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名校学子成山村‘疯子‘



2002年,在广西昭平县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山村,一位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却回到家乡办起牧场,养起牛羊,开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创业历程。他就是先后走向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的第十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昭平县富罗镇砂子村青年邱展宗。

  回乡创业:名校学子成山村“疯子”

  2001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邱展宗,曾在一家旅行社担任经理,收入不错,很快掘得了毕业后的第一桶金。

  然而,从2002年开始,他放弃高薪的工作,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却回到山旮旯里创业。此举无疑给昭平县富罗镇沙子村里投下一枚重型炸弹。

  “你是不是疯了?”首先站出在反对的是他父亲邱应芳。那愤怒的声音,伤心欲绝的眼神,至今仍在邱展宗脑海时而涌现:“我流血流汗供你读书,就是指望你跳出农门,当个干部、做个老师都行,如果回来养牛放养,哪个不会,何必送你读书?”

  弟弟的反对,也极为强烈:“村里没读过书的人,都纷纷外出打工。你喝了那么多年的墨水,还回家跟牛屁股,能有什么出息……”

  就连曾经分手的女朋友,也带着父母特意从九江市千里迢迢赶来,合力劝其回城工作生活,然而,一切都不济于事。

  村民同样不理解。他的想法不仅遭到了村民的嘲笑,就连一直给他帮忙的堂兄也感到很奇怪。“我们这里出去一个大学生多不容易,现在倒好,回到这山沟里来,这能有什么前途?”

  一些乡亲纷纷摇头:这娃娃真的疯了!

  种草养牛:怪招迭出的“傻子”

  然而,这仅仅是开头。怪招迭出的邱展宗在创业过程中许多做法不但让当地村民难以理解,就是发展到县城里也招来不少市民和商家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保证科学圈养牛羊,其一口气租了1000亩多荒山作牧场,并承包了50多亩田地,花钱请人种上牧草……

  祖祖辈辈从没有圈地养牛羊的历史,更没有见过在田地里种草的村民更加迷惑了。 “山上到处都是草地,养牛还要种什么草。”曾当过村干部的邱展宗堂兄邱益武话语说出很多村民的心里话。村民邱继生也疑惑万分:“哪里有种草来养牛的?我们养牛都放在山上,怎么种草来养牛。”

  但邱展宗自己心里却很有数,在内蒙古工作间隙,他特意去考察了当地依靠养殖致富的成功经验,密密麻麻记了几大本笔记,他更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山有水,非常适合生态养殖业。他还了解到光靠山里的野草,不能满足现代化养殖的需要,必须种上优质的牧草,所以,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种牧草。

  2003年春天,邱展宗种下的牧草已经将近一年了。但村民却一直没看见他养的牛,他们都觉得邱展宗的草是白种了。村民有默默担心的,有摇头叹气的,也有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村民邱继生曾放言:“租这么多的田来种草、养牛,他肯定会失败。” 村民邱益阳则感到很惋惜“这个怎么搞呀,投资那么多下去。”

  这时的邱展宗却并不着急,他原本就是要等到草长好后才开始养牛,而且养的还不是本地一般的牛:“广西的小黄牛个子比较小,生长比较慢,五六年才能生长一条小牛,肉质老化不好吃了。只有经过杂交改良后的肉牛品种,产出的小牛才能生长迅速,而且产肉率高。”

  当时的贺州市也正在搞牛品种改良,邱展宗更加认定了这个路子。

闯荡商场:出手不凡的“小子”

 回乡创业:名校学子成山村‘疯子‘

  2005年,邱展宗卖掉第一批牛挣了点钱,但他很快又不卖牛了。

  原来,那时候昭平全县只有一家屠宰场收购肉牛,宰杀后再把牛肉卖到市场,因为没有竞争对手,他们收牛时故意压价。“我卖给他的时候,他们不给那么多,他们杀得很低的价格,值2000元钱的牛,给我1500元钱。”看到自己养牛的利润都被别人赚走了,邱展宗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我自己拿到上面去屠宰,经过自己屠宰分割以后,一头牛价值2000元能卖出2300元,能产毛利大概400到500元钱。”

  办证、联系肉摊、操练分割……随后,邱展宗马不停蹄干了起来。由于他养的牛出自山水天然牧场,加上喂他特意种上的优质牧草,这些牧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牛吃了后肉质也不一样。很快,他的牛肉在县城肉市站稳了脚跟。上午10点多,别人的肉摊还没有卖出几斤,他的牛肉早被抢购一空。

  从卖肉牛到卖牛肉,邱展宗的利润增加了,牛肉的销售量也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这更加坚定了他当初回乡养牛的选择。

  牛肉在市场上越卖越火,但邱展宗又不满足了——既然自己的牛肉这么好,为什么不直接销售给酒家饭店,减少一道环节而增加利润呢?

