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连锁业
洋巨头:布点未雨绸缪今年跨国连锁公司将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加紧布局,为2005年大规模布点做准备。由于2005年中国将开放外资零售业对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下的二、三线城市市场的进入,因此一些在中国大陆进入较早的外资零售业开始对上述城市进行网点布局的早期工作。外资零售业的这一举动至少会引起下列反应:首先,一些以店铺网点出售形式为盈利模式的零售公司,会抢在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二、三线城市之前,迅速地在这些城市开店,而且在业态选择、店铺网址选择、店铺建筑结构方面力求与欲进入这些城市的外资企业保持一致,以求得卖一个好价钱。这种热衷于“资本运作”的“过江龙”式做法,对良性发展中国本土零售业是不具有积极意义的;第二,一些已经在二、三线城市发展起来的中国本土连锁企业除了会在自己的“根据地”加大力度布点外,在业态上也会多发展大型店铺,同时在配送中心建设、信息系统提升以及在店铺房产购入等方面加大力度。随着二、三线城市成为下一轮中外连锁企业竞争的热土,这些城市的商业房地产也会热起来。
本土航母:进一步做大做精以联华、华联等为代表的本土大型连锁公司,今年将在规模和内部管理上进一步做大、做精。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认为“2004年连锁业将进入大变革时代”。随着联华超市在境外成功上市,北京物美超市正在谋求海外上市,充裕的资金将使这些本土巨头有足够的实力通过跨地区购并实现快速扩张,相信2004年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一些中、小型连锁“壳”资源将因此十分抢手。
中小企业:结盟求生存求发展面对“洋巨头”、“土巨头”的大兵压境,中小连锁企业将通过缔结“自由连锁”,也就是采购联盟,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在区域性的市场上保持相对优势。尤其在食品、快速消费品领域和家电领域,联合采购就能提高连锁商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在日本,中小连锁企业面对“航母”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结盟政策。面对“自由连锁”这一新生事物,厂商和供应商必须要能面对,适时地改变供应政策和销售政策,同时也要抓紧整合自己的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