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芳创业:是中国移动成就了她(二)



   当初刚进传输所时,最热门的选择是微波,卫星通讯,轰轰烈烈,代表着当时的前卫和潮流。但李默芳习惯了服从分配,服从组织安排,习惯了作螺丝钉,所以毫无怨言地进了无人热衷的移动通讯研究组,开始了她职业生涯的崭新一页。她始终认为,重要的不是干什么而是怎么干。开始她对移动通讯了解不多,但深入进去以后觉得移动通讯很有意思,虽然那时移动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专业,但默芳总和她的同事们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埋头苦干。一次她去理发,一个老师傅对她说,行行出状元,一个人做什么事,到了发痴的地步,他一定会成功。李默芳对此深有体会。那时移动通讯所特有的漫游、切换等东西引发了她的极大兴趣,她研究这些东西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骑着自行车还在想画流程,结果“叭”撞上了马路牙子,身上都摔青了。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对技术、对业务的热爱乃至痴迷,很难想像日后她能取得那么突出的成就。

    机遇可遇不可求它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李默芳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诚实做人,干什么事情就要干好,而且要好上加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为她的个性品质增添了要强、进取、合作、亲和力的元素。从担任传输所无线室副主任到中国移动总工程师,这些个性品质使她能成为一个好的合作者,好的领导者。李默芳大学毕业后曾在兰州军区通讯总站干了7年。军队的历练也给她的成功增添了砝码。在部队,随时都有急行军、长途拉练,不会因为你是女同志而受到格外照顾,女同志照样要打起背包就出发,脚上打了很多泡还是要坚持。正是经受了这种肉体和精神的艰苦磨练,李默芳变得意志顽强,特别能吃苦,养成了不怕任何困难,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军人特有的个性。她的信条是,“哪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她攻破英语、顽强自学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李默芳创业:是中国移动成就了她(二)

    李默芳刚到传输所时发现拿到的资料全是英文,她一下傻眼了,连字母几乎都认不全,因为她在中学、大学都是学的俄语。怎么办?工作需要,不学也得学,否则连文件都看不了。军人的素质作风在这时候体现了出来。开始,她只求看懂意思不管发音,拿着字典一个一个查单词,一个一个背单词。下班别人都回家了,她留在办公室继续用功,节假日更是她最好的学习时间,娱乐几乎与她绝了缘。功夫不负苦心人,她终于突破阅读关能看懂英语文献了。后来,工作需要跟老外交往,必须学会说英语,这对她又是一个难题。为了克服哑巴英语,她跟着广播、电视学《FOLLOWME》,学《商务英语》,学《走遍美国》。

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念,一遍一遍地模仿。她相信语言就是交流用的,只要胆子大一点,脸面少顾点,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开始时她听别人说,不敢自己说。后来老外鼓励她,说,“你英语不错,为什么不说呢?”以后她就开始大胆开口说,说完以后,人家没有听懂,她感到很难为情,但这更激励她一定要说好英语。她注意别人怎么说,用的哪些词,用心去听,跟着别人学,这样慢慢的把口语练了出来。如今,无论是在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还是与世界同行切磋交流,英语完全成为了她工作交流的工具。每当别人羡慕地说:你的英语真好!她总是说:“语言的本质就是交际,只要善于学习谁都可以。”

    李默芳1964年入大学,正常的学习生涯只进行了两年就开始了文革,因此大学所给予她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在工作中她也感到远远不够用。她在学校学的是晶体管,在部队研究的是短波通信,到了传输所,要研究频率利用和移动通讯,这对她都是新课题。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靠顽强的自学克服困难。开始阶段,要学的东西太多,简直抓不到要领,后来她选准一点,钻进去,沉下来,一点一点地抠,通过一点再逐渐扩大到更多的点,更多的面,由此练就了深厚的基本功,为更高级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了这番过程,别人再拿来一个新问题她很容易就能理解并分析。现在,虽然她参加了第一代移动通讯,第二代移动通讯,但到了第三代,有些东西对她来说仍然是陌生的,她便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很快就掌握了其精髓,对通讯技术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融会贯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境界。她相信活到老学到老,对此毫不含糊。这也是她始终能跟上迅速发展的通讯技术的原因之一。

    有人常常抱怨自己缺乏机遇,或者慨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不停地跳槽,忽略了对业务基本功的锤炼,心态浮躁。李默芳的经验是,不刻意追求机遇和成功,踏踏实实做学问,本本分分做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展示才华。当中国移动高速发展时,李默芳在技术、外语方面的优势给了她领先的目光和超前的意识,她把握住了机遇。

    厚积薄发为DSMP规范再立新功

    大家都谙熟了李默芳对移动通讯标准、体制、网络等方面的众多建树,而她对数据业务管理规范DSMP的贡献也许还鲜为人知。

    “移动梦网”是中国移动的一个创新。借鉴日本NTTDoCoMoI-MODE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移动在无线数据业务发展上创造了一个中国式的商务模式----开放的合作共赢梦网模式。“移动梦网”的诞生带来了移动数据业务的繁荣,也挽救了中国的互联网事业,成为国际上的经典案例,很多的梦网服务提供商由此得以生存和发展。但随着业务从蛮荒期向发展期的快速挺进,也产生了许多不规范现象,用户得不到很好的服务,直接损害了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为了加强管理,使“移动梦网”健康发展,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这就是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管理规范DSMP和卓望公司的核心产品MISC平台产生的背景。