  2006年5月,邱展宗带着新鲜的牛肉直扑饭店。然而,饭店都有自己固定的供货渠道,对半路冒出的突然冒出来的“程咬金”,没人当回事。连跑了十几家饭店,却一两牛肉也没卖出去。怎样才能让饭店接受自己呢?邱展宗又想出了一个怪招:每公斤售价比其他商家贵4元!先决条件是供货时先说明“优质优价”。

  刚开始闯市场,不是低价入门,反而比别人还要贵,邱展宗这个奇怪的举动虽然让县城那些饭店都无法接受,但让人一下记住他名字。随后,邱展宗又出怪招,把牛肉送去给饭店免费使用,一家在昭平县城较大的饭店勉强答应先试用,结果却令他意想不到。“我们试验过以后,感觉他的牛肉确实不错,最终决定跟他合作。”饭店经理陈善邦说。“宁愿贵一点,因为他的牛肉分量足不注水,口感都不一样,很新鲜。”

  饭店用了邱展宗的牛肉后,来吃饭的人都觉得味道好,邱展宗的牛肉在顾客中慢慢地有了口碑。尽管“贵”,但很多酒家从此就认定了邱展宗,只从他那里买牛肉。

  商家们无不惊叹:“这小子!行!”

  展望未来:新农村 新路子

  现在,每天邱展宗都要赶上几头牛送到县城去屠宰,新鲜的牛肉还没上市就被县城里的饭店早早地订购一空,每个月都有数万元入账。但是,邱展宗和村里的亲戚一起养的牛加起来存栏只有200多头,远远满足不了迅速扩大的市场,邱展宗就到周围昭平镇、北陀镇、仙回瑶族乡等去发动农户按照他的养殖模式养牛。目前,已新建基地3个,总面积3000多亩,新建成牛舍200多平方米,种草40多亩,公司系列产品成功打进贺州市区超市并设立专柜,专营天然牧场牛养系列餐馆即将开业……

  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昭平县决定扶持邱展宗发展养殖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走产业化经营模式,传授养殖技术,带动全县农民一起饲养牛羊,使牛羊养殖成为昭平县的一个重要产业,为发展县域经济贡献一份力量。在邱展宗的倡议下,该县还成立了草食动物养殖协会。他本人也当选为贺州市二届人大代表。

  路是人闯出来的。邱展宗的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电台、广西新闻网、《广西人大》、《贺州日报》、贺州电视台、贺州电台等全国数十家媒体亮相。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回乡创业天地宽,大学生更是如此。

  “我觉得,大学生回乡当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大学生回乡从事农业工作,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小农业,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农业;大学生学成回乡创业,不是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后无奈的第二选择,而应该是有志青年学子学有所成后干一番事业,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第一选择。”邱展宗如是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06660.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创业:点“格”成金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去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郑应辉创办了省会首家“格子铺”—百宝格。一年来,“格子铺”在他的努力经营下生意红火。   走进位于省会建设大街繁华商业区的“百宝格”时,200多个不同尺寸的格子和琳琅满目的

大学生回乡创业 大学生回乡创业开辟一片新天地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16日,记者在宜宾县喜捷镇新民村看到10余亩苗圃基地,种植的是巨桉、杨树、茵红李,绿化苗黄桷树、三角梅、桂花、广玉兰等造林苗木。原来是2008年6月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李兴科和唐元根用自己学到的林业知识搞的一片苗

餐饮创业:包子铺“长”成大酒店

    【创富人物档案】      姓名:刘宝珍年龄:45岁      从一间80多平方米的包子铺起家,到如今4层的大酒店,刘宝珍用近30年滚雪球式的创业经历告诉后来的投资者:从小事做起,机会就在身边。如今,他正准备向其他行业进军,

刘文喜:种蘑菇成百万富翁

大学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辞职回乡创业。昨日,记者在宝应望直港镇见到了今年39岁的“大学生农民”刘文喜。沉浸在喜悦之中的老刘,今年栽培的食用菌又取得了大丰收,仅头一批21个大棚就采菇50多吨,收入超过30万元。刘文喜这个大学生种菌菇种

大学生毕业回乡创业:种蘑菇成百万富翁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辞职回乡创业。昨日,记者在宝应望直港镇见到了今年39岁的“大学生农民”刘文喜。沉浸在喜悦之中的老刘,今年栽培的食用菌又取得了大丰收,仅头一批21个大棚就采菇50多吨,收入超过30万元。刘

声明:《回乡创业:名校学子成山村‘疯子‘》为网友龙爷无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