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篇》12.1【译文】颜渊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以符合礼制就是仁。若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够约束自我以符合礼制,那么天下便全都达到仁了。施行仁义全靠自己,难道还能依靠他人吗?”颜渊问:“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符合礼制的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不听,不符合礼制的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一定按照这些话去做。”【笔记】

这一章讲述了什么是“仁”:“克己复礼”便是“仁”。可本章的核心并非这四个字,而是四个“非礼”,即具体的行动指南。孔子从四个方面对行“仁”提出了指导,这四个方面是每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四种行为: 看、听、说、行。由此我们便可以知道“仁”其实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们的看、听、说、行等要符合礼制。如果把这一切延伸到企业组织之中,那么,仁便是做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事,说有利于团队协同和团结的话。同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符合规则和制度的。可是,要做到一切行为都符合礼制并不容易,即便是像颜渊这样的人也需要努力而为之。因此,当我们要求自身履行“仁”时,一定要学会“克己”,唯有做到了“克己”,才能够真正做到“复礼”。【行动指南】行“仁”永远是自己的事,不要指望他人能够帮你任何一点。企业管理者应该为员工们设定符合礼制的各项行为准则,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履行“仁”则。这样的企业将具备永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