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01:49:15分享人:初月青衫染蒹葭来源:互联网20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颜渊篇》12.12【译文】孔子说:“根据只言片语就可以判决案件的,除了子路还有谁呢?”子路答应办的事绝不会拖到第二天。【笔记】子路是一位让孔子爱恨交加的弟子。的确,子路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行动力很强,做事勇敢果断,为人忠义正直等。但是由于子路爱逞匹夫之勇,令孔子担心不已,最终子路的确死于混战之中。本章讲述了子路的果断和诚信,值得所有人学习。我认为孔子这段话是对子路最高的评价了,能够根据只言片语就可以断定案件,这样的人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而且判断准确、做事果敢。我们通常在所有的背景资料全部到位之后,还不敢做出一个定论。“子路无宿诺”则反应了子路是一位一诺千金的君子,不但答应了一定要做到,而且绝不拖拉。用今天的话说便是“日事日清”,每天的工作每天都处理完。反观企业内部,很多员工答应的事情总是拖到最后不得不完成之时,才勉强采取行动,最终完成的结果总是令人无法满意。这与子路可谓天壤之别。【行动指南】
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日事日清。今天的事一定要在今天处理完,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如果不能够日事日清,最终所有的事情累积在一起,只会导致很糟糕的结果,从而导致工作成果微乎其微,而人生的价值也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06041.html
更多阅读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篇》13.17【译文】子夏担任莒父的地方长官,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不要图快,也不要看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盯着蝇头小利,便办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子路篇》13.14【译文】冉有从朝廷回来,孔子问:“为什么这么晚?”冉有回答说:“有政务。”孔子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13.6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篇》13.13【译文】孔子说:“自己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人民也会服从;自己的行为不端正,发布了命令也没有人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篇》12.9【译文】鲁哀公问有若:“遇到荒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