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致富。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就如同在新年中听到“恭喜发财”一样耳熟能详。正所谓与时俱进,政策致富的外延和内涵也发生着不同程度变化。在创业过程中,合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那么“发财”很有可能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成为发生在诸多创业者身上的真实。
新春大吉,人们见面时少不了道一声“恭喜发财”!正月初五,总是各家各户将鞭炮放得最欢的时候。不言而喻,迎财神!
且不论这种传统的欢迎仪式是否能得到仙界财神的青睐,其实在我们周围,就有这样一位“凡间财神”是广大创业者可以实实在在把握,稳稳当当请进家门的。那就是政府制定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发财的机会也是一样。为了不再有和财神擦肩而过的遗憾,我们就来认认财神的门。
优惠政策涉及创业各面
对于每一位投资者而言,创业都是一项立体的复合工程,钢筋水泥缺一不可。为鼓励自主创业,国家和地方的利好政策层出不穷。从上海地区的情况看,已相继推出多项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涉及开业、融资、税收和培训等各个方面。优惠政策好比是创业的助推器,能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合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步步为营的创业者不在少数。
静安区的卫先生是众多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开业者中的一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在小区内进行多元化保洁的商机。他从参加区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免费创业入门培训班开始,在开业专家的指导下成立了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在其后时间内,他依靠政策优惠,入驻了位于市中心的工业园区,获得房租补贴后,实际支付季度房租500元;此外,不仅免去了地方税收,还成功申请到了7万元免担保创业贷款;同时他还享受到了社会保险缴费优惠以及参加了从业风险综合保险。
像卫先生这样的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并不在少数。平均每天有近10人获得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担保的开业贷款约100万元;每天有约50人在参加政府补贴的创业培训;每天有30位开业者成功申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每天有5位创业者入驻政府扶持开办的开业园区,享受一系列开业指导服务;每天有50个人预约开业专家咨询……小打小闹获得成功得比比皆是,更有像文后案例中孟晋那样,从创业初的2万元和招收的6名下岗员工的服务社,到现在注册资金500万元,拥有近200名员工、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专业型家电公司。
不难发现,近年来上海通过制定完善创业政策,使本市整体创业环境日趋完善,自主创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劳动者的选择。求学时代,每个老师都告诫自己的学生,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创业过程中,这种孜孜以求的严谨态度同样不可缺少。在经历各个创业环节时,面对方方面面的优惠政策,何不也多问几个“你用足了吗”?
量体裁衣选择适合政策
一句通俗易懂的电话广告词深入人心:“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再精炼一点,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
在上海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中,其中每一具体政策都有一个适应的范围。如果留学博士马博的创办的是科技型企业,却一定要享受孟晋开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政策,这种想法就是不成熟的,也会导致失败。每个人的创业方向、创业特点不同,因此相应的每项创业政策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也不同,个人在用好创业政策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政策,即不仅要适合自身的创业条件、创业行业,还要适合自身的创业类型以及创业过程。
此外,同一范围内的政策由于在各个区县由不同的执行情况;有的即使在同一区县的不同创业园区也会运用过程中产生差异。这就需要创业者在投资前期,将各个地区的优劣高低加以比较,同时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政策优惠效果最为明显的区域,那么,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一点上,马博的例子颇具有现实意义。虽然并非刻意为之,但是在同为漕河泾区域的不同创业园区,在办公场地的租金上就有30%的差异。
让政策发挥实际效应
说到底,政策再优惠也是死的,要让优惠政策发挥效应,最关键的还在于活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享受了政府担保的开业贷款政策之后,这笔开业贷款能否顺利得到利用、实现其价值?如果不能,那么这项优惠政策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创业者如何将其灵活运用,使得它的实际效应达到最大化才是实现致富的关键一环。
于长江和他的伙伴们,在只有5万元项目孵化资金的情况,将其合理规划,适当分配,并通过各种渠道,将5万元发挥着超过数字本身的实际价值。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让政策发挥实际效应比政策本身的优惠程度来得更为重要。
创业者必须通过自身的经营服务活动,使政策的效应得到切实发挥,使它创造出更大的产值。创业者在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创业政策后,应该使政策的运用能真正的降低经营成本,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经营能力,为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做贡献,使企业走上长期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制定这些政策的出发点。
树立正确的政策理念
创业政策是个人创业的“助推剂”,但不是个人创业的“万能药”。一个人不可能完全靠政策去取得创业的成功,你必须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实施创业;如果什么条件都不具备,就去实施创业,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失败。
从2000年实施开业贷款担保政策以来,本市累计通过开业贷款成立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共3.4万家,从业人员36万人。但是,成功转制为小企业的只有2100多家。
显然,在政策扶持的鼓励下,很多人走上了创业之路,但相当部分“小老板”企业成长并不快,吸纳就业的量也没有明显扩充,只能继续靠着政策吃饭。优惠政策,无形之中被企业看成了规避成长风险的保护伞,企业虽然不至于死亡,但是少了独自经历风险的勇气。缺少了这样的锻炼,企业又如何经受得了大风大浪的考验?
任何人都不能靠政策来创业,任何人也不是为了享受政策而创业,这是用好创业政策必须树立的理念。比如开业贷款担保政策,是你创业过程中发生融资困难时,政府才给你提供的这样一项政策,你不能为了享受这一政策而创业。总之,创业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基础,在看准市场商机的同时,去选择创业,并适时的通过创业政策为自己服务,就能让您更好的走上创业之路,走顺创业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