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财智人生 李嘉诚的人生感悟



  最新一期香港《资本》杂志选李嘉诚为香港十大最具权势财经人物之首,现在李嘉诚拥有约600亿港元财富,其商业王国市值数千亿。

到今天,他仍然坚持每早5时45分起床,听6点钟新闻报道,跟着打高尔夫球,然后返回办公室,展开一天的工作。

    走到人生第七十个年头,李嘉诚扼要地说出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言两语,描绘出他怎样闯过昔日的难关。

    每次面对逆境,李嘉诚都会这样问:“自己有足够能力应付吗?”

    能力需要锻炼。入世之初,他就碰上了逆境。请看《名人》杂志载文:

少年:“人家求学,我是抢学。”

    1938年,李嘉诚读初中,为了逃离战火,一年后,他跟着爸爸离开家乡潮州到香港谋生。

    爸爸在家乡当教师,李嘉诚自小喜欢看书,来到香港,他坚持半工半读。“人家求学,我是抢学。”

    李嘉诚13岁那年,爸爸患肺病入院,他马上到处查看书本,寻找医治方法,但最后还是失望。临终前一天爸爸问:“你有什么事跟我讲?”李嘉诚很有自信,安慰爸爸,说:“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生活得很好。”每次提及父亲,李嘉诚都是眼泛泪光,哽咽说着往事。

    之后,李嘉诚做推销员边进修边工作,赚钱养家。

    当推销员的日子,李嘉诚每天工作16至20小时,没因香港战乱而放弃拼搏。早上9时上班前,他到其他地区发掘新客户。人家喝下午茶,他继续工作,晚上,他又跑到工厂视察“跟单”。工作尽责勤奋,他开始有自己的熟客。

    一次老板以营业额计算,派发年终花红,李嘉诚排在第一位,花红高出第二位7倍,“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而自己就老想着一直爬上去,所以当我做生意时,就提醒自己,如果继续有骄傲的心,迟早一定碰壁。”

    创业:“不要嫌弃细小河流……可以成为长江。”

    1952年,李嘉诚开设塑胶厂,取名长江。“不要嫌弃细小河流,河水汇流,才可以成为长江。要不停吸收新知识,留意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甚至要稍跑在社会之前。”

    50年代香港工业刚起步,又有大批廉价劳工,经营小本生意,最重要是能吃苦耐劳。“最辛苦是做穷生意。”创业时,资金不足,推销、设计,样样都要亲手做。

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造出较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

    只可惜当时香港没有这种机器,若到外国订购,价钱又昂贵。于是,李嘉诚不断研究,制造机器,“靠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到现在,李嘉诚仍不停阅读书籍杂志。每有好文章,下属必定翻译成中文,让他阅读。

    经商之道,要居安思危,也要洞悉社会动态。“没有一样事情会无止境地好,同样道理,没有一个行业会一直好下去。”

    经营塑胶生意时,李嘉诚已投资地产,主要投资到工业大厦。就在70年代香港工业式微前,他结束塑胶生意。“我在赚钱时结束工厂,赔偿赔得足,工人们人人开开心心。”

    做生意:“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

投资地产,李嘉诚运用资金宁取稳健保守,从不向银行借贷。“做生意似划艇,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

1967年香港社会不稳定,投资者失去信心,但李嘉诚有另一见解。“中国不会将香港变成一个烂摊子,对她没有好处,香港不会完。”

    人弃我取。李嘉诚低价买下其他地产商刚开始打桩而又放弃的地盘。70年代,人口由战后60万增至400多万,楼宇需求大大增加。“我赚到很多钱,但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

    某日,开完业务会议,他的秘书洪小莲(现为长江实业董事)说:“我们将来一定要做成最好的华资地产公司。”李嘉诚却说:“我们要做到能与置地(当时香港实力最雄厚的英资地产商)较量。”

    70年代中,长实击败置地,投得地铁公司那块位于中环旧邮政局的地皮。虽然如此,但当问李嘉诚,经商多年,最引以为荣的是什么事情,他说不是击败置地,而是“我有很多合作伙伴,合作后,仍有来往。比如投得地铁公司那块地皮,是因为知道地铁公司需要现金……你要首先想对方的利益:为什么要和你合作?你要说服他,跟自己合作都有钱赚。”

    因为这一击,洪小莲后来回忆起当初李嘉诚那番话,发现原来梦想可以成真。

下属:“你要首先让他们喜欢你。”

    洪小莲当年是李嘉诚的秘书,那时长实还未上市。她说:“如果当年我的老板不是李先生,就没有今日的我。”

    当秘书,没什么消遣,洪小莲就用午饭时间来看报纸娱乐版。李嘉诚刚好走过,说:“看这些东西,没有益处的。”她当时想:“关你什么事。我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再细想,又觉得不无道理,于是开始工余进修,后来,她又鼓励下属进修。

李嘉诚有一套管理之道。“管理一间大公司,你不可以样样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首先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使得他们安心工作,那么,你就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你。”

