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乡土中国的人力资源“革命”



文/曾强

“缺工”来势迅猛,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沿海地区的很多企业在开春后招不到人,而企业的订单却排得满满的。年初二开始,在工业区的马路两边、工厂大门口、广场上、火车站、汽车站……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一定可以看到红旗招展,横幅飘飘,海报高悬。急聘、抢人、跪求……等字眼频频出现,令人触目惊心。烈日下守株待兔的招聘代表,个个愁眉苦脸,眼睛里冒着“绿光”,平时不怎么出门的HR经理开始纷纷赶场招聘会,不少工厂老板也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利用关系打听招工渠道。有企业甚至明码标价“买人”,谁送一个工人进厂,就给谁100元,但很快这个价格就被一次次刷新,据说,目前已经飙升到600元以上。

这就是2010年春天发生在中国沿海地区的一场人力资源“革命”——原本在生产线上习惯了埋头干活的广大工人,回家过了个年,就仿佛集体串通好一样,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匆匆返岗上班,他们要么窝在家迟迟不动身,要么干脆就不再出门打工,即使已经返城的人也不着急找活干,而是流连在各个工业区待价而沽。这群来自乡土中国的人力资源大军犹如“睡狮猛醒”般自发的采取了一种“非暴力不合作”方式,向曾经挥洒过汗水的城市、工厂、流水线、机器表达着无声的抗议和诉求。

他们在抗议和诉求什么?本刊及众多主流媒体多方采集的信息几乎是惊人的相似,工人们普遍反映工资低,干活累,加班多,无休息,而另一方面生活成本高,伙食差,健康受损,不被尊重,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辛苦却赚不到钱!言下之意当然就是希望工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保障健康,给予尊重,否则他们就说“不”!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人力资源“革命”浪潮中,首当其冲敢于说“不”的是新近两年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他们被称为80、90后,也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们相比,他们的脸庞很幼稚,思想却很先进;他们的臂膀不够粗壮,内心却足够坚固;他们的生存压力不大,家庭责任却很轻;他们赚钱不多,花销却很大;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平等意识却很强;他们不愿意像父辈那样靠死力气去养家糊口,也不愿意用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来消磨青春,更不愿意甘做牛马被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费孝通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乡土中国》中描绘了中国基层传统的乡土社会,土气是城里人对乡下人一贯的印象,一个“土”字包含了多少不屑和蔑视。六十年过去了,这种不屑和蔑视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依然存在,在沿海城市和工厂里更是集中体现,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并没有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得到根本改善,在劳资博弈中经常处于下风。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总的流动人口1.8亿,农民工就达到1.49亿。正因为乡土人力资源众多,劳动力廉价,在创造了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和繁荣神话的同时,他们的愿景和诉求也长期被忽略和压抑。二十多年来乡土中国的人力资源已经完成了新老更替,农村人力资源的主体结构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土得掉渣的老一辈农民工怀着极端失落的心理状态,集体有意识的逃离城市和工厂,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崛起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的主力军,而城市及工厂管理者的脑海中还保留着过去农民工土头土脑的印象,继续维持着不屑和蔑视的管理风格,一场人力资源“革命”的爆发就不可避免,新生代农民工用自己革自己命的方式,悄然实施了成人洗礼,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更将中国低端制造业逼上了绝境。

乡土中国的人力资源“革命”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深刻影响到中国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如何破解“缺工”有很多思路,工资可以提高,待遇可以改善,权益可以保障,产业可以升级……但人力资源观念的更新显得更加迫切,当年父辈外出务工是寻找生存空间,今天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是寻找发展-爱华网-空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市场,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眼光去看人和用人,仍然用上一代的用工标准来要求新一代的农民工,岂非刻舟求剑。

在刚刚结束的人大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此语甫出,“尊严”一词很快就成为众多媒体报道和各类阶层关注的热点,“尊严”论的横空出世恰恰为乡土中国的人力资源“革命”增添了有力的注脚。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尊严”必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潮流,也必将成为一个时代的进步。

让我们以“尊严”的名义起誓,尽管制造业利润极其微薄,尽管经济形势依然艰难,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不要再挖空心思去让工人“多干活,少拿钱”,也要谨慎使用“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这样的用工标准,因为稍有常识就可以判断,这些都不构成人力资源繁衍的遗传基因。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乡土中国的人力资源“革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0472.html

更多阅读

如果奔驰宝马保时捷是中国的品牌 奥迪奔驰宝马品牌对比

有些国人总是喜欢亵渎中国品牌的汽车,并以此为乐,我想如果奔驰、宝马、保时捷等是中国的品牌,许多中国人肯定要嚷嚷,说如何如何不好,在诸多人的折腾下,可能会一辆也卖不出去:奔驰(benz笨子:买了这车就会生笨儿子);宾利(车标顶在头上,很突出的一个

形势突变:南海将成中国的战场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南海是否可能成为中国的战场?》,作者为香港的中国问题分析员李崇光。摘编如下:  最近围绕着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南海主权争议又开始激化,直至近日越南公开在南海举行实弹军事演习,将中国的南

新浪vs腾讯:谁才是中国的微博之王

在不同的时期,作为普通网民的我们,在上网时习惯性会打开的应用或者网页都会有所不同。如果说过去“开QQ”是我们打开电脑、连上网络之后会做的第一件事的话,现在恐怕很多人会直接打开微博,看看有没有新的回复和私信联络,或者别人的交谈当

李开盛: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发展空间

曾有一段时间,国际关系学成为各高校所青睐的一门“显学”,纷纷开设这方面的本科专业,争上硕士点、博士点,甚至成立相关系、所、学院。这种趋势目前似乎还在继续。据《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5期发布的《中国国际关系学2006年度学科发

声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乡土中国的人力资源“革命”》为网友控心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