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中加入历史、传记、诗论等,叫“拓展小说边界”?这只是“当代”文艺界廉价的创新之一端。
在绘画中,“当代艺术”不亦有多媒体,又称复合媒材?便是把水墨、油画、压克力、布片、旧报纸、木头、铁等材料,毫无拘束地自由组合。那叫“拓展绘画的边界”吗?其实是模糊了不同的艺术自己珍贵的个性与特质,颠覆了绘画的纪律(那是历代许多有才华的人集体慢慢构筑起来的,如古代诗词的格律),也粉碎了艺术的定义,破毁了边界。为什么就必然“创新”呢?
许多“创新”是古人不要的,看不起的;并非古人不会。把古人不要的、看不起的拿出来当了不起的“创意”,便好像把好好一间屋子炸成碎片,然后在上面搭帐篷住,而说是“创新”。的确,当代的创新很廉价,把牛仔裤弄成破抹布不就是最流行的服装吗?这叫“以退为进”—因为创造太难了,前人天才太多了,回头捡人家看不起的,再加上一番说词,使它“很有学问的样子”,便是“创新”了。
捷克小说家昆德拉把哲思、历史、散文随笔写进他的小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许多人模仿。做得好的是受启发再创造;坏的便只是袭取皮毛。台湾的舞台剧《宝岛一村》,相对于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厄夜变奏曲》(Dogville)中“只有骨架的房屋”那个创意,不是明显的抄袭吗?
![寂寞寂寞就好免费小说 拓展小说边界就好?](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311388833418.jpeg)
文学不管如何后现代,总要对人与世界有更深的探索、发现与理解,其思想观念自成一家言才是佳作。但小说不是哲学或思想,也不是知识的卖弄。而过分于外在形式上变新花样,总不是上乘的文学的大道。当代太重视形式的反传统,变成一大病症。
有人问我《以<大唐李白>拓展小说边界》(《时代周报》268期)一文读后感,遂信手答问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