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推出的特价标准,是依据商品类别平均毛利制定的,毛利高的降幅相对较高,反之亦然,降价基数是商场定价。具体标准是:纺织类降幅须在20%左右,如服装、鞋袜、内衣等;五金类降幅须在15%左右,如运动器材、小家具、锅碗瓢盆等;杂货类降幅须在10%左右,如小食品、日化用品等;家电类降幅须在5%左右,如彩电、冰箱、小家电等。蔬菜、肉类等生鲜类商品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标准暂未制定。
家乐福称,制定量化指标,是为了让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降价商品,树立特价商品的良好形象;同时为防止特价商品降价过度,损害厂商利益。
此前,因无量化指标,超市商品标不标特价有些随心所欲。业内人士透露,部分超市为了促销,哪怕降价幅度小到忽略不计,也要贴上特价标签;甚至个别商家对未降价的商品也打出特价招牌。
因此市内多数超市对家乐福此举表示赞同,认为是规范特价商品促销的较好方法。不过,该方法不足之处是计算降价的基数。解放碑一超市老总称,如果家乐福将其周边市场同类商品价格作为计算基数,“特价”可信度更高。
市物价局称,目前国家对特价商品的降幅无量化指标规定,企业打特价,降幅多少由企业自定,但要将原价与特价同时标出。
五招炮制“特价”
市内某大超市经营者昨透露,市场上流行五种手法炮制虚假特价商品蒙蔽消费者。
标高原价。分为两种:上浮原价,再将原价或稍稍下浮的价格作为特价标识;成倍提高原价,然后买一送一。
以次充好。商家偷梁换柱,用品质相对较差的同品牌同类劣质商品替换了合格商品。
新品上市推特价。这类商品从未上市销售,却以厂商评估的市场价作为特价,然后凭空捏造一个较高价格作为原价。一旦特价销售好,厂商就可能把原价作为其市场定价;反之,则可能把现行特价改作市场定价。
出售无可比性商品。这类商品是商家独家经营,消费者无法与其他商家比较,很难确定特价真实性。
标签价与结算价不符。这类特价商品出现,多是商场在技术上出了问题,但也不排除部分不法商家借此欺骗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