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1日,我国政府将取消在华外资企业零售经营中的种种限制,外资企业在投资地域、股权和数量方面将拥有与国内企业同等待遇。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国内连锁企业将如何应对,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强手如林的零售市场上站稳脚跟,是所有内资零售企业无法回避和极为关心的问题。
伴随着12月11日的临近,3年的过渡期将走完最后的里程,我国零售市场将走向全面开放。新的市场条件,新的竞争对手,新的竞争环境,对我国尚处于幼稚发展阶段的连锁商业必将带来重要影响,企业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关键的历史性抉择。
压力与挑战 未来的市场,尽管外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将受到政府和行业部门的制约和限制,但是由于外资企业规模大、管理先进、集约化程度高、经营理念超前,尤其具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全球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和采购配送系统的支持,使得它们在同中国连锁企业竞争中必然获得很大的优势。 那么,国外大型企业的大举进入,会给中国连锁商业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日前记者采访了首都经贸大学陈立平教授。他认为:“由于国内外企业规模、资源、技术和经验的不均衡性,国外一些大型企业对国内连锁业的冲击力绝对不可小视。这场冲击,必然会相伴出现国内一些企业的破产和倒闭。这是自然现象,是商品经济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他还讲,“虽然如此,全面开放带给企业的正面效应远远大于负面影响。超市连锁业可以从竞争中发现许多问题,能够学到许多的东西,感受到世界管理上最先进的理念,能够深切体会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使企业自醒、自危、自强,绝地逢生,彻底改变企业的弊端和痼疾,真正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当然,也会有一些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中真正的中流砥柱。” 武汉中百便民超市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华平认为:“外商的大举进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和理念,我们将从中学到许多先进的知识。学费肯定会很高,实际上我们已经感到压力很大。对我们企业来讲,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企业人力资源,核心商品竞争力,自有品牌开发。现在企业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职工留不住,培养后刚称职就被挖走。另外由于外资大型连锁集团实行全球采购,即使是个别商品的采购,也因为量大而获得较低的成本,这使自己的企业无法与之竞争。”北京物美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中认为,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都是行业精英,全面开放后,中外企业在重点地区和重点城市抢占经营制高点的竞争将会变得激烈。总体看来,全面开放,压力剧增,国内连锁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机遇和希望 零售市场全面开放后,连锁业面临怎样的境况,国内企业还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对此国内外机构和学者持不同的看法。麦肯公司的分析家认为,在未来 3至5年内 ,中国零售业 60%的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掌握,30%的市场将由中国国家级零售巨头把持,剩下10%则掌握在国内地区性零售巨头手中。 但国内有些专家对此持不同意见。陈立平教授认为,零售经济不同与其他类型的经济形态,地缘性很强,这种商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未来大多数零售市场仍然由国内企业控制。那种认为外商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会出现。另外,外资零售企业不可能全方位同中国企业展开竞争。它可能会在重点城市布下重兵,发展自身有明显优势的连锁超市、购物广场、专卖店、精品店等,其他市场还将由中国企业主导。范华平认为,零售市场开放后,我国零售业面临的机遇将很多。中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层次明显,通过地域交叉和错位经营,连锁企业能够创造许多生存和发展机会。他同时认为,这种机遇和以往不同,以前的机遇是幼稚的,带有国家保护性的,是一种有形的奖励和支持。现在的机遇是通过学习,领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在实践中迅速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挑战能力。机遇是存在的,但是要靠自己捕捉。未来谁的成绩合格,谁将主导市场,谁也将成为市场中最大的赢家。 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接近消费者,更了解他们的需求,只要坚持最佳服务的宗旨,切实满足顾客的要求,就能创造更多的利润,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专家预测:全面开放后的3至5年内,外资零售企业可能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国内连锁企业处于相对防御阶段。随着政府管理的逐步规范和到位以及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等因素,外资企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虽然会继续提高,但不可能成为中国零售市场的主体。随着国内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外资企业市场份额的上升势头会被遏止,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会相对保持稳定。随着国内企业的本土化优势的逐步体现, 国内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还会相应有所提高。届时,中国的连锁企业也将正式实现突围。挑战别人先要挑战自己 面对开放的市场,面对惨烈的竞争,面对如林的强手,连锁企业何去何从,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专家认为,市场开放后,市场环境改变了,经营条件也改变了,我国企业必须调整自己的经营风格和战略,顺应时代的潮流,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创建适合于市场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企业为此可能有所放弃,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但除此而外绝无其他的机会。专家建议,在零售市场全面开放后,国内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企业要选择深度发展战略。事实证明:流通路径越短,流通成本就越少,零售业从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大。我国企业必须学习沃尔玛这种做法,实现集中大量低价采购,获取商品组织优势。 特色经营。改革传统经营手法,采用“差异化经营”。既然与外资企业无法直接碰撞,就须采取“迂回包抄”的做法,通过错位经营,特色服务,吸引特质顾客,达到成功对垒的目的。 优选市场。连锁企业要设法优先进入有前景的新型区域市场,企业越接近消费者,能形成一定的服务半径,然后形成规模化的中心。零售企业还必须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做需求管理、需求分析、需求预测,提供给生产商组织生产,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和消费的最终融合和有效连接,才能成为最终的获胜者。 构筑规模。尽快培育和发展企业规模,形成规模大、实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目前,我国的连锁企业仍然存在集中度低、过于分散的突出问题。企业应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资金为纽带,运用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建立直营连锁集团或是运用商品、商号、配送、经营模式、管理技术等优势发展特许经营网络,尽快形成实力强、管理规范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连锁集团,应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维系客户。客户是上帝,是企业的根本。国美家电连锁企业行政总监虞翔认为,适应消费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培育自己的顾客群,是一个未来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他说,企业感到面对最主要的竞争是目标顾客群的竞争,最担心的是服务做得不到位。 的确,国内零售商业将面临的竞争并非只看谁有多少资金,谁开了多少家连锁店,而是看谁拥有市场,谁对消费者最诚信,谁拥有更多的客户群体,这是零售业最有价值的资本。目前,沃尔玛、家乐福、欧尚、德国麦德龙都已把触角延伸到了中国,这些连锁企业已经拥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可以说,这些在中国才扎根几年的外国零售商已经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的诚信形象。不能不承认,在服务上与海外同行一争高下是我们的弱项,但这也许是国内连锁企业实现分庭抗争的惟一机会。 走出国门。连锁企业不能将目标孤立地锁定在国内,企业要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将触角伸向国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企业经营空间的不断扩大。