    一直以来,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承担话音业务提供、维护、管理的角色,所谓的增值业务管理也只是与话音业务有关的增值业务管理,如号码显示等,而对于数据业务的管理没有经验,特别是多种数据业务的管理。因此在中国移动有了“移动梦网”这种无线数据业务商业模式后,如何在数据业务中做好提供、维护、管理成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作为中国移动总工的李默芳开始思考如何为企业搭建数据业务服务管理平台,以确保企业在竞争中保持服务和业务领先。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设计过程。首先,从单纯的话音业务向多种业务发展有一个认识过程;其次,从单一业务提供向多样性、个性化服务提供有一个发展过程;再次,从独立的服务提供商到开放的价值链服务提供商有一个经验积累过程。李默芳依靠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技术和企业运营经验,紧紧围绕企业的核心价值点来设计数据业务管理平台,她带领集团公司技术、业务部门和卓望公司,在2002年为中国移动出台了“数据业务管理规范DSMP”,这一规范最终为卓望公司MISC产品所实现并用于支撑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

    DSMP规范是中国移动的创新,它开创了中国运营商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需求制作规范的先例。DSMP规范是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它完整地回答了企业生存的三个核心问题:中国移动在移动数据业务价值链的定位是什么;中国移动在数据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中国移动数据平台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是什么。事实也正如默芳总讲的那样:对于DSMP规范和MISC平台,在国内运营商中包括国际上,中国移动没有落后而是比较领先,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MISC平台目前已经在全国17省市部署,继去年接入短信业务、WAP业务后,今年又接入了彩信业务,以后还将陆续接入其他有关的数据业务,这是中国移动领先世界的一个例证,也是中国移动在数据业务管理方面的一个创举,为其他移动运营商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借鉴作用,令中国的移动数据业务沿着健康、规范的道路发展。经过2004-2005年的MISC平台建设期,中国移动顺利地完成了数据业务从发展期向规范期的过渡,数据业务占企业总收入比例得到很大增长,确保了在运营商中的领先地位。

    对行业热点问题的独到见解

    目前中国的电信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对3G、梦网价值链、新形势下的竞合关系等等问题业界见仁见智。作为一个移动通讯专家,李默芳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默芳总坚信3G一定要到来。她说,技术的发展总是给人们带来更广阔的天地,给用户带来很多新业务、新感受。新技术的采用通常能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给运营商带来较好的效益。她分析说,二代是为话音设计的,虽然它有短信,但本身不是为数据业务设计的,而三代是专为多媒体业务设计的,这是移动技术发展的必然。从全球来看,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经历了从话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转换后,正在向三网融合的方向转换,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技术发展到这一步就自然出现很多新的数据业务,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到了影响,就像计算机的出现让人们对EMAIL、短信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一样。多媒体业务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2G的网络不能支撑这些业务,虽然3G的带宽还有限,还要再发展,但它的到来是肯定无疑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06862.html

更多阅读

家纺创业:事半功倍的十大金律(二)

七、建立自信心一个人能否做成、做好一件事,首先看他是否有一个好的心态,以及是否能认真、持续地坚持下去。信心大、心态好,办法才多。所以,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投入才能收获,付出才能杰出。永远

李静谈创业史:被命运推到了风口浪尖(2)

  王中军的华谊兄弟传媒表现出浓厚的收购兴趣。本来合作将成定局,可双方初定的价格在华谊董事会却遇到了阻力。   也是在这个时候,在好友易凯资本CEO王冉安排的一个饭局上,李静认识了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和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她没想

李静谈创业史:被命运推到了风口浪尖(1)

 她是一个最不像创业者的创业者;她只想找寻“有劲”的生活,却在无意中掉入了商业的河流;她在一次次呛水中学会了游泳,最终被命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采访 | 《创业家》记者 申音方浩 白明婷   文 | 《创业家》记者 白明婷

李开复谈离职:想找回每天激动的生活(二)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跨国公司有多难:四个问题是永远的难题 主持人:看谷歌之前这个过程当中,一开始就像你所谈到的前两年大家在批评你,也是认为在全球那么棒,为什么在中国这么不好,后来我们也注意到了,其实它推出了很多很多的适应中国本土

IT界首富李彦宏:百度的下一个关键词(二)

“国际化就是本土化” 不难理解国际化对于李彦宏是怎样的一张牌。 李将进军日本定义为对百度核心竞争力的一次测试:在中国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否在国外也有效?在目前百度的增长态势和股价势头下,这种测试的成本不高,但收效却可能是双倍

声明:《李默芳创业:是中国移动成就了她(二)》为网友轉裑等涬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