    业务发展愈是庞大,就更要懂得用人之道,独具慧眼,李嘉诚那份“慧”是出于一份“心”。

    一位长江实业的司机跟采访李嘉诚的记者说:“我们真是很喜欢我们老板,他对我们非常好。他知道公司的公积金投资在外面,遇金融风暴,损失很多,老板填了那笔数,不让员工的公积金受损。”

    70年代,李嘉诚留意到英资公司有不少优质资产,有助他发展地产以外的业务,于是他开始计划一连串的收购行动。

    80年代初,李嘉诚以较优惠股价收购和黄,他是凭着长远投资大计取得汇丰银行的信心,这为日后的港口业务奠下发展基础。

    对于迅速发展港口业务,负责李嘉诚专访的香港电台监制有这样的理解:“和黄已经有港口生意,所以李嘉诚说1983年,用一两亿就发展了六号码头,到投得七号货柜码头,已经要40亿,你想一想,他可以省很多钱而拥有很多实力……现在全球最大吞吐量就是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公司。”

    信心:“上市公司一定不迁册,但一定要做得很好。”

    发展业务,不免会遇上风浪。80年代,风云不定。不少人猜测长实系公司会迁离香港,李嘉诚说:“讲得最激烈的时候,我讲过一句:‘如果要迁册,你们问问有没有办法迁走李嘉诚主席,没法子的话,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提迁册了。’之后,无人敢再讲。”

   “当时我的决策是:上市公司一定不迁册,但一定要做得好,否则,公司前途真是有限。虽然,我们当时要做的事情都很不顺利。”

到今日,长实并没有迁册海外,李嘉诚以行动和庞大资金为中国和香港注入信心。

撇开了信心问题,他仍有忧虑。“我们有阴影,就是怕人家说我们两个葵涌货柜码头发展得太大。虽然政府当时没有明言说你做得太大,但你感觉得到,那么,你就要为股东争取最好的回报和出路,你就只好向外面发展。”

     究竟这是否李嘉诚发展海外业务的动机?

    和黄发展海外港口业务,由英国开始推展至欧洲德国和美洲。今日和黄在英国有3个港口,其中一个是全英最大港口货柜码头,而全球已有80个泊位。

说到和黄的海外业务,不得不提赫斯基石油公司。80年代,中东国家和美国有分歧,石油供应紧张。李嘉诚当时想:“加拿大有石油,政治环境相当稳定,如果投资加拿大石油,已经有一个大客:美国。”于是,他收购了亏蚀的赫斯基,多年来,开源节流,转亏为盈。

    和黄1998年中期业绩报告里,在7项业务当中,只有电讯、基建和能源有溢利增长,能源业务经营溢利4.3亿,占溢利6%。赫斯基零售网络和市场占有率增加一成,预计全年会有增长。

    开会:“当你提出困难,请你提出解决方法……”

    和黄前高层马世民说,李嘉诚的成功在于一来懂得掌握时机,趁低吸纳,二来速战速决,在最有利情况下达成交易。

 李嘉诚财智人生 李嘉诚的人生感悟

    李嘉诚决策快,开会快,雷厉风行。“我开会很快,45分钟。其实是要大家做‘功课’。当你提出困难时,请你提出解决方法,然后告诉我哪一个解决方法是最好。”

    他又说了一个比喻:“我是杂牌军总司令,难道我拿机枪会好得过那个机枪手吗?难道我可以强过那个炮手吗?总司令懂得指挥就可以了。”

    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读中学时,李嘉诚已带他们回公司开会。“带他们到公司开会,目的不是教他们做生意,而是教他:做生意不是简单的事情,要花很多心血,开很多会议,才能成事。”

    教子:“沙地里长出来的树,要拔起它,你说有多难呢。”

    李嘉诚一直都在磨练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

    李泽钜年幼时,李嘉诚带他到报纸档口,看一个边卖报纸边做功课的小女孩,要他了解自己以外的世界。

    一次,李嘉诚到外国探望读大学的儿子。那日,天下着雨,他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背着大背囊,踏着自行车,在车辆之间左穿右插。李嘉诚心想:“这么危险。”再看清楚一点,原来是儿子李泽楷。

    最初,两兄弟到外国读书,李嘉诚没打算买汽车,只买了两辆自行车给他们代步。自那次目睹险境,他才放弃这个磨练儿子的方法。

    企业王国有了接班人,李嘉诚开始部署他的退休生活,放下部分重责,去圆自己另一个梦。

    用钱的守则:“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赚钱才有意义。”

    李嘉诚说:“1957年、58年,我赚了很多钱,那年,我很快乐。”一年后,快乐换来迷惘,他想:“有了金钱,人生是否就可以很快乐呢?”

