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断 “断篇新闻”是被谁掐断的



      最近,媒体在追问“断篇新闻”,其中举例叩问,“北京最牛违建咋样了?”

  面对这个问题,作为每天都在关注新闻的媒体人,我一时哑然,给不出任何答案。随后沉下心来一想,有太多曾经让舆论沸然的“热点新闻”,后来也都成为在媒体上无声无息的“断篇新闻”。

  “断篇新闻”是如何断的?又如何让新闻不再“断篇”?《人民日报》梳理出很多原因,其中有很多专业学者,都是选择从“专业技术”层面进行分析。

  比如,有专家认为,“断篇新闻”主要是与网络新媒体不断刷新“新近”的新闻事件有关,强调现在网络新媒体过度求新奇快、关注度和点击率;还有专家认为媒体应该对这些热点新闻有持续跟进的意思。

  把“断篇新闻”成因推给新媒体,推给网络技术,推给媒体人的职业精神,听上去当然有道理。不过,要分析“断篇新闻”到底为什么会“断”,肯定绕不开媒体生态恶化、舆论监督失灵、信息公开不畅等等问题。
 掐断 “断篇新闻”是被谁掐断的

  在我看来,出现“断篇新闻”,从某种意义讲,也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难以传递,处于“断裂”地带。

  只要有点从业经验,就都明白,现在面对一些突发的敏感的公共事件,一些地方相关部门多会采取遮蔽和隐瞒的手段,来避免这些事件“二次曝光”。有时为了应付民意,相关部门尽管摆出信息公开的姿态,但也会选择拖拉,或者避重就轻,让那些原本公众极度关心的热点事件,变成寥寥几行,区区几字,没有细节内容的“公文”。

  试问,又有几人可以长久清晰地记住那些生硬空洞冰冷的“公文”呢?可以说,正是回避舆论监督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隐蔽高明,才让那些新媒体更能凸显热点事件的“流动性”与“迭代性”,最终也成就大量“断篇新闻”。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说:“江西南昌洗衣机绞死女童案发生后,有多少人还记得山西被挖眼男童?当重庆女孩电梯暴打男婴事件发生后,又有多少人记得洗衣机绞死的两个女童?”

  我觉得,不要责怪人们不记得那些事件,而应反思谁在封堵人们关于新闻的“记忆”。比如,同样是关于“孩子非正常死亡”的报道,“南京两名饿死女童”的后续报道媒体就做得很充分。事隔几个月后,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地媒体仍在持续进行跟踪报道。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事件最后被问责的对象,也就是那两名可怜孩子的母亲,一个底层的吸毒女。事实上,直到现在,媒体对这起事件的挖掘,也都聚焦于这个底层特殊家庭的种种个体矛盾之上。

  “北京最牛违建咋样了?”再回到这个问题,如果能够挖掘得很透彻,能够把问题真相都查清楚,把责任都落实到位,不难想象,肯定会牵扯到一些部门单位,会拴住一些公权力。或许,这才是“断篇新闻”为什么被掐断的真正原因。

  可以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轻视民意,敷衍民意,扼杀民意,才是造成“断篇新闻”的根本原因。这种结果,也只会让权力越来越成为脱缰的野马,对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造成巨大掠夺,让公平正义失去传递的空间。

  很多人都曾引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沙利文告《纽约时报》案来呼吁应让舆论监督拥有更大空间,来拓展批评权力的尺度。那场官司的相关律师曾有句经典表述——“是时候了,该改变规则了。”现在,媒体在追问“断篇新闻”为什么会断,如何才能不断,我想,对此不能过多停留在媒体介质传播的“技术手段”的层面,而应由此催发更多的规则改变,来让舆论监督风生水起。

  那样,“断篇新闻”就肯定不会断。毕竟,只要有点新闻常识,都会明白,那些“断篇新闻”,多是有价值的新闻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043.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查看某个端口被谁占用 如何查看adb 端口占用

如何查看某个端口被谁占用——简介我们在启动应用的时候经常发现我们需要使用的端口被别的程序占用,但是我们又不知道是被谁占用,这时候我们需要找出“真凶”,如何做到呢?如何查看某个端口被谁占用——工具/原料电脑一台如何查看某个

朝鲜末代国王是被日本毒害而死的吗? 锡金末代国王

李熙是兴宣大院君(指李昰正,他早年被封为“兴宣君”,李熙做了皇帝之后,晋升为“兴宣大院君”。“大院君”指的是朝鲜王朝时代,对于儿子成了国王,而本人却没有得到王位的人的封号。)的第二个儿子,朝鲜末代国王,生于1852年,1863年至19

声明:《掐断 “断篇新闻”是被谁掐断的》为网友我姓空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