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我们不走了,就在家乡创业。”如今,这一做法已成为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一大批返乡农民工的新选择。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留了下来?留下来后他们有什么新想法、会有什么新困难?近日,笔者走访了区内的三位创业大户,倾听了他们的一些心里话。
段治义:我一定不能辜负乡亲们,拼命也要带领村民积攒一份产业。
【创业档案】段治义,56岁,在成都打工多年。今年初,他回到阙家镇,投入200多万元,采取自己出资金、技术、苗木,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的办法,整体经营4000余亩土地,全部发展药用核桃,并计划三年内把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
刚把苗子运回来时,我很担心,哪里去找这么多人来栽?镇村干部劝我不要着急,但那天晚上我还是整夜没睡踏实。可第二天我惊呆了,村委会门前的院坝里,一下聚集了近千名村民等着分苗。其中有100多村民是在成都、重庆等地打工、做生意的,他们接到电话得知村里要栽核桃树的消息,放下生意或者请假,当天就包车连夜赶回,还有300多人是村民从外乡、外县喊来帮忙的亲戚,结果我运来的15万多株苗竟然只用了7天时间就全部栽完。
还有一件事令我感动,苗子刚栽下那几天一直不下雨,一些苗子出现旱情。为了保住山顶上的几株苗子,73岁的村民陈立勇,背已有些驼了,但他还是背起七八十斤重的两桶水,用了3个多小时,爬上400多米高的大山,亲手饱灌那几株核桃苗。
我真的没想到,群众对发展产业的热情这么高,尽管现在村民不拿一分钱工资,但他们没有一个讨价还价。这些都太让我感动了,更让我感受到了巨大责任。现在我一点也不敢懈怠,我一定要用心经营,绝不能辜负这里的村民,拼命也要带领村民积攒一份产业。
谯大喜:希望政府根据消费量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及时提示风险。
【创业档案】谯大喜,53岁,多年来一直在西藏、新疆、黑龙江等地打工,去年底他返乡回到龙门镇后,与雷祖庙村村民签下2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租地35亩,建设规范化的养猪场。目前他的养殖舍已竣工5幢,面积2000多平方米,已开始陆续进猪。今年内,他还将修建6幢养殖舍,建成后年养猪可达5000头以上。
这两年,猪场如战场,生猪价格涨了又跌,跌了又涨,养猪业经历了一场大悲大喜。我们养猪户的心里真是揣着五味瓶,真不希望生猪和猪肉价格暴涨暴跌了,只要平稳,有正常的利润就行!我在外闯荡很多年,开过荒、种过菜,我始终守着一个道理,就是逢贱莫懒、逢贵莫赶。养猪其实也一样,就得遵循科学规律,善于把握市场,只要稳得住市场,就能致富,对此我有信心。
如今养猪进入高风险时代,我们养殖户真切希望政府能加快建立起成熟稳定的市场,让养殖户长期受益。比如,政府在鼓励养殖的同时更要提示风险,根据消费量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对我们单个的养殖户来说,迫切需要政府在信息收集、市场调研、种苗引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建立畅通渠道,多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及时帮助。尤其在动物防疫上,养殖户普遍缺乏信心,希望政府加大技术培训,多给养殖户教一些真正的养猪和防疫本领,让参与养猪的人心里更踏实。
夏斌:多学一样本领就多一条路,创业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
【创业档案】夏斌,29岁,从1998年起他就南下广东,先后在多家工厂干过,也从事过酒水批发、餐厅经营等。去年3月,他返回青居镇,在曙光村投资近400多万元发展多种经营,建起占地30多亩的标准化生态养猪场,成立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嘉陵江河滩创建200多亩的野外生态养殖深加工基地,经营优质杂交柑橘园800亩。
我原以为,在农村创业很简单,没想到现在经营项目多了,不少方面的知识都感到欠缺了,一些禽畜养殖和疾病防治技术很多时候感到陌生,对人员、财务等管理常常觉得力不从心。现在我得把握自己还年轻的优势,努力多学习一些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本领,去年9月,我已被南充广播电视大学录取,就读工商财经管理专业。
多学一样本领就多一条路,创业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如今国家免了农业税,又对农村、农业、农民进行政策倾斜,政府对我们返乡创业的服务也很周到,现在到农村创业很有奔头。政府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如果不能利用政策、不抓住机会好好发展,那就只能怨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