    左思右想,他终于想通了。“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赚钱才有意义。”

    跳出了金钱圈套,李嘉诚将悟出来的道理教导儿子李泽钜、李泽楷。温室里的幼苗不能茁壮成长,他就带他们看看外面的艰辛,带他们坐电车坐巴士,又跑到路边报纸摊档,看小女孩边卖报纸边温习功课那种苦学态度。

    每逢星期日,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必定跟父亲出海畅泳。然后,他们要协力上演一幕“压轴好戏”。“他们一定要听我讲话。我带着书本,是文言文那种,解释给他们听,然后问他们问题。我想,到今天他们亦未必看得懂,但那些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经验和做人宗旨。”

    做人跟做生意一样,李嘉诚有自己坚守的原则。“有些生意,给多少钱我赚,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容许做,我都不做。”在滚滚红尘当中,可以辟一处地方安顿好自己的良心,身心亦较舒泰。

    儿子眼中的父亲:“他知道生命里哪些事情最重要。”

    在李家,吃晚饭时,两个儿子坐在李嘉诚两旁,经常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雀跃,而坐在对面的大媳妇王富信默不作声专心吃饭。

    无论工作如何繁重,每逢星期一,他们一家人必定在深水湾家或外婆家吃一顿饭。通常一家四口,四菜一汤,吃得清淡。

    众人眼中,李嘉诚是成功企业家,懂得赚钱。在两个儿子心里,李嘉诚有另一种心灵追求。小儿子泽楷说:“我觉得我很幸运,可能是其他人想不到的,我们生活是那样简单,不是说简单就叫做非常好,而是简单原来就是非常幸福。”

    李泽钜说:“爸爸是一个很懂得用钱的人,他知道生命里哪些事情最重要。如果在他一生中,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可以帮助不幸的人,他感觉更加富有。”

    金钱,不能堵塞心灵缺口。要填满那遗失的一角,就要寻向缺失的根源。战乱时,李嘉诚不但失去上学机会,肺病还夺去父亲的生命。七八岁那年,李嘉诚看到爸爸在晚上仍然一丝不苟地改卷,他当时想:“……老师付出很多,但收获很少。”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他开心地走到爸爸身边,跟他说:“英文不是很难学,我念给你听。”听罢,爸爸流露出一份伤感。回忆昔日那份伤感,李嘉诚眼角滴着泪珠,说:“他知道我很喜欢读书,但当时条件不许可。”于是,教育和医疗就成为李嘉诚日后要实践的梦。每有贡献祖国的机会,他都不放过,尤其目睹人民生活在贫困之中。“……文化大革命,国家搞成这样……我想捐钱到汕头做医疗工作,只是想对国家民族有利,但最后都做不到。”

    贡献祖国的机会终于来了。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李嘉诚被邀出席国庆典礼,欣赏烟花时,他既兴奋又激动,想:“我可以为中国做些什么事情呢?”

    那年,有潮州同乡发起在家乡兴建大学,在未有其他人带头捐款前,李嘉诚毫不犹豫捐了3000万港元,为日后汕大奠下了“地基”。1981年,中国政府批准兴建汕头大学。李嘉诚为此付出了庞大数目的金钱,还出了不少心血。到今天,李嘉诚捐了超过12亿港元兴建汕头大学,而每年汕大需要的1.2亿人民币经费当中,七成是李嘉诚支付,而两成是由广东省政府拨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09289.html

更多阅读

家族命运——李泽钜和李泽楷的人生轨迹 李泽钜李泽楷

李嘉诚分配家产,惊动了香港和华人商界。多年来,这一直是李家被追问最多的话题之一。“总市值近万亿港元的长和系王国,最终将托付给谁?”每次,和黄集团和长江实业[89.801.99%]股东发布会后,记者们都要对此发问。没有丝毫前兆,5月26日,李嘉诚

李嘉诚的经典名言,李嘉诚励志名言语录 励志名言微信语录

1、“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李嘉诚的经典名言2、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3、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4、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5、人生最大的错误是

大盗张子强与首富李嘉诚的神秘对话(组图) 李嘉诚张子强对话

大盗张子强与首富李嘉诚的神秘对话被称为世纪大盗的香港人张子强(广西玉林出生,4岁后移居香港成香港居民)以及他的犯罪团伙已经伏法十多年,但是关于他的神秘传说仍然不断,随着去年李嘉诚专访首次谈及张子强绑架其长子李泽钜事件,张子强

转载 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居家风水故事 首富李嘉诚

原文地址: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居家风水故事作者:风水世家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居家风水故事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李嘉诚,汉族,原籍广东潮州潮安 ,祖籍福建莆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1928年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

李济深之子李沛钰的人生传奇——人物系列 全能传奇人生

1949年10月1日,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站在广场上北京大学方阵中的,有一位名叫李沛钰的年轻人。他刚刚冲破了国民党的重重阻挠,从香港回到祖国内地,投身新中国的怀抱。此刻,他正心情无比激动地仰望

声明:《李嘉诚财智人生 李嘉诚的人生感悟》为网友键盘弹奏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