政府财政的冲击不大。”上述官员认为。

  当改革遭遇现实阻力,铜陵主政者的远见与魄力发挥了作用。比如,在保障性住房方面,铜陵市明确规定,农村居民及外来人口满足一定的条件也可享受保障性住房分房。

  “侯市长来自住建部,对这一条非常支持,当年就责成铜陵市相关部门从原定的1000套保障房计划中拿出100个指标分配给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后来因为有103户申报,于是又增加了3套。”

  市长侯浙珉曾在国务院体改委、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工作过,到铜陵前任国家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司长。

  2011年11月23日,铜陵市户籍改革启动。2012年4月起,铜陵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户口簿被逐渐更换。

  时代周报记者看到,新户口簿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二元性质的划分,统称为“铜陵市居民户口”。而“身份”一栏,农村居民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字样的标注,这将是国家统计农业人口、落实惠农政策的依据。

  “我们的户改纯粹是想把蛋糕分给农民,在不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不要求退还宅基地、农用地和承包地的前提下,实现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各方面待遇上逐渐并轨。而且,外来流动人口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他们如果在铜陵拥有稳定的职业、或已购买住房,或是投资兴业,都可以申请落户,而若不愿落户,则可申请居住证,享受包括就业权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在内的铜陵市民拥有的所有16项福利待遇。”钟和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户改不是把农业户口从登记册上抹掉那么简单,铜陵的改革关键是有系统完善的配套政策。”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贺东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他看来,铜陵的户籍改革之“新意”即是真正斩断了隐藏在户口背后的“隐形”福利。

  不过,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铜陵农民与市民在某些方面的待遇依然存在差别。例如,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农民的赔偿标准是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0倍,而市民可获赔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在铜陵,这意味着大约1∶3的差距。

  “目前,铜陵的实际操作是,如果同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农民与市民死亡,同价赔偿,就高不就低;但如果是两起事故,那就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同命不同价。”上述铜陵市官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铜陵曾有意在这一点上尝试突破,但由于地方没有立法权,无能为力。”

  农房确权下一步

  日前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新赋予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等财产权利。

  铜陵相关领域改革在《决定》之前已在进行。

  在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中,很多铜陵人趣言,如果可以选择,他们更愿意在铜陵当农民。因为,这里的农民不仅可以享受与市民相同的权利,而且保有土地。

  铜陵市郊区大通镇金华村的农民李金福就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的农民挺好,(承包经营的)土地流转出去了,一亩至少是700-800元一年,自己在城市里面打工还能赚工资。”

  事实上,铜陵三区一县的土地流转进展相当顺利。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任王毅军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关于铜陵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市耕地流转率达到了52%,远高于安徽省的24.7%。

  “目前,实际数据应该达到了57%。”钟和平说。

  如今铜陵县已建立了县级土地流转中心,其他三区所有乡镇办也都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行政村设立了代办点;以确保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信息畅通、运转高效;并出台相关引导奖励政策,主要对流出户、流入户和乡镇给予不同奖励。

  “一旦遇到拆迁,农民的情况就更好了。”李金福如此表示。

  按照铜陵市的政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如果这些土地被政府征用,农民得到的补偿至少包括,人均30平方米的安置房;安排就业;以及可与新农保叠加享受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作为一个重要的举措,2012年4月28日,铜陵市举行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房地产权证》集中颁证仪式。这天上午,包括郊区灰河乡五洲村的农民侯万喜在内共的56处农房成为第一批“领证农房”。

  时代周报了解到,这56人是从登记受理的678户农房中,由经铜陵市住房城建委选定,主要来自铜陵县天门镇新民村、狮子山区西湖镇朝山村、郊区灰河乡五洲村等地。

  此前的2011年10月11日,铜陵市出台《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发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凡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集体经济组织,经土地、规划部门批准建设或认可的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包括翻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可以申请房屋登记。

  “房子发证对我们而言是好事。”李金福就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他也在申请房屋的产权证。“确定了房子,将来有拆迁什么的,有个凭证可以省去不少麻烦。就是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还可以拿证件进行抵押贷款。”

  按照规划,铜陵市2011年11月底前完成房屋测绘单位招投标工作,测绘单位进场工作。2011年12月1日起,全面开展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发证工作,至2012年6月基本完成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初始登记工作,从2012年7月开始,登记工作转入常态化。

  “如果说户籍改革主要解决的是人的自由流动,那么对于农房的确权发证可以看作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中要素的自由流动的一个突破。”钟和平坦言。“给农民的房子发‘身份证’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按照市里主要领导的设想,下一步我们将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并作出可以进行抵押贷款、自由交易的方案,进一步帮助农民增加收益。”

  而铜陵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处副主任盛查礼告诉记时代周报记者,作为安徽省农房抵押流转试点市,铜陵制定了《农村房屋抵押融资管理试行办法》,目前已经报到省里,进行房屋确权,发放登记就是为了给下一步的动作打基础。

  也就是说,这一举措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农房的产权性质等同于城市房产。事实上,正是铜陵市政府对于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改革的这一利好,加剧了农民不愿成为市民的心理。

  不过,在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过程中,钟和平亦向记者坦言,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

  依照安徽省统一规定,铜陵的实施意见明确:第一每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60米;第二每户建筑面积标准为人均 45 平方米。对超面积建设的房屋,房屋登记部门在《房地产权证》附记栏注记“超建面积”。“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户的宅基地都超过了160平方米。”钟和平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184.html

更多阅读

《奥特曼·宇宙传奇》第一讲:光之国历史与远古三奥上篇

【上篇】M78星云中的光之国M78星云距离地球300万光年,其中有奥特曼(ULTRAMAN)的故乡【光之国】(ウルトラの国)。M78星云的中心有近6千万个星球存在,包括赛文·奥特曼(ULTRAMANSEVEN)手下三头著名的胶囊怪兽的故乡:阿基拉的阿妮玛星、米克拉

2014:中国经济在新起点上转型升级

      【上篇】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将更有望得以实现,也必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声明:《改革只有进行时 【上篇】 平权改革进行时》为网友画角声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