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入中国脚步从未停歇
1991年,日本八佰伴与第一百货在上海合资成立第一八佰伴,正式拉开了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外资商业的政策,但是跨国零售商还是以不可遏制的势头通过各种方式绕开政策限制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迄今为止的十多年来,我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279家,吸收外商投资约41亿美元,开设店铺约4800个,营业面积约780万平方米。大部分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都已进入中国,且发展迅速。
根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总销售额约为2108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在外资进入较多的城市如深圳、上海等,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超过10%。2003年,已有6家外资商业企业进入全国前30位连锁企业,销售额占前30家连锁企业总销售额的18.3%。无论从开店数量上,还是从开店的地域选择上都显示,外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已从进入期转向全面、快速的扩张期。
长远来看,中国零售市场潜力巨大,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零售市场的总体规模将达到2.5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能够在这个市场占到10%的份额,即相当于再造一个当前规模的沃尔玛,这样一个市场必然成为跨国零售商觊觎和争夺的对象。因此,当今年年底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零售商一定呈现出“蜂拥而入”的状态。
内外资零售商掰手腕
无论是走阳关大道还是羊肠小道,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马不停蹄,在这个过程中对内资零售商产生了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
负面看,外资零售商的大举涌入挤压了内资零售商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带进来的新兴业态对于国内传统业态的冲击尤为明显。许多外资零售商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改变了选址策略,例如沃尔玛,在美国通常在郊区开店,但是进入中国———尤其是二三级城市市场时,却把大部分店开在了传统的中心商圈范围,因此对于一个地区传统零售业带来更大的冲击。
正面看,竞争也使得一些内资零售商迅速成长起来。我们看到,外资进入中国的这十几年,正是国内连锁零售商蓬勃发展的阶段,内资零售商与跨国零售商面对面竞争的同时,也迅速地学习到先进的零售技术,通过消化吸收为我所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在竞争过程中,对外资零售商的优势、劣势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有利于今后的竞争。
因此,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的历史,也是内资零售商“浴血重生”的历史,经过残酷的市场淘汰,生存下来的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外资零售商一较高下的能力。
在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外资零售商对内资零售商的生存空间造成进一步的挤压是必然的,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零售业态的加速升级都将成为未来3-5年内零售业的鲜明特征。
与任何零售商自身发展的模式类似,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无非两种手段:自己开店和并购。根据中国零售市场多层次、区域差异明显的状况,外资零售商将在不同层次、区域的市场采取不同的手段。从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的业态选择上看,早期外资零售商以百货为主,例如百盛、太平洋、新世界等,这个阶段大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后期以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为标志,大型综合连锁超市成为外资进入的主流业态,也是进攻性最强的业态。
在一级城市和部分二级城市,由于商业竞争已经非常充分,优质网点资源基本已被各色零售商占据而变得十分稀缺,同时各种业态已基本齐全,因此新开店无论从选址还是培育上都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在这类零售市场,外资用新开店的方式发展空间较小,因此将主要采取存量并购的手段,短期内对于当地原有零售商的竞争格局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在其他零售业不发达的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无论在业态完备性和网点的存量上都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在这些地区,预期外资将以新开店的手段为主,对当地现有的零售业格局———竞争形势和业态结构,将产生较大冲击。
因此,我们可以预期,门店大多处于商业中心城市的内资零售商的经营状况并不会因为外资的进入而受到太大影响,尤其是百货业态,虽然不会有大的增长机会,但是仍然可以保持稳定。而部分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的原有内资零售商尤其是百货店,在外资的“铁蹄”之下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强度,存在经营状况下滑并逐步恶化的危机,这是在一、二级城市曾经发生过的情况。
当然,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的道路也不会是一马平川。沃尔玛在北京石景山的山姆会员店使这个零售巨人受到了挫折,这个案例反映出跨国零售巨头在中国多多少少有点水土不服。实际上,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发展。
其一、市场的复杂性。尽管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正因为其巨大也同时带来了复杂。消费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同一区域内消费群体的多样性使外资零售商无法简单地用一种业态和统一的商品结构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其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中国的交通设施相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外资零售巨头在发达国家市场赖以攻城略地的高效物流能力无法充分发挥,供应商信息化水平的低下也使得“高级”的电子数据交换、自动补货等IT支持技术“英雄无用武之地”。
其三、供应链混乱。供应商的分散、商品采购管理的不完善提高了商品质量管理的难度,提高了供应链成本。
凡此种种,使“低价”这一跨国零售商最擅长的武器无法使用得随心所欲,而且这种尴尬将在全面开放的最初数年里继续存在,这给了内资零售商与外资抗衡的重要历史机遇。
必须承认,在规模、资本实力、管理经验即经营效率方面,内资零售商与外资零售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也绝非不堪一击。
从外资进入中国十数年的历史看,在诸如上海、深圳、北京这些外资进入最早、零售业竞争最激烈的城市和地区反而诞生出成长最快、竞争力最强的本土零售商。而且,内资零售商的大部分业态已经经过竞争的检验,仍然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因此,对于全面开放后的内资零售商的生存和发展,没必要过于悲观。
上市公司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全国性的连锁零售商为了提高竞争力,必然加快扩张的步伐,与外资零售商在区域、网点和供应商资源方面进行全面争夺。因此,主营收入在未来三年内将迅速增长,但是由于扩张造成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的大幅增长,净利润的增长率必然低于主营收入增长。
处于商业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区域性的连锁零售商,跨区域发展难度增大,规模增长将减缓,但利润率水平下降程度不会太明显。
处于商业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的零售商,受到外资二、三级城市攻略的影响将最为明显,其盈利能力将受到考验,利润率可能有明显下降过程。
还有一些发展迅猛,而没有与类似业态的外商直接竞争过的公司,其盈利模式和增长模式将受到挑战,尤其是一些高度依赖非主业收入的公司,其利润能否保持历史的增长水平,